论《华阴老腔》的发展现状及保护策略
2019-02-10张中卿
【摘要】《华阴老腔》是陕西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它主要在陕西华阴一带分布,《华阴老腔》以豪放的唱腔风格、自由洒脱的表演形式,也是我国最早的摇滚乐。为了进一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笔者以谭维维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为启发,将对歌曲的创作、风格特色和老腔的渊源以及演员的舞台形式进行了简要分析,笔者将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华阴老腔;中国传统音乐;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一、老腔—一个濒临剧种的隐忧
老腔作为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近几年来通过媒体的不断报道,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和关注。但是近年来,发现《华阴老腔》面临着无人传承,演艺体系和教育体系不全面等多个问题。2016年春节晚会上,歌手谭维维和老腔艺人张喜民王振中等人的合作,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在一起,共同演绎了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播出后很受大家的欢迎,使华阴当地曾经将要灭绝的古老文化开始受到重视和关注,出现新的生机。
老腔非物质文化能发展至今,终归有它存在的道理。青少年,虽然追捧时尚潮流,但是他们也并不没有抛弃传统文化。因此走上春晚的《华阴老腔》,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在流行音乐圈里广泛流传。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城市化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节奏也产生巨大的变化,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已经濒临绝境,老腔艺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开始减弱。将来可能面临无人继承的局面,有的剧目从古代流传到现代已经开始失传,种种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起来。笔者收集材料显示非遗与现代文化的脱节,基本上是因为信息的不完整,例如现在的年轻人,非遺不被他们喜欢,倒不如说非遗没有融入人们的生活。
毋容置疑的是,传承是保护非遗的关键。当然没有传承也就没有保护,也就没有发展。当然传承和保护非遗的初心也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发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做的。
二、老腔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音乐与摇滚乐的融合从表面上来说,确实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近几年以来,流行歌曲融入传统音乐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例如《卖水》里添加入了评弹,像这种旋律较为轻缓柔和优美的流行音乐喜欢用优美的青衣唱段才能衬托出歌曲韵味,谭维维的《华阴老腔一声喊》中融入了华阴老腔,摇滚乐是当代流行的一种形式,与传统的老腔不同,它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美国,基本乐器为一个或多个吉他,一个贝斯,一个或多个吉他,经常加一个钢琴或者一个爵士鼓。而现在的乐器大部分为电声乐器。摇滚音乐的特点是节奏节拍,它是摇滚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精髓,又适应了新时代的欣赏需求。
谭维维的《给你一点颜色》中,老腔得到了广大人们的高度赞美,也瞬间捕获了大多青年观众的心。首先,当前流行的摇滚乐也非常火爆,不管是舞台的设计、选秀的节目还是歌曲演唱方面,都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表演老腔的艺人大部分都是农民,我们在他们身上能感受到浓厚的朴素风味。《华阴老腔》的那种一直都有的质朴,那种真挚的感情令我们感动。接地气又独一无二,但我们也同时看出了它们的无奈和凄凉。著名歌手谭维维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从老艺术家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音乐之外的知识”五个老爷子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激情满满的,不管什么时候排练都特别有精神,这种精气神包括我还有很多的新一代人都应该向他们学习的。
三、《华阴老腔》的文化与传播价值
在当前一个快节奏的经济消费水平下,其次面临文化的冲击,相对来说,发展和传播传统文化有很大的难度。在这个时候,迫切需要创新和发杨更多的传统文化。《华阴老腔》作为首次进入中国非遗项目来说,有很大的传播价值。由2006年进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单,到2007年老腔艺术保护发展中心的成立再到2012年在《白鹿原》的呈现,以及2015年《中国之星》的演绎,最后到2016年春节晚会与著名歌手谭维维合作演奏的《华阴老腔一声喊》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其它传统文化,《华阴老腔》具有的特质有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潜力,以上种种说明了《华阴老腔》具有很大的传播价值。以及促进了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和进步,媒介成了推广的主要方法,当然这种方式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例如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吼》放弃了传统的大家较少的“老腔皮影”,融入了年轻人所易于接受的“现代摇滚”音乐,加入了部分西方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好的传播效果。
四、《华阴老腔》的保护策略
笔者认为,老腔的继承与发展,必须要发挥各级政府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传承老腔骨干,保护传统剧目
《华阴老腔》现在的名气离不开著名歌手谭维维的合作,《华阴老腔一声喊》这首歌曲的将古老文化和摇滚乐进行相融合,成功展现出了更适合大众喜爱的音乐。老腔不仅是一种皮影戏,也是一种地方戏,被挖掘出来之后,改进了演出方式和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改善了传统的方式,更具有舞台冲击力和表现力,也更适合大众审美。自华阴老腔许多年来的继承中,它的谱子基本上都是手抄的,这些手抄谱子也正是老腔的精粹所在。应借助新媒体平台,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保护和珍藏老腔剧本,使老腔的传统剧目得以继承和保存。
(二)建立完善的老腔教育体系,吸纳可用人才
在之前,老腔的传承人张喜民就打破了“华阴老腔”传内不传外,只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招收的学员,其中就有很多外姓和女学员,但由于老腔缺少创新与活力,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老腔的传承问题和发展问题。华阴的人们为了解决根本问题,也曾举办老腔学习班,也仅77人。笔者认为,《华阴老腔》要想传承下去。首先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要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收取大量热爱老腔和具有一定音乐基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长期的实践和学习。在此期间,再与当地音乐专业相关高校合作,举行老腔兴趣班,聘任老腔艺人导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
(三)借助新媒体传播,完善相关体系
现如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具有自媒体平台的微博,具有强传播弱关系的特点,为老腔文化的传播供应了有利帮助。利用自媒体平台的微博,大力推广和宣传,发扬传统文化,大力加强老腔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进一步打造以张喜民和王振中等具有代表性的老腔艺人的口碑。为了进一步为老腔团队打造形象,形成完整的运行体制,应筹建老腔演艺公司,专门打造老腔形象,大力完善老腔产业演艺体系,形成行业规范。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音乐人的我们决定着像华阴老腔、京剧、黄梅戏等的古老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未来命运。老腔为了适应当今社会,进行了自我剖析并融合和贯通,做融合创新的改变,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老腔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应该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而与时代相适应,推陈出新,共同进步。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为我国的文化繁荣的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洁.华阴老腔研究三章[C].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0.
[2]曹冠敏.“老腔影子”史考[J].当代戏剧,1988(6):50-51.
作者简介:张中卿(1989—),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信阳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