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中西音乐文化差异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
2017-03-06马希刚
马希刚
【摘 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中西方音乐在大学专业音乐教育教学中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论述了针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特征如何借鉴西方的教学方法,使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11-02
自明代西方音乐理论传入中国,至20世纪初开始,中国传统音乐长期呈式微之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西方音乐理论竟然出现逐渐一统天下的局面,造成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危机。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传媒的快捷以及人们对“原生态”音乐与“加工”音乐的取舍,使得地方民间音乐逐渐衰落、失传,中国传统音乐逐渐远离民间、远离青年、远离大众,成了边缘文化。这既有市场经济、商品意识的巨大影响,也与音乐教育体系或教育体制中不重视本民族音乐有直接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其状况也一直很难让人乐观。究其根本原因,音乐观念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教学的中心内容以及对中国音乐价值认识的失衡,音乐与文化的割裂,文化背景的缺失必将导致对中国传统音乐本身缺乏立体的认识和有深度的感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宏扬民族文化,已成为广大学者为之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包括现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1]。中国传统音乐不但在世界四大类音乐体系中独树一帜,而且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自身追求中和、怡情养性、重“道”轻“技”的独特特征。
中国与西方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同,地域、民族、信仰、语言等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也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形态,因此中西方音乐在审美与文化特征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注重作品的整体与宏观把握,西方音乐则重视作品的局部和微观的体现[3]。和中国画一样,中国传统音乐注重的是整体意境的营造,而在表现手法上往往是“散点透视”和“全知视角”,一首音乐就像一幅山水画,虚实相生,天人合一。而西方音乐追求对音乐局部的准确和细微,侧重于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把握。所以反映在其理性思维模式,注意主调与其他支体和声关系或旋律与和声之间的统一关系。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有感而发,不论是“感时而悲者”还是“击壤而歌”都具有即兴性特征。同一首音乐作品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下表达出来也是不同的,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发挥的余地很大。而西方音乐在对音乐的表现上必须严格遵循作者的意图。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以“和”作为审美的最高追求,就像古体诗歌,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4]。而西方音乐则受西方文化中“斗争、冒险、崇尚技术、批判与否定精神”等主流文化因子的影响,形成了表现矛盾冲突的悲剧意识为主流的音乐。
最后,中国传统音乐的音响表现形式是以横向的旋律展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单音音乐,注重“意境”,重“气韵”,讲究“传神”,音乐作品追求的是一种平和、质朴、自然的形态。而西方音乐尤其是西方近现代音乐发展中,除继续讲究旋律的横向展开外,更着力于多声部的各声部之间复调、和声关系的纵向组合,属于复音音乐,其审美意识注重写实。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审美与文化特征的上述诸多差异决定了各自教学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但现代中国的音乐教学从清末的“学堂乐歌”起,沿用西方式的教学模式,发展到现在,变成了只强调技巧的掌握,而对音乐的审美与欣赏却视之漠然。比如常常有国内学生弹得一手漂亮的好琴,却不大会欣赏音乐作品,而且许多学生虽然学的是音乐专业,却只了解自己学习的乐器,对于其他乐器或者不同类型的音乐却常常知之甚少;反观西方学生,不只是讲究技巧,他们善于表现作品的内容,对音乐领域的了解面也比较广。在中国音乐教学必须走向成熟,尤其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的这种教学态度是需要改进的。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教学方法的差异
西方音乐注重细节的精雕细琢,所以在教学时就必须让学生精准地理解音乐每一个细节,在音乐表演时注重的是作品的再现。而中国传统音乐更加强调全局的把握,就像中国书法艺术中的草书,只有通观全篇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味,因此,在教学实践时,要让学生在逐渐掌握了某首音乐作品的纯技术性层面的内容之后,对它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并试着发挥与创造。
西方音乐是以创作者为中心,在教学中要了解的除了音乐本身以外,主要是音乐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心理,甚至包括作者的性格爱好,通过对作者及背景的理解,领会音乐作品表达的感情;而中国传统音乐以演奏者为中心,很多作品在乐谱中间留下了演奏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发挥创造的部分[5]。如中国古乐谱多为只记骨干音,其余则留给演奏者去体味,尽情发挥。正如庄子所言:“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去考究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何况许多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确无法找到其原作者,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一般来说是某一时代或某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某一类人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想感情。比如古筝曲《高山流水》就意在表现山居高士旷达洒脱、身游物外、与山水同在的至高境界。
西方音乐以表现矛盾冲突的悲剧意识为主流,这是由西方特定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而中国传统音乐“和”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同时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灵魂和精髓。其中儒、道、释、心学、理学中反映“和”的思想和内容,要引导学生细细体味。
西方音乐是复音音乐,是纵横交织的立体式的音乐,审美上以写实为主[6],一如达芬奇的油画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中国传统音乐属于单音音乐,审美上以传神为追求,一如赵孟頫的山水和梁楷的人物。中国传统音乐的这一独特特征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提高学生的传统美学修养,以培养学生理解与把握中国传统音乐的“气韵”、“意境”这些抽象概念的能力。
(二)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几点改进措施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和教学都是很大很复杂的课题,存在的问题很多,研究的观点不少但模棱两可的居多,关乎实际的很少,尚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细致研究。然而正所谓“名正則言顺”,因而观念理顺之后方可建立正确的理论基础,然后才能行诸实践。从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入手通过中西方音乐特征的对比而言,中国需要从西方国家的音乐教学中借鉴的方法,以及如何融通中西、衔接古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几点改进措施:第一,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第二,对经典曲目进行解构与重建;第三,创设历史文化情境来带动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第四,通过深刻理解音乐特征、领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等四个方面的举措来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进入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维松.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J].中国音乐,1987(02).
[2]孙诒让.周礼正义[M].商务印书馆,1934.
[3]王红霞.中西音乐审美意识之比较[J].2006(09).
[4]王国维,干春松等.王国维学术经典·上[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5]林溪漫.从文化根源阐释中西方音乐的基本思维方式与审美特征[J].东南传播,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