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课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2019-02-10王立芳庞银萍杨连菊
王立芳, 庞银萍, 杨连菊
(石家庄铁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近十余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活动在许多高校开展。“非遗” 是前人生产生活经验的提炼和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存与发展的强大基因,因而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非遗”进入高校演出,可从直观上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了解,然而效果远未达到预期,“一些传习活动流于表面,培训、进校园等活动无有效的持续机制,并未对技艺的传承起到实质性的帮助[1]。究其原因在于,对“非遗”的价值层面缺乏宣讲,无法使大学生认识到“非遗”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自身成长成才之间的密切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育人为己任,作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课尤其长于从历史维度培养学生的“三观”,与充满历史积淀的“非遗”具有大量相通之处。“非遗”进《纲要》课堂,可通过挖掘“非遗”发展史、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成长历程与剖析“非遗”精神内涵,引起90后大学生的精神共鸣。因此,使“非遗”进入思政课堂,既可有效弥补单纯将“非遗”进入高校演出的不足,亦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实现展示艺术之美与达到精神共鸣的双重效果。本文将以“非遗”进《纲要》课堂为例,探讨“非遗”进入思政课堂的可行性、意义和实施策略等问题。
一、“非遗”进《纲要》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一)“非遗”进入《纲要》课堂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纲要》课“开篇的话”中指出:“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2]也就是说,《纲要》课讲述地是近代以来全体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做出努力的历史。近代中国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屡遭列强欺凌,战乱不断,百姓生活水深火热。“非遗”的构成主体是民间文化艺术,民间文艺从业者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被贬抑为“下九流”,因而对国弱家贫的感触最深,尤其期待国家命运的改变。近代中国民间艺人绝大多数过着半农半艺的生活,即农忙务农、农闲外出作艺,工农联盟是我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保持半农半艺身份的民间艺人中不乏加入革命队伍、甚至成为共产党员的例子,拥护革命、配合革命者更是举不胜举,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宣传革命、歌颂革命。因此,“非遗”进入《纲要》课堂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二) “非遗”进《纲要》课堂具有制度许可与大学生接受心理双重保障
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开展以来,“非遗”就开始进入高校。在河北省,2005年河北科技大学率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专场演出,河北井陉拉花、二贵摔跤、河北吹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曾在校园进行过专场演出。时至今日“非遗”进高校在河北省已成为常态,2016年10月石家庄市“非遗”项目“火流星”还走进石家庄铁道大学迎新晚会,11月杨氏太极拳也进入校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并且自觉担负起保护“非遗”的使命,大学生对“非遗”也已不再陌生。因此,“非遗”进《纲要》课堂,一方面,易于得到学校的认可与支持;另一方面,于学生而言,已具备良好的心理基础。
可见,“非遗”进《纲要》课堂是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在国家层面不断强调保护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对“非遗”保护的自觉和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使得“非遗”进 《纲要》课堂具有实施可行性。
二、“非遗”进课堂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需要思政课教师正视现实,开拓眼界。《纲要》课存在讲述内容与大学生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教材与中学历史课内容重复等问题,同时面临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来源渠道多元的挑战,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纲要》课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意识,积极转换思路。通过“非遗”进《纲要》课堂,化宏大叙事模式为一个个小人物的生活史讲述,将个人遭遇置于错综复杂的近现代中国历史,通过回归历史现场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使《纲要》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非遗”是活态历史,“非遗”进《纲要》课堂可有效缩小大学生与近现代历史的距离感。《纲要》课涉及的大部分历史知识远离90后和00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使他们难以形成共鸣,因而他们对教材上的知识缺乏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非遗”是活态历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可使枯燥的历史知识以鲜活、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一方面,存世的实物以直观的方式再现历史,在战争摧残下民间艺人艰难谋生的图片、国力衰弱背景下简陋的表演道具和歌颂爱国主义的民间工艺品等,都是对历史无声地诉说。另一方面,民间艺人的传授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民间艺人的口述史里包含着对这100多年历史的社会记忆。戴建兵提出将个人生活史纳入历史研究中,“把历来难登大雅之堂的‘草根阶层’的个人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因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升斗小民,却因其‘普通’而具有标本性,能够代表真正的普罗大众”[3]。将“升斗小民”民间艺人的个人经历融入《纲要》教学,尤其是邀请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开展现场教学,通过现身说法,具体形象地对历史进行言说,可有效弥补大学生与近现代史的距离感,获得情感和精神共鸣。
挖掘“非遗”的价值认同与思政课一致之处,可使思政课更“接地气”,更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非遗”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蕴涵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判断,是民族认同的根基。2007年6月9日,温家宝在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民俗学大师钟敬文说,“民族传统文艺是当前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生存着的活的文化……我们这种把人民中间一部分重要的文学、艺术,向更广大的人民推广,使之成为全民教养的一部分的工作,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这不仅使我们的人民增加了一般性教养,并能够使他们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增加爱乡土、爱祖国的精神。”[4]可见,“非遗”蕴涵的精神内核是十分珍贵的财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是马克思主义与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非遗”中蕴含的许多价值认同恰恰是思政课希望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认同。计卫舸归纳了4个“非遗”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中国化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5]。“非遗”的一些价值观念看似朴素、自然,缺乏理论高度,然而它们历经千百年的磨练与考验,生生不息,说明其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具有无穷的魅力,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非遗”进思政课堂,大学生在了解民间艺人生活史与“非遗”精神的过程中,经过个人思考提炼而来的价值认同,更易于转变成为自我价值认同,从而达到隐性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非遗”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加强共同认同的纽带,“非遗”进思政课堂,有助于肃清网络不良言论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强大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纲要》课教材涉及的内容与中学历史教材存在诸多重复之处,甚至有些地方还没有高中历史课深入,这一现状可能使部分大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这门课程产生抵触情绪。而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非常多样化,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论调充斥网络,影视剧中不乏对历史人物的“戏说”、“恶搞”和“翻案”,这些信息充斥着涉世不深、理性判断能力有限的大学生的眼球,从而使部分大学生出现判断误差。
大学生对教材的抵触和对网络、影视历史作品的关注,恰恰证明他们关注历史,只因教材和课堂难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才会转向他处。大学生如此心理状态需要引起思政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反思我们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非遗”是民族集体记忆,但与教材自上而下式的讲述不同,它们来自民间。“非遗”进思政课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大学生对正统讲述方式机械性抵触的刻板印象。
举例而言,网上有人质疑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性,说近代中国主动放弃资本主义道路是错误的。这一论断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中国并非主动放弃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这条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民间艺人在该阶段的经历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断的错误。西方大众文化在侵略者洋枪洋炮的保护下不断抢占中国都市娱乐市场,民国期间有一部分成功民间艺人改变了传统家族式经营方式,引入近代组织形态,成为近代化企业,比如河北吴桥人孙福有创办的“中华国术大马戏团”,该团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巡回演出,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非常成功,然而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最终难以为继。“中华国术大马戏团”的遭遇是当时众多民营企业的缩影。在帝国主义入侵、封建制度与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步履维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跟随代表贫苦大众利益的共产党才有活路。新中国成立后,民间从业者被摘掉“下九流”的标签,华丽转身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今天不少人被奉为专家、大师。这些事实是对不良言论无声地鞭挞。为了对抗网络不良言论,对大学生讲大道理只会适得其反,最好的办法是运用案例以事实说话。这样的讲述方式,不仅能够澄清不良言论,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将“非遗”引入思政课堂,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纲要》课所面临的困境具有普遍性,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自上而下式的言说方式饱受诟病,这一问题在网络时代更加凸显,导致一些处于叛逆年龄的大学生转向网络,受到网络不良言论的影响。他们相信网络不良言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发布者是非官方的。使“非遗”进思政课堂,可有效改善这一问题。“非遗”本是草根,它们的言说方式对于大学生而言是非常新颖的,更易于得到大学生的认可。
三、“非遗”进课堂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非遗”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非遗”进《纲要》课堂需要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河北省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就有113项。选取哪些“非遗”项目进课堂,需以接受对象为标准。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注重个性表达,因此,尽量选择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充满积极向上精神的“非遗”项目,比如沧州武术、梅花拳、吴桥杂技、河北梆子、剪纸、皮影戏等,激发大学生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在课堂上曾以吴桥杂技艺人的口述资料为例,向学生说明新旧中国人民群众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尤其是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制作成PPT向学生加以展示时,抬头率大幅度提升了。
(二)寻求“非遗”与《纲要》课的契合点,开展专题教学
近年来,石家庄铁道大学《纲要》教研室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探索出了‘问题探究·感性体验·开放考核’三结合的教学体系”[6],我们将教材内容分为十一个专题,开展专题教学法。“非遗”并非适宜每个专题,比如专题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和 专题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两个专题。在其余八个专题中,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融合:专题一“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开端”,从整体上介绍“非遗”项目在近代史上发展迟缓、从业者生计艰难及“非遗”精神内涵的时代特征等基本情况;专题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可详细介绍列强入侵造成民间艺人生计艰辛的局面,并重点分析社会制度腐败与经济技术落后是导致“非遗”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专题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共产党成功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确的农民政策,可介绍农民政策的制定、实施情况,以及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如何拥护共产党的情况;专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重点介绍共产党全面抗战方针如何将民间艺人成功地发动起来,以及民间艺人加入抗日队伍后对抗战做出的贡献,比如太极拳、梅花拳、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民间艺人,因其特殊的技艺,尤其受到部队的欢迎,同时,河北梆子、蔚县剪纸、武强年画等以各种艺术形式宣传抗日战争等;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一方面可结合《中国土地法大纲》说明共产党如何成功将农民的积极性发动起来、共产党的文艺战线在革命胜利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国统区民间艺人的艰难生活说明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历史作用;专题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通过旧社会民间艺术团体如何被改造为集体所有制向学生讲授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同时借介绍旧社会的“下九流”的民间艺人被改造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成为国家的主人的历程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专题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结合反右倾与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民间文艺从业者的摧残反思历史教训同时阐释传统的强大生命力;专题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重点介绍改革开放后民间从艺被许可后如何在市场经济下重获新生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点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力军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源泉。总之,“非遗”与《纲要》教材有大量的结合点,将之融入教学中可丰富教学内容、凸显地方特色,改变陈旧的言说方式,从而较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和现场案例教学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在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同时开展现场案例教学。
“非遗”进《纲要》课堂,最理想的实现方式是开展案例教学。一是《纲要》课学时有限、班容量较大,学生讨论、参与环节很难全面展开;二是教材历史脉络清晰、主题明了,理论拓展较难。因此,最好选取适宜的教学案例,就教材某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进行阐释。例如,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我们紧紧围绕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克服不利的客观条件建立新政权而国民党在拥有巨大优势的前提下短短三年就丢失大陆政权这一核心问题选取教学案例。一方面,从共产党方面来看,新中国的建立主要源于共产党成功地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我们重点围绕《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共产党文艺战线两个主题选取案例。有关《中国土地法大纲》,上文提到民间艺人大多是半农半艺,农闲时节从艺贴补家用,农忙时回家务农,形成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原因就是土地资源有限而地主残忍盘剥不得已而为之,颠沛流离的生活、生活在社会底层任人欺压的遭遇使他们痛恨地主、痛恨旧社会,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关文艺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不少民间艺人加入了革命队伍,他们特殊的技艺使他们在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战士、吴桥杂技艺人张金奎因偶然在延安的一场联欢会上表演杂技节目得到毛泽东重视,此后张金奎影响了延安杂技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传统杂技表演由娱乐变为革命文艺,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做群众宣传工作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从国民党方面来看,民间艺人广泛活跃在近代都市娱乐消费市场,他们目睹了国统区的腐败、国统区老百姓的艰辛生活,而受众的贫困化直接导致市场的萎缩,失去饭碗的民间艺人对国民党的憎恨之情尤甚,从该角度切入说明国统区的腐败与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更加形象、生动。这样在讲到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思考题时,学生对早已背诵得滚瓜烂熟的结论有了直观的感受和较为深入的理解,再接受理论知识就非常自然了。
现场案例教学,“就是将案例主人公或业界精英以特邀嘉宾身份请进课堂,结合其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围绕某一教学主题现场说法,参与课堂教学”[7]。与教师作为第三方陈述历史人物经历不同,“非遗”传承人口述与现身说法更易于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河北省丰富的“非遗”资源为现场案例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以六七十岁的老人为主,他们经历过困难时期,从小对旧社会底层艺人的生活遭遇耳熟能详,且普遍感恩共产党,满足于当前生活,能到大学进行演说对于他们而言是件“体面”的事,因此,这一教学方法具备操作可能性。需要注意地是,课前教师需要与“非遗”传承人做好沟通工作,确保其讲述不偏离教学主题。
四、结语
“非遗”进课堂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非遗”在我国存在千百年,传承的法宝就是深厚的民众基础。“非遗”进思政课堂是大学生建立价值认同的重要一环。在《纲要》课展开尝试之后,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做了尝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教育和法律等部分,目前除了法律部分之外,其它部分均可将“非遗”融入教学中,相关经验尚在归纳总结中。总而言之,新教学素材的融入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非遗”进课堂能够成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的一个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