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民族研究》四十年文学类论文发文情况综述

2019-02-10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彝族少数民族作家

陆 刚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4)

《贵州民族研究》杂志自1979年创刊,至今已走过40年历程,40年来,刊物共出版40卷220期(截至2019年第6期),共发表各类文章9861篇,其中文学类论文395篇。这些文章从不同视野、不同角度对贵州及国内各民族乃至海外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及作家创作情况等进行了探讨。

一、分民族的文学研究

在发表的文学研究论文中,大部分以少数民族文学为研究对象,有少部分汉族文学和国外文学。对各民族的文学研究,涵盖了苗、布依、侗、彝、土家、水、仡佬、瑶、壮、畲、羌、满、回、藏、维吾尔、哈萨克、傣等民族。总体来看,涉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较多。杨正伟的《苗族民俗与苗族民间文学》(1986年第2期)指出,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又往往与苗族民间文学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成为苗族人民独有的精神财富;伍微微的《从天界到凡间:布依族民间爱情故事论说》( 2013年第1期)认为,人仙结合是布依族民间爱情故事中较为普遍的结构类型,这类故事的出现与布依族群众对神灵的信仰以及社会地位、物质财富等相对缺失的心态密切相关,故事鲜明地表现了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吴培生的《楚辞与侗族风俗文学》(1987年第1期)阐述,侗族在古代属越,是越人的一支,“越”在当时是我国长江下游以南的古老族群,侗族文学与楚辞有密切关系;何云涛的《论彝族民间叙事诗的审美特征》(2016年第12期)认为,彝族民间叙事诗体现了彝族民众的审美追求,它既有其他民族的共性,也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在贵州少数民族文学探讨方面,有对各民族某一文学作品的具体解读,也有对某一类文学样式的综合研究,有对某一个民族文学的总体探究,也有对贵州各少数民族文学的全方位阐述。李猛《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的神性之维与后现代精神建构》(2013年第4期)认为,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建构在世代传承的神性维度上,其蕴含的生态智慧和后现代精神所倡导的生态价值观殊途同归,作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精神生态群落,对当下精神生态困境的启示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贵州民族研究》还发表了不少研究汉族文学的论文,对汉族文学的研究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是汉族民间文学的介绍,如姚莉苹的《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源流探析》(2012年第3期)根据商周时期到明清时代歌谣的发展轨迹对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的源流做了历史性的梳理;张雪的《民间女娲传说的再创造》(2016年第3期)介绍了民间劳动民众以自身对历史的理解与评判,用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叙事风格对女娲神话进行了再创造的情况。

二是探讨汉族文学中的与少数民族有关的书写,如田瑞文《先秦文学中的夷夏观研究——以<诗经>为例》(2018年第8期)以夷夏观的形成和基本态势作为切入点,对相关涉及民族的内容给予简述,论述《诗经》中夷夏观的表现方式、背景及启示;王芳的《唐代边塞诗歌中唐王朝与少数民族的交往研究》(2018年第7期)阐述了唐代边塞诗歌的艺术风貌,交代了唐王朝与少数民族和平交往的背景,并深入分析了唐王朝与少数民族和平交往背景下边塞诗的内容。

三是探讨汉族作家以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的创作,如杨艳伶《新时期以来汉族小说家的藏地想象》(2012年第3期)以汉族作家的藏族文化题材创作为研究对象,指出汉族作家在展现藏域、藏民和藏文化时,也努力地为自己找寻着合适的写作资源与表现方式,或朝圣或追寻或反思,都是他们在汉藏两种异质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过程中所做出的自觉的文化选择;曹莹的《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美学风格》(2015年第3期)认为,在当代文学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具有汉族身份的当代作家创作出了大量的具有少数民族风俗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他们长期工作或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在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方面也体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

四是当代汉族著名作家的作品研究,如房利芳的《论贾平凹小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2009年第1期),主要从贾平凹的小说语言、结构等外在形式,内在人物塑造及其作品中儒释道精神文化内涵、对民风民俗的吸纳等方面来探讨其对传统文学的继承;费虹的《论民族文化背景下迟子建的乡土情结》(2008年第4期)指出,迟子建的小说始终保留着一份质朴而炽热的对乡村生活的眷恋,深刻的乡土情结成为她的创作不变的情怀。迟子建的乡土情结,是她创作的原动力,也构成了她的乡村题材小说的思想精髓和情感内质。

二、分地域的文学研究

除了贵州本土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亦有不少论文以贵州省外各少数民族文学为研究对象。欧阳秋蓉、俞理明的《羌族民间文学作品<羌戈大战> 中的权力话语分析》(2014年第10期)以《羌戈大战》为例,针对民间文学具有的宗教权力话语和文学权力话语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进行了探讨;季爱娟的《畲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文化探析》(2005年第5期),通过对畲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总结了畲族民间文学的女性文化具有“崇尚女神、崇拜女性祖先、视女性为智慧的化身、追求真爱、以勤劳勇敢为美”等特征;孙艳丽的《逃离与攀附:云南大理白族族群记忆中王权神话的变化》(2017年第8期)通过对王权神话演变的梳理,关注官方与民间的传说之相异点与交叉点,分析地方是如何借助神话处理与国家关系(即逃离与攀附)、国家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并指出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的前景。

在研究国内各民族文学的论文中,不但有对当代民族的文学研究,还有对古代民族的文学研究。如彭小乐的《论唐代鲜卑族后裔元结山川铭的道德劝诫》(2017年第11期),以唐代鲜卑族拓跋氏后裔元结创作的《山川铭》为研究对象,指出元结的《山川铭》除描绘奇山异水和自然之美外,笔力集中在道德劝诫层面,并对其道德劝诫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刘泽华、石恪的《元代北方女真族杂剧作家的双重矛盾创作心态》(2019年第4期)以女真族剧作家石君宝的杂剧作品《李亚仙花酒曲江池》对唐传奇《李娃传》的人物形象改编为切入点,结合女真族杂剧作家石君宝和李直夫二人创作的其他杂剧作品,再考虑到杂剧作家身处蒙、汉两族夹缝中的境况,进而剖析北方女真族杂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双重矛盾创作心态。

《贵州民族研究》还发表了不少研究海外文学的论文,对海外文学的研究,有以下几种类别。

一是某一国家的作家文学作品研究。如却俊的《从<哈罗德主人与男孩>看南非族裔边界的融合》(2017年第5期)从文化全球化视角解读南非著名剧作家阿索尔·富加德的剧作《哈罗德主人与男孩》,探讨了南非种族隔离及融合问题;冉玉体的《普希金文学作品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分析》(2016年第4期)通过对普希金文学作品的解读,对普希金文学创作的民族性与独特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二是某一国家少数民族的文学研究。如李宗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思考》(2017年第7期)探讨了美国少数民族文学中的身份建构问题,作者指出,身份建构问题的关键是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认知和处理,因此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有较多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矛盾和冲突的书写;温松峰的《后殖民主义视野下英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2 期)认为,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等少数族裔的文学创作在英国文学框架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主义与实用主义始终是英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两个重要主题。

三是海外华裔的文学创作情况。如李梓的《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认同研究》(2017年第11期)简述了美国华裔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美国华裔作家文化认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美国华裔作家文化认同的态度与方式;马桂花的《美国华裔流散文学中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2017年第12期)也从文化认同角度出发,认为流散族裔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构建其实是一种对历史的追溯和文化的寻根之旅,也是对族裔迁移、种族冲突、文化差异与融合的深刻反思。

四是海外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对中国民族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启示。如王峰灵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当代少数民族先锋文学的影响》(2017年第7期)分析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和当代少数民族先锋文学的创作特点,揭示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当代少数民族先锋文学创作的影响;唐沁的《西方女权文学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影响》(2017年第10期)指出,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借鉴西方女权文学的理论思想有利于开辟新的途径,促进更多成果的取得。

三、分类别的文学研究

(一)民间文学

《贵州民族研究》创刊以来发表的文学类论文中,民间文学方面的论文不但总量最多,而且内容也涵盖了民间文学的各个类别。

1.神话

张维佳的《试析贵州苗族古歌中的创世神话》(2014年第4期)以贵州苗族古歌中的《开天辟地》歌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创世过程分为天地与日月两大系统,认为创世神话主要反映了早期苗族的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信仰;李晓静的《仡佬族创世神话古歌的文化解读》(2010年第4期)通过对仡佬族创世神话古歌的解读,指出这些古歌充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以丰富的想象、瑰奇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神奇而美丽的故事,唱出了仡佬族人对祖先、神灵的无限敬仰之情,彰显了仡佬族浪漫奔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民间故事

刘笑玲,李丽丹的《苗族民间创生故事的文化解析》(2013年第1期)将黔东南地区苗族民间口头文学中流传的创生故事分为“龙女报恩”“羽衣仙女”和“青蛙丈夫”等类型,指出这些故事中的母题有限,但经过反复组合,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类创生故事类型;陈金文的《壮族民间故事<妈勒访天边>的文化解读》(2006年第1期),对壮族民间故事<妈勒访天边>进行新的解读,对另一学者廖明君从“生殖”的角度解读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妈勒访天边》的研究重点应放在所表现的理性意识上,也不能以世俗眼光看待文学。

3.史诗

民间文学类别中,以史诗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较多,所发论文,包含了贵州少数民族史诗、国内著名的少数民族史诗及世界著名史诗。

安尚育的《贵州彝族史诗<洪水泛滥史>初探》(1982年第4期)指出,彝族人民关于开天辟地的传说,洪水泛滥故事,是彝族史诗的一个主要内容,史诗在阐释人类进化历史及社会发展各个阶段时,又从劳动创造物质世界的不断运动着眼,赋予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解释;李黛岚,白林的《生态美学下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研究》(2014年第11期)认为,《格萨尔王传》采用诸多篇幅全面展示了藏族群众对自然界、生活环境方面的认识,形成了生态美学的思想理念,对实现生态环境的最优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涉及世界著名史诗的论文,主要有中外史诗的比较研究,如肖燕姣的《美学视域下的<荷马史诗>与<格萨尔>的文化解读》(2018年第2期)将中外两大著名史诗进行比较,并指出《荷马史诗》作为西方文化的肇始,向人们呈现出公元前20世纪古希腊社会生活,《格萨尔》则是西藏文学与文化的巅峰,反映了部落联盟时期藏族百姓的多元社会生活,这两大英雄史诗巨作包蕴着人类的文化美。

4.戏剧

有关民族民间戏剧的论文,主要是关于布依戏、侗戏、屯堡地戏及彝族古戏剧“撮泰吉”的研究。

李友玲,曾果果的《戏剧人类学视角下的布依戏》(2010年第3期)以戏剧人类学的维度对布依戏进行考察,为布依戏的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也为戏剧人类学的理论构建提供实证性的现实个案依据;周恒山的《试论侗戏的个性特征及其发展趋势》(1990年第4期)认为,侗戏题材、剧本结构、语言声韵、音乐唱腔、舞台表演、乐器伴奏及服装道具等,都体现出自身的民族特色;郭颖的《我国非遗生养制度的当代变迁:以安顺地戏为例》(2014年第2期)以贵州安顺地戏为例,探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养育的动力因素和保障机制,考察当今遗产运动和大众旅游情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生的变迁,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人制度进行反思。

(二)作家文学

作家文学的研究,以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居多,涉及了清代、民国和当代的少数民族作家。

郑江义的《妙手抒怀写诗章:略谈莫友芝的诗歌写作技巧》(2008年第4期)通过对清代贵州布依族大儒莫友芝的作品研读,分析他的一些诗歌作品,对其平中显奇、虚实相生、情为焦点等三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及效果进行探讨。赵倩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少数民族题材研究——以老舍<国家至上>为代表》(2019年第2期)以老舍 《国家至上》为个案,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少数民族题材进行研究,作者认为众多现代作家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中,倾向于少数民族题材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通过少数民族这个独特视角,表现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中华民族整体的统一性;陈广根的《阿多笔下的土家世界》(2018年第4期)指出,土家族作家阿多为读者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土家世界,通过小说创作展现出阿多对土家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对土家民族文化转型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

对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研究,不但有单个作家作品的研究,也有关于地域性和民族性作家群的研究论文。安尚育的《清代黔西北彝族诗人的文化品格》(1993年第3期)通过对黔西北彝族诗人群体作品的研读,指出黔西北彝族文学的文化构成丰富多彩、多层次,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又有多姿多彩的当代文学,既有瑰丽斑斓的民间文学,又有凝重隽永的文献文学;田永红的《明清时期思南府土家族文人诗歌创作介析》(1996年第4期)对明清时期思南府土家族文人群体的诗歌作品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三)文艺理论

文艺理论方面的论文,有对少数民族传统文艺理论的研究,也有当代文艺理论的论述,以后者居多。少数民族传统文艺理论研究,主要有巴莫曲布嫫的《试论彝族古代诗理论的立象取比特征》(1996年第4期)和杨正伟的《论民间文艺生态学》(1996年第3期)。巴莫曲布嫫认为,在彝族古代诗学的发展轨迹中,立象、取比作为一种形象思维,长久地积淀于彝族古代诗学的理论思辨的型范之中,并孕育着类比推理和比喻论证的萌芽;杨正伟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两大方面讨论了民间文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李锋伟的《民族文学批评病象及其现代转型》(2018年第6期)指出,在全球多元文化时期,需创新批评方法及本土化批评理论,致力于找出真正存在的民族文学批评病象,并实现现代转型。

四、分内容的文学研究

纵观所有文学类研究论文,除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性进行研究外,还有大量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透过文学作品探讨作品之外某一方面的文化现象。

(一)以文学作品探讨民族社会历史

吴倩华,罗丹阳,尤小菊的《从苗族古歌<姊妹歌>看苗族社会历史的变迁》(2012年第4期)通过对《姊妹歌》的研究,论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反映的社会问题,探讨苗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陈立浩的《从彝族神话传说看远古社会》(1985年第2期)以《西南彝志选》中的相关文献为基础,探讨彝族远古社会的发展。

(二)以文学作品探讨民族哲学思想

王鸣明的《浅谈布依族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哲学思想》(2001年第4期)对布依族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具体出现的自然观、道德观进行了分析;叶德跃的《试述彝族<查姆>中的阴阳五行观》(2014年第10期)通过对文本及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指出彝族史诗《查姆》的阴阳五行观是在彝族、汉族文化理念相互交织后的结果,确立了阴阳五行观之后,被运用到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三)从文学作品研究民族文化

杨汉瑜的《<边城>的苗族民俗记忆与生命意识》(2013年第2期)主要对《边城》中的民俗文化进行解读,指出作者沈从文通过对赛龙舟、对歌、丧葬三个苗族民俗活动的叙述,反映和传递出湘西苗族人民的生命意识;张德军的《寻根小说中的民俗记忆与守望》(2012年第3期)以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和汉族作家余华、苏童等典型性文本为例,来铺展寻根小说中的民俗特色,揭开寻根小说的信仰习俗、巫傩习俗、鬼异文化等民俗学植被,肯定其在物质化时代对精神厚度和人文底色的守望。

(四)从文学作品探讨性别文化

已发表的论文中,有不少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女性文学,一是以女性作家为研究对象,如李平凡的《彝族女性文学试探》(1995的第3期)指出,彝族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女性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如果从女性的角度看文学,或从文学的角度看女性,则彝族的女性在文学上的造诣及影响丝毫不逊色于在政治上的贡献。二是研究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问题,王昭晖,刘克敌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形象解读》(2016的第3期)认为,少数民族女性因在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方面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女性形象也自然地被赋予了过多的少数民族标志成分,反映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女性文学形象具有更多的文学魅力,值得去认真地研究和解读。

(五)从文学作品探讨生态文化

任强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生态思想探析》(2017年第9期)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生态思想进行探析,提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呼唤寻找丢失的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无视动物尊严进行深刻批评;丁燕的《当代蒙古族生态小说的他国借鉴与创新——以<狼孩>与<野性的呼唤>为例》(2015年第9期),通过当代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狼孩》与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的对比研究,指出前者在自然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以及救赎之路的探寻等生态思想方面借鉴了后者的创作经验。

(六)民族文学的翻译问题

民族文学的翻译问题,是民族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关民族文学翻译的研究,有少数民族文学的汉译问题,更多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学英译的研究。王秀盈的《苗族诗歌汉译研究》(1996年第3期),以大量的实例介绍了苗族诗歌汉译的方法;许士仁的《浅谈汉诗的苗译问题》(1988年第3期),对汉族诗歌苗语翻译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应遵循的原则问题进行了探索;杜明甫的《藏族诗人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发展研究》(2016年第3期),回顾了仓央嘉措诗歌英译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仓央嘉措诗歌的主要英译本及其翻译特色。

五、比较研究

在所发文学类论文中,有不少属于比较研究,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是同一民族文学的比较。王大恒的《<四世同堂>与东北满族作家抗日文学的对比研究》(2015年第10期)将老舍抗战时期的力作《四世同堂》同东北作家群中满族作家的同题材作品在整体风格上进行对比,探讨产生二者之间差异的深层原因。

二是不同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如刘晓华的《从叙事要素看蒙古族洪古尔传说与侗族吴勉传说的审美异同》(2014年第2期)选取了在蒙古族和侗族中流传较广的英雄传说,从叙事要素角度分析两个传说透视的两个民族的审美异同。

三是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陈立浩的《妹榜妹留与女娲——苗汉人类起源神话之比较》(1986年第1期)通过对苗族、汉族两位创世女神的比较,指出两者互为补充,可以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能以丰富的资料去探求人类起源神话带有的规律性问题;肖慧的《现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汉文学的关系研究》(2016年第9期)指出,民族文学和汉文学关系紧密,特别是现代民族文学更是被认为是对汉文学的模仿同构,无论是在创作方法、创作视角、文学理论、创作审美等方面,民族文学都和汉文学保持了高度的趋同性。

四是中外文学作品对比研究。这类论文较多。魏深义的《中外民族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悲剧异同比较:以藏族<茶和盐的故事>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2015年第6期),以藏族爱情悲剧《茶和盐的故事》与世界文学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认为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颇多类同之处;仲文明,李芸昕的《中美少数民族诗歌文化比较研究》(2017年第11期)认为,美国少数民族诗歌文化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文化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主流语言的运用、民族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点。

六、结语

纵观《贵州民族研究》40年来所发的文学类论文,大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研究的文学类别从民间文学逐渐向作家文学过渡。创刊之初,大部分文学类论文研究的对象都是民间文学,主要是少数民族的神话、民间故事、传说、诗歌、戏剧等题材。后期逐渐向作家文学过渡,作家文学包含了古代少数民族文人及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研究的作品类型主要是小说和诗歌。

二是研究的民族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逐渐向国内各民族发展,并延伸到汉族文学和海外文学。2000年以前,大部分论文集中研究贵州各民族文学,其中又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民族的文学研究居多。2000年以后,贵州省外各民族文学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民族文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藏族、白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哈萨克族、羌族、畲族等民族,地域上包含了四川、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湖南、湖北、广西、浙江等省区,实现了东南西北的覆盖。同时出现了汉族文学和海外文学的研究,海外文学的研究涉及了亚洲、美洲和非洲,民族文学研究的视野逐渐拓宽。

三是研究队伍从贵州向全国延伸。刊物创刊之初,进行文学研究的作者队伍也主要集中在本省,并且某一民族的学者研究本民族文学的情况较为常见,后期作者队伍逐渐延伸到全国各地,并且研究其他民族文学的情况也逐渐增多,汉族学者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论文也逐年上升。此外,早年的文学研究,作者大都是从事民族学、民俗学或历史学研究的学者,近几年的作者多为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

四是从文学作品的研究向文艺理论研究拓展。早年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文学作品本身,或研究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或从文学作品解读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近几年的文学研究,主要是从文艺创作理论角度出发,或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方向进行理论探索,或是将西方文艺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实践相结合进行思考。

40年来,《贵州民族研究》所刊文学类论文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宽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作为一份专业民族学期刊,《贵州民族研究》为贵州、为中国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探讨和争鸣的平台,为民族文学的研究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

猜你喜欢

彝族少数民族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