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深度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模式及机制构建
——基于德保县的实证分析

2020-01-14柏振忠徐艺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发展

柏振忠 徐艺华

(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在第四个国际扶贫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的重要指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深度贫困山区的脱贫任务依然艰巨,已成为脱贫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富民兴桂事业方面均取得了辉煌成就,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由于受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因素制约,截至2018年底,广西仍有20个深度贫困县未实现全面脱贫。其中,德保县属于广西深度贫困县之一,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典型贫困县。

一、德保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概况

德保县地处桂西南,辖12个乡(镇)185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6.80万,县域石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0%,聚居着壮、汉、瑶、苗等9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1990年德保县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94亿元,仅占全自治区经济总量的0.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有1200万元,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构成中占比高达56.82%,经济发展相当滞后,属于典型的落后农业县。21世纪初期,德保县境内经地质勘探发现铝土矿、煤矿、铜矿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累计探明铝土矿储量高达3.35亿吨,占全省储量的37.81%。通过国家民委协调及时办理采矿证,并成功引入广西华银铝业公司,德保县逐步打造成为中国重要的氧化铝生产基地、广西百色铝工业重镇,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到2017年,德保县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99.70亿元,占自治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至0.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0.68亿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到工业大县的成功转型。但2017年第二产业占比高达67.40%,县域经济发展过于依赖采掘业等资源性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任重而道远(表1)。

表1 德保县1990~2017年(部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从县域实际脱贫情况来看,一方面,2012年到2017年的六年间,广西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8%降至5.7%,全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图1),而德保县2017年底的贫困发生率为15.96%,远高于同期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3.1%和广西农村贫困发生率的5.7%,这要求德保县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全县脱贫攻坚步伐。另一方面,尽管德保县与全国和广西的总体减贫成效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些年在国家民委、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倾力帮扶以及德保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德保县在扶贫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依然值得肯定。

图1 2012~2017年广西农村贫困状况

近年来,德保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的崭新景象。尤其自“十三五”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委、县政府通过突破推进产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并按照“八有一超”村出列、“十一有一低于”贫困户脱贫的标准推进减贫脱贫工作,截止到2017年德保县共完成19 个贫困村出列、4887户贫困户20066人贫困群众脱贫,并预计2018年将完成23个贫困村出列、7069户28156人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将由2015年的21.11%下降至2018年的7.48%,从而为实现2019年脱贫摘帽打下基础(表2)。

表2 德保县2015~2019年脱贫攻坚任务分解情况

二、德保县脱贫攻坚模式探讨

(一)“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基层领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合作社可以为贫困户带来一项持久的产业,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并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而将党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的做法可有效化解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沟通不畅、资金不足和保障不力等问题,并有利于完善合作社内部机制。德保县凌雷村以发展合作社为切入点,以党支部为核心,逐步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新模式。

都安乡凌雷村是一个山多地少、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自然资源贫乏的典型山区贫困村。2015年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52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重高达62.84%。近年来,国家民委对凌雷村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派遣年轻干部挂任村第一书记。凌雷村党支部力求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成立村扶贫工作站,开展脱贫攻坚责任网格化管理。2015年,在“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和帮助下,凌雷村成功引进广西健茂生态园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千亩脐橙、柑橘等观光果园,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化模式,按照贫困户变股民、财政资金变股金、社会资金变生产资金的“三变”原则,促使贫困户获得股金、租金、薪金、风险金“四金”收入,拓宽增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新模式只是德保县定点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推行一项项精准扶贫措施,凌雷村2017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贫困发生率降为2.3%,正式脱贫出列,为全县脱贫攻坚树立了良好典范。

(二)“民族团结+能人引领+三产联动”的模式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并为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返乡能人掌握一定技能或拥有一定资本后返乡,从事组织生产、交易等经营活动,成为农村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力量。而“三产联动”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帮助贫困户实现多层次增收。德保县燕峒乡燕峒村太平屯摸索出了“民族团结+能人引领+三产联动”发展模式,通过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返乡能人引领“三产联动”,助推村屯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太平屯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两个共同”的主题,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制订相应的民族团结工作方案,组建屯日常事务理事会,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该屯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屯,自治区生态文明示范屯,百色市生态文明村屯。此外,凭借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该屯大力发展脐橙和红心蜜柚等特色水果、种桑养蚕、优质烟叶生产与加工以及新兴乡村旅游等产业,逐步形成三产联动、全面发展新格局。太平屯发展致富离不开能人引领。作为该屯退休干部,年过六旬的张启候退休不退岗,利用在外工作经验和人脉,积极带领屯内种烟户多次到外地学习考察,组织种烟户参加烤烟种植技术培训,推广“烟稻轮作”种植新模式。同时,在张启候的带动影响下,该屯通过组建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开发并运营磨霞洞旅游项目,成功把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当前,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为基础,在能人引领下,联动融合的三次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渠道。

(三)“特色村寨+农旅耦合+乡村振兴”的模式

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镇)建设是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和抓手。近年来,国家民委积极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把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发展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融合,实施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德保县城关镇西读村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农业和旅游业耦合、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农业农村发展新路子。

西读村属于城郊村,村内分布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朔屯和曼贝侬小西湖景区。大朔屯被国家民委列入“十二五”时期全国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得到国家对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特色产业培育和壮大、特色文化传承和发展、民生改善和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等五项工程的重点扶持。曼贝侬小西湖景区位于县城西山脚下,2011年荣获“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德保县第二个旅游示范点。2015年总投资高达1.18亿元的《德保县曼贝侬小西湖景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利用优美的鉴河流域、田园风光以及珍稀的世界两大矮马源流之一的德保矮马种质资源等,抢抓乡村振兴战略良好机遇,把景区建设成为集民俗文化旅游区、“农家乐”旅游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休闲垂钓区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目前,该景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亲水、踏青、采风、休闲、养生的绝佳去处,年均接待游客10万余人。在国家民委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政策支持下,西读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相耦合、特色村寨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进一步提升了西读村的品质和知名度,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群众收入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四)“小康示范+农村电商+特色农业”的模式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0世纪头20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来,国家民委开展了“全国民族小康示范村”建设活动,指导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摸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发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和引导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农村电商获得“井喷式”的发展,在帮助农户实时掌握农产品市场动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解决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农村脱贫、农民奔小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特色农业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围绕市场需求,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1]。将电商和特色农业相结合的模式能快速打开市场,促进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德保县都安乡都安村窑庄屯正逐渐步入“小康示范+农村电商+特色农业”的发展新路。

国家民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于2004年将窑庄屯列为民族小康村建设示范点。通过小康示范村屯建设,该屯发展迈入快车道,2008年被百色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2009年荣获“全国民族小康示范村”荣誉称号。截止到2014年底,中央、自治区及百色市各级政府共计投入建设资金1111万元,有力促进了全屯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包括屯文化综合楼、社区服务中心、屯内小花园和小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175户村民住房立面装修改造均顺利完成,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民族小康示范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帮扶下,窑庄屯大力实施“水果强村、科技兴村”战略,积极发展以脐橙、柑橘为主的水果种植产业,推进富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2016年7月,德保县首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都安乡都安村成立并正式运营。2017年,全屯30%的脐橙通过农村电商售出,亩均收入高达3~4 万元,新时代民族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更为殷实。

(五)“易地搬迁+美丽新村+乡村旅游”的模式

按照国家“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地方的贫困人口,有计划地开展移民搬迁。在易地搬迁推进过程中,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尊重并综合各方利益诉求、做好新村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综合实施移民搬迁和新村建设,实现精准脱贫。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古浬屯走出一条“易地搬迁+美丽新村+乡村旅游”发展新路,成为德保县整屯搬迁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在国家易地搬迁政策的支持下,地处大深山的古浬屯实现全屯一次性整体搬迁。古浬新屯经过统一规划,前有鉴河环绕,后有山林叠翠,周边田园风光秀美,其中居住区、休闲娱乐区、滨水生态河堤、集中养殖区等功能分区合理,并在参与“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中被列为足荣镇生态乡村示范点。该屯专门成立生态乡村建设理事会,制定卫生保洁、河道管理、绿化管理等多项制度,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该屯利用鉴河水资源实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工程,实现户户“以电代柴”,有效保护生态资源;推进“饮水净化工程”,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实行生活区与禽畜养殖区隔离,铺设排污管道,进行垃圾统一回收,改变“垃圾河堤倒,污水河里排”陋习。当前,该屯正在建设“河道游泳区”“草坪烧烤区”“树荫露营区”“鱼塘垂钓区”“儿童玩沙区”等功能区,打造吃、住、游一条龙的特色农家乐,致力发展为生态休闲旅游乡村典范,为致富奔小康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六)“村社共治+一村多品”的模式

在村社共治下,合作社借助于“利益诱导”机制,使之成为村庄治理的一个整合主体,并与村两委进行“相当的联合”,村庄自治行政及社区事务管理仍由村干部及村委会掌握,合作社组织在村域经济领域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且由“一般参与者”向治理中的“主角”地位演化[2]。“一村多品”即通过发展多个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德保县燕峒乡巴龙村将村集体的后盾作用、“一村多品”的发展优势以及合作社的平台作用有机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脱贫奔小康。

巴龙村在挂职第一书记等引领下,吸纳村经济精英加入村两委。村经济精英领办合作社,发展水果、烟叶、种桑养蚕与养猪业“三种两养”特色产业,将分散农户吸纳到相应合作社,依托产业扶贫和就业转移,推进整村脱贫攻坚。水果种植方面,该村得到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德保粤桂生态脐橙示范区项目落户于此,成功引进广西百乐德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善果缘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并组建成立德保县善缘生态水果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水果产业平稳发展。为规避烟叶市场风险,在村第一书记等干部引领下,全村烟农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达成订单生产协议,确保稳产增收。在推进整村脱贫攻坚进程中,贫困户连接在产业链条上,通过参加合作社生产管理挣取工资、“贷资入股”分红、土地参股分红等产业扶贫途径,稳定实现脱贫。

(七)“村民理事会+多业并举”的模式

村民理事会推动村民自治从个体参与向群体参与、从分散化利益表达向组织化利益表达转变[3]。在多业并举、多产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下,村民理事会的组建有利于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产业积极性,激发村民自治活力,从而推进农村发展。德保县足荣镇老坡村坚持“多业并举”,发挥村民理事会积极作用,推进脱贫攻坚。

老坡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村两委”引领作用的同时,专门成立16个村民理事会负责村内相关事务管理和协调工作,并坚持走“多业并举”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在多项国家政策叠加的推动下,该村成功引进深圳百岁田园投资股份公司,开展百岁田园小龙虾养殖试点新兴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化。截至2018年6月,该村注册登记1个村民合作社、1个便民合作社和5个种养专业合作社,逐渐形成了以八角、水果、传统养殖、特色中草药、种桑养蚕、“康泉鱼”生态养殖和“百岁小龙虾”养殖等种养产业发展格局,除丧失劳动能力或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外,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100%。2018年,该村荣获“德保县先进文明村镇”美誉。“村民理事会+多业并举”新型模式助推老坡村脱贫攻坚,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

三、德保县脱贫攻坚机制的构建

多年来,德保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用好用足国家叠加优惠政策,专门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各个专项推进组,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措施,以“县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参与、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并构建了五位一体脱贫攻坚机制(图2)。

图2 广西德保县脱贫攻坚机制构建

(一)能力提升机制

德保县创办“云山夜校”大讲堂,提升扶贫工作干部帮扶能力。自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德保县在县委党校设立“云山夜校”,邀请各级党组织书记、县内知名专家、各行业各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单位标兵和业务骨干等通过7种主要形式(开班典礼、领导辅学、脱贫攻坚讲堂、书记讲堂、发展讲堂、名师讲堂和沙龙讲堂)进行授课,分批组织帮扶干部学习脱贫攻坚政策、热点难点问题、帮扶手册填写注意事项、入户技巧、提升贫困户满意度等内容,以解决帮扶干部对政策把握不准、帮扶手册填写不规范、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截至2018年3月,“云山夜校”共在县委党校设总校1所,在全县12个乡镇、124个县直单位设分校136所,确保培训范围更为全面。“云山夜校”的创建解决了帮扶干部“不会干”“怎么干”“干得好”等问题,极大地加强了全县帮扶干部的能力建设,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正向激励机制

为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切实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德保县首家“爱心超市”于2018年5月18日正式揭牌运营。“爱心超市”项目的设立有效实现了三个“精准结合”:一是解决实际困难与激发内生动力精准结合。“爱心超市”采取“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自助帮扶模式,贫困户通过发展致富产业、弘扬传统美德、参与公益事业等形式获取积分,再通过积分换取生活所需物品,这既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问题,也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二是严格化管理与精细化“经营”精准结合。每个“爱心超市”都制定了严格的资金监管、物品出入、服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对积分兑换物品制度进行上墙公示,安排专职“营业员”,严格按照积分为贫困户兑换物品,确保每一份扶贫爱心都能发挥最大效能。三是社会捐赠所帮与贫困群众所需精准结合。组织帮扶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根据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积极为“爱心超市”捐赠衣物、米、面、油等群众所需物资,实现社会爱心捐赠与贫困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三)多元合作机制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德保县形成“政企社群”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从政府层面来看,国家民委先后选派多名优秀干部到德保县挂职开展扶贫工作,积极宣传国家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各项优惠政策,指导村“两委”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扶贫规划,并帮助派驻村深入分析当地资源优势,明确发展方向,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德保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成立12个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大队,落实四家班子领导责任,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从企业层面来看,截至2018年底,德保县共引进广西扬翔、百色红谷、海升集团等10家龙头企业,新增扶贫产业基地29个,新增产业扶贫示范园区3个,共带动贫困户2119户;通过“企村”定点帮扶机制,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积极联系多家客商并签订合作协议,解决贫困户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从社会组织层面来看,诸如广西农村扶贫开发促进会、乐善义工协会、深圳市南山区慈善会等组织都曾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为德保县的贫困群众送去温暖。从贫困群众层面来看,德保县大部分贫困群众能主动发挥脱贫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提升自身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动寻求发展机会,创造自我价值。

(四)监督管理机制

为保障脱贫攻坚任务如期顺利完成,德保县推出“软硬齐下”的监督管理办法。一是成立由1名县级领导驻办工作、11名成员具体落实指标考评的“考评办”,强化管理软约束。具体做法是,针对每项考核指标,“考评办”建立由一名党政分管领导、一名人大或政协协助领导、一个专责小组、一个牵头部门、一名档案信息员组成的“五个一”工作队伍,提出“百分百”完成工作高要求,鼓励团队在工作方法、对策措施上创新创特,结合德保实际打造工作特点和亮点。二是出台“干部召回+红黄黑榜”制度,强化制度硬措施。为解决部分干部作风不严、把关不实等问题,德保县新出台《德保县干部召回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向“庸、懒、慢、浮、贪”等不良作风开刀;新出台《德保县脱贫攻坚工作奖惩办法(试行)》,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奖惩机制,实现脱贫攻坚实绩与干部职工的职级职称晋升、年终绩效考核、评模树优等挂钩。此外,为加强对帮扶干部的监管,德保县还成立由一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组长的12个专职督查队,强化督查暗访工作,形成督查通报(红榜通报表扬、黄榜通报警示、黑榜通报批评)。

(五)精准识别机制

德保县严格执行“动态调整”精准识别政策,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返尽返。一是强化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宣传工作,逐屯逐户张贴动态调整工作宣传单10万余份;用足用活政策,结合德保实际,科学划定参考分数线;坚决落实“两报告一评议”制度,严格工作程序。二是特别关注非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动态,对疑似因病、因学、因灾、因残等返贫情况进行排查核实;针对符合“一票否决”且已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八有一超”标准的对象,认真入户核实并进行剔除,同时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解释工作。三是切实抓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回头看”工作,通过再宣传、再排查、再梳理,把动态调整工作推向深入。仅2017年度,动态调整“回头看”应纳应尽贫困户754户2584人。四是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专门派出人员核实答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德保县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及解决路径

(一)面临的困难

1.产业扶贫遇到新挑战,带动效应受限。德保县扶贫产业目前总体呈现向好发展趋势,但随着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我国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这给扶贫产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方面,国家支持竞争性农业政策,致使德保县面临着来自调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这加大了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致使一些干部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仍持观望态度,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伴随而来的是农业组织化、产业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不高,盈利增收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存在资源禀赋稀缺、人才大量外流等因素,导致这些地区难以找准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致使特色产业的脱贫成效大打折扣。

2.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贫困户增收瓶颈难突破。当前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贫困户稳定增收遭遇更大挑战。一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德保县位于后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持续扩大。二是从同一地区来看,受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的影响,不同县域之间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地处偏远地区的县市由于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导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户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薄弱,尤其是家庭成员老弱病残者多、外出务工人数少的家庭,增收相对缓慢。三是从农民工内部结构来看,随着转方式、调结构的进行,很多工作岗位也对员工个人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致使一些低技能劳工无法适应新的岗位需要,产生供需错配,使得务工性收入大幅减少,增收压力日益加大[4]。

3.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可持续发展或面临困境。受文化认知、生育观念、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德保县的部分贫困人口缺乏主动脱贫意识,受益于国家转移支付政策,部分贫困群众滋生了“等、靠、要”思想,不积极寻求脱贫致富途径,而是依靠国家低保、补贴度日,这种懒惰的思想严重制约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脱贫进度。此外,扶贫工作队伍已成为当前德保县农村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是德保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有生力量,但2020年脱贫攻坚期结束,这支队伍一旦撤离,一些贫困村可能重新返回到致富能人不够、带动性不强、工作动力不足等原有状况,贫困人口返贫现象可能回升,农村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困境。

(二)解决路径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域经济转型升级。地区贫困程度通常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德保县要想转变贫困面貌就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地域经济。具体措施: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构建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第二,深入开发旅游资源,重点推进景区辐射、乡村旅游发展,加强城乡联动,支持贫困群众参与乡村民宿产业,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业在增就业、促增收、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5]。第三,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资源顺利流通,在区位条件较差地域,发展以农户为基础的小型特色农产品加工,打造亮点、做出特色、创立品牌,充分利用电商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6]。第四,深度融入跨境经济合作区平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地区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快速发展。

2.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减贫与高质量发展。生态资源是德保县脱贫发展的重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扶贫可有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群众脱贫两不误。具体措施:第一,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产能,合理处置废气、废物,倡导科技兴农,大力发展绿色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二,积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因村施策,加大农村有机物沤肥利用,提高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治理,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厕所全覆盖。第三,增强生态补偿激励作用,开展生态工程脱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完善配套措施。按照生态优先原则,加大专项财政投入,优先提高当地集体和个人所在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和工程造林补助标准,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增长机制。深入推进生态就业脱贫,增加生态护林员岗位以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7]。第四,通过宣传教育,强化绿色减贫意识。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个人和企业,要设立严格的惩罚机制,让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3.结合扶贫与扶志(智),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工作既要靠外部帮扶,也要靠内生动力,外部帮扶只能短期保障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而内生动力才是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坚实保障。志(智)即为内生动力,因此应将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具体措施: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开展脱贫致富教育,为带头脱贫群众建立表彰奖励机制,营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氛围,坚定贫困群众脱贫决心,树立自强自立、自力更生观念,彻底告别“等、靠、要”思想。第二,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突出贫困群众主体地位,激发脱贫热情。第三,定期组织农户观看“三农”节目,为农户普及最新“三农”政策和农业知识,使其能够与时俱进,找准脱贫致富新路子。第四,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努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重点推进学前教育及志愿支教等计划,提升农村儿童学习认知水平,使其从根本上摆脱精神贫困。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