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2019-02-10刘运材孙书豪欧阳杰
刘运材, 孙书豪, 欧阳杰
(湖南工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为精英教育阶段,超过15%低于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如果超过50%则为普及教育阶段。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2.7%,目前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地方本科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管辖,通过地方财政拨款提供办学经费,主要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 243所,其中地方所属高校1 129所,达90%以上[1],可见,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根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2013年)》,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办学定位偏高,盲目定位,不求实际;二是学科专业千篇一律,与地方经济结构不符;三是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四是科学研究追求课题立项、不注重成果应用及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五是师资队伍建设唯学历论,教师缺乏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六是办学经费不足,实践教学条件较差;七是缺乏产教融合理念,校企合作不深入[2]。
基于以上原因,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迫切需要转型,真正实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涉及到办学理念的转变、专业结构的调整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等,其中关键在于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一、 产教融合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 产教融合的内涵
通常来说,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独立或者与高校联合举办技能培训,培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二是高校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 规划和设计人才培养路径。产教融合能够实现生产与教育的全面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分类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3]。
2.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2010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作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发布的首个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性文件,被视为产教融合的纲领性文件。由此可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对我国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方式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最佳选择[4-5]。
产教融合的关键是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的价值链。政府、企业和高校都是价值链的组成环节,政府提供产教融合的支持政策,高校为企业提供知识和人才,而企业则为高校提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条件和就业岗位。产教融合可分为教学体系的融合、师资队伍的融合、实习条件的融合及人才供求的融合,最终实现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使得高校、企业及大学生都在这个人才培养价值链上受益。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要以解决企业及行业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发展。
二、 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企业与政府等主体之间还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切实推进。这些问题既有来自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政府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有关;导致校企合作效果差。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适应[6],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合作动机缺乏
企业和高校的性质是不同的,双方追求的目标也不一致,导致合作关系的不稳定。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提供者, 其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研发能力较弱,在校企合作中能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有限,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站在企业的角度看,企业与地方本科院校合作培育人才费时、费力、费钱,不如直接招聘人才省事。因此,对于校企合作,企业缺乏积极性,也不愿意进行相关费用的投入。尽管有些省份出台了推动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文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
2. 合作内容单一化
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必须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然而,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局限于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很少开展联合课题研究及科技攻关[7]。究其原因,在于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实力不够,校企双方难以找到利益共同点,导致企业缺乏合作动力。
3. 合作经费支持不够
校企合作包括校企双方协同开展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和与科研相关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大量投入。然而,目前国家对校企合作的经费投入政策还不完善,相关财税制度还未出台,社会捐助渠道也不畅通。从企业角度看,按照校企深度融合的要求,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由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不明显,因而缺乏积极性。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由于高校自身很难创造收入,实训条件的改善主要依赖地方政府的资助,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政府会投入经费新建实训大楼、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免费为企业提供实训场地,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经费紧张,则很难保证实训条件。
4. 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顺利开展校企合作的必备条件。尽管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认同这一点,但是由于大多数教师主要进行理论教学,缺乏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因此难以适应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而企业技术人员尽管动手能力强,但却缺乏理论知识及从事高校教学的经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5. 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
对于校企合作双方来说,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目前,校企双方在教学管理方面还未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和制度。尽管一些高校也出台了校企合作的相关规制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导致实际运行效果不佳。 以毕业实习为例,考虑到学生人数多、实习时间长等原因,统一组织难度很大,因此很多高校都是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但对学生毕业实习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如何评价实习效果等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措施
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按照办学层次和实力的不同分为重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不同类型的高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重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地方本科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应用型人才是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相关技术操作工作的专业人才。 应用型体现为专业设置以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学习内容针对一线生产实际,重视学习者技术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与技能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要把握好合适的尺度。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产教融合,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的成才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目标。
2. 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样,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要根据地方优势产业,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围绕地方重点发展的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使学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及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8]。同时,还要针对人才知识结构、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要建立定期评估、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机制, 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校内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对区域产业发展和未来区域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分析,探讨如何设置新专业。 在专业设置方面保持前瞻性,及时砍掉与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使专业结构保持活力。
3. 建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体系
(1) 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纲要,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广泛地吸收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具体来说,可以邀请企业相关专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组建一支由高校专业负责人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开发团队进行市场调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根据调查结果找出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反复试验,总结经验,对一些不适合的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制定培养目标,明确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根据社会生产实际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顺序重新进行排列,并且根据社会变化随时进行动态更新。在课程设置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增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方面的特色课程。
(3) 教学模式。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①在教学地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教学场地;②在教学组织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采取“必修+选修+辅修”的课程安排,在时间安排上可以将正常的教学周与寒暑假短期学习结合起来,甚至可以采取跨年级选课的方式;③在教学队伍的安排上采取多样化,可以将校内和校外教师进行合理组合,甚至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来进行讲座。④在教学方法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⑤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微课平台,实施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微课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云平台的4A(Any time、Any where、Any way、Any content)柔性学习体系。
(4) 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形成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创新思维三个不同的能力层次,把实践教学分成课程实践、技能考证、学科竞赛等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不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合理安排好实验、实习与实训、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建立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制与核心课程专人负责制。教研室主任专门负责各专业的课程管理、建设,以及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每门核心课程确定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就是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推动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此外,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具体办法包括引进外部实践教学教师、对内部教师进行培训两种方式,从而建立一支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能型教师队伍。 一方面,从合作企业聘请专业人士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共同安排导师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及毕业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安排学校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接受实际工作训练,通过真实的情景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9-10]。
然而,由于产教融合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想实现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顺利推进,需要企业、高校和政府共同努力,不但在思想认识上要高度统一,而且在行动上要相互协调配合,真正实现政产学研协同发展。随着当今社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可以想象,未来很多的行业、职业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变化。作为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高等院校更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地方本科高校要想在今后的社会发展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科学预测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特征;在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与企业通过产教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