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2019-02-10朱伟萍
朱伟萍
(启东市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医院,江苏 启东 226200)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开展的重要考核方面,也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所在。护理质量的维系也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是医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志[1]。日益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和每况愈下的医患关系,护理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医院的发展,而护理质量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取决于护理管理者的思路和方法。科学有效、严谨可行的管理方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达到患者的要求渐渐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探究更为先进完善的护理管理模式刻不容缓。本次实验选取了我院72名护理人员,通过对比不同的护理措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试探究不同护理护理模式的应用成果,着重分析分层级管理下的患者满意度,总结重点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岗护理人员72名护理人员为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72名护理人员进行实验,每组36例患者。其中,全体护理人员年龄22~43岁,平均(33.47±3.92)岁;工作年限不足1年18名,1年及以上者64名;学历包括:中专11名、大专54名、本科7名。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安排,如以主任护士为培训导师,针对护理工作的实际要求为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制定与其相应的培训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考核。与此同时,针对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实操动手能力进行考核,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其不同层级的职责。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参与培训,将护理完成质量纳入考核之中。实施针对性的排班制度,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积极性的同时优化排班制度,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其中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对护理工作进行选择,满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9~70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护理质量包括由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和优质护理等若干项进行评分。
1.4 统计方法
对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进行讨论,以SPSS 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首先要对两种方案的实际情况做好记录,在本次实验中,针对体检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采用计量统计,即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在满意率上则为计数统计,采用x2检测,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实验的护理成果上看,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6.6±4.12)分,对照组的评分为(75.46±3.1)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能够进一步说明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成效。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98名患者对护理工作选择满意人数69名,选择非常满意25人,不满意人数4人,满意度为95.9%,对照组98名患者对护理工作选择满意人数59名,选择非常满意20人,不满意人数19人,满意度为80.6%.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6%。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理念也在不断转变,对于患者的护理方法越来越科学、合理,新型的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患者身心问题,使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护理体验,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解决了医患关系紧张等社会问题[2]。护士分层级管理后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相应护理任务由相应等级的护士承担,确保护理任务能够合理分配[3]。考核制度与奖惩等激励机制的实施,能够更好发挥护理人员的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凝聚科室力量,提升整体护理水平。高层次的护理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相对低层次的人员也能有提升能力的平台,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合作互补,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继而稳定护理队伍,强大团队力量,减少人才流失和浪费。
通过研究对比发现,护理质量更高,患者满意度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服务意识有所进步,有助于提高患者医护质量,从而更加积极服务于患者,合理的资源配置也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避免了因为护理人员过度劳累发生的护理不当事件,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综上所述,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有利于提升科室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在今后的护理发展中,我们必须切合实际,开拓思路,不断优化护理管理模式,探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医院护理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