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分析
2019-02-09任春燕
任春燕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焦虑症为常见精神障碍疾病,主要以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大多焦虑症患者会伴有严重睡眠障碍症状,夜间难以入眠且极易被惊醒,睡眠质量极差[1],并将进一步加重焦虑症状,严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为提高焦虑患者睡眠质量,加强病症控制,我院特对焦虑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去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32例,分为对照组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22.5~65.7岁,平均年龄(39.54±3.61)岁;心理组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23.4~66.8岁,平均年龄(40.18±3.86)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并予以对照组用药指导、饮食建议等常规护理;心理组除基础用药及常规护理外,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包括①健康指导:焦虑症患者大多存在敏感、信心缺乏、多疑等多种负面情绪,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专业健康教育,为其详细讲述焦虑症发病机制,治疗护理方式、作用及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因及康复手段,增强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②支持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查房中,需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合理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对于睡眠质量极低患者需积极鼓励其保持良好心态,无需刻意压抑自身情绪叮嘱其保持自然状态,鼓励患者适当发泄情绪[2],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及不解,需及时予以疏导、解答,缓解其心理压力;③睡眠环境护理:保证病房清洁卫生,并根据患者喜好为其播放轻柔、低声纯音乐,可也播放适量睡眠指导音乐,使患者根据指导音乐要求,快速进入精心状态;同时需严格控制夜间患者病房内人员进入,减小病房附近噪音干扰,为患者提供良好睡眠环境;④生活指导:可根据患者爱好积极鼓励、督促患者进行体育运动及社交活动,也可组织患者与家属进行家庭大扫除等锻炼,帮助患者培养家庭意识,并能有效加强患者与亲属间沟通,予以患者充分家庭鼓励及精神支持;此外进行适量劳动锻炼可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并可增强患者疲劳感,进一步保证夜间睡眠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入睡时间、每夜平均睡眠时长,并通过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综合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包括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内容,共21分,分值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
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心理组平均入睡时间为(34.52±6.1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72.18±11.67)min(t=23.226,P=0.000;
P<0.05);心理组平均睡眠时长(7.42±1.69)h,相比对照组(5.28±0.65)h更高(t=9.602,P=0.000;P<0.05);心理组PSQI评分(6.25±1.84)分,相比对照组PSQI评分(9.57±2.03)分更高,差异显著(t=9.844,P=0.000;P<0.05)。
3 讨 论
焦虑症患者受焦虑情绪影响,睡眠质量极差,易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浅等症状,进而与患者本身焦虑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患者焦虑症状程度,提高临床治疗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在焦虑症传统治疗中,多以叮嘱方式督促患者合理用药,以提升其依从性;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患者心理干预,通过患者详细介绍焦虑病症发病原因、病症发病过程等专业知识,帮助患者对自身病症建立争取认知,提高护理依从性[3],并积极联系家属,鼓励支持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及时发泄、诉说情绪压力,可有效显著减小患者心理压力,建立治疗信息;此外,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保证患者拥有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可有效提升患者入睡速度,同时组织患者进行适量家庭运动,可促进患者与家属交流,可有效转移患者注意力,丰富其心理情绪,并能增加患者身体疲惫感,提升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对焦虑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保障睡眠质量,科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