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9-02-09张金春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辽宁大连116200
张金春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二科 (辽宁 大连 116200)
内容提要: 目的:予经冠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时限为2016年3月~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需经冠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空白组(41例)、研究组(42例),均经相同方式进行冠脉支架术,术后分别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并将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6%,与空白组85.4%相比,具鲜明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与空白组14.6%相比,具鲜明差异(P<0.05)。结论:予经冠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提升治疗效率,并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显著临床意义。
对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口仍重度狭窄、急性心肌梗死等冠心病患者均需进行冠脉支架术治疗,以扩宽冠状动脉内径,恢复心肌供血,较少心绞痛发作情况。在术后需及时予以抗血栓形成治疗,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1]。临床上冠脉支架后常用的防治血小板凝集的药物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抗血栓形成[2]。近年来阿托伐他汀钙被逐渐应用于冠脉支架术后抗血栓形成的治疗中,具显著疗效[3]。基于此,本次选取于本院进行冠脉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时限为2016年3月~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需经冠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空白组(41例)、研究组(42例)。
空白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7:14,年龄(56.67±5.67)岁;其中伴高血压21例、高血脂12例、糖尿病7例;冠状支架术原因:不稳定性心绞痛29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9:13,年龄(56.98±5.69)岁;其中伴高血压21例、高血脂12例、糖尿病8例冠状支架术原因: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血小板水平、日常用药情况、支架数量以及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相比,未见鲜明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患者和(或)家属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显像仪器选用多排螺旋CT仪,厂家:安科,型号:ANATOM 64;使用注意事项:保持扫描室温度15~24˚C,湿度25%~26%,PDU室、MOD盘存放温度15~29˚C、湿度30%~60%,24h保持操控室、扫描室以上温度、湿度;并定期保养、质检,以保证仪器准确性。
经桡动脉进行穿刺,沿穿刺针放入短导丝后,置入鞘管鞘心,后将鞘心、短导丝退出后沿鞘管置入硬导丝,将造影管沿硬导丝进入左右管,并注入造影剂,确定冠状动脉狭窄位置、狭窄程度、狭窄数量,后退出造影管,将导引管置入后将硬导丝退出,并置入软导丝,并以球囊扩张冠状动脉内径,置入支架,确认防治位置无误后扩支架,后可退出球囊、软导丝,并再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手术成功后,分别退出指引导管、鞘管,并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
在使用导丝时,注意动作准确,避免发生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发生。
1.2.2 用药方法
空白组患者至少术前5d开始口服阿司匹林(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5051,100mg/片)100mg/次,1次/d、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75mg/片)75mg/次,1次/d;术后继续按此剂量服用。
研究组在空白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20mg/片)20mg/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
临床疗效:显效:支架内未发生血栓情况,患者心绞痛及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支架内有血栓聚集,但未影响支架内血液流通情况,心绞痛情况消失,但仍存在憋气等临床症状;无效:支架内大量斑块淤积,发生心绞痛情况。有效率=显效+有效。
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脑卒中、急性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计算,治疗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表示,χ2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比较具鲜明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6%,与空白组85.4%相比,组间比较具鲜明差异(P<0.05),见表1。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6%,与空白组2.4%相比,组间比较具鲜明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后,支架部位冠脉内壁光滑度发生改变,此时患者若血小板凝集速度快,可使形成的斑块附着于支架网上,并随着血液流动,发生严重堆积情况,造成冠状动脉堵塞[4]。
在冠脉支架术后常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种药物通过降低血栓素形成、抑制血小板活化以降低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聚集于支架网处,降低支架网内血栓形成率。阿托伐他汀钙与以上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为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合成、淤积,而低密度脂蛋白为血栓主要成分,因此可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在三种药物联合作用下,可从不同机制降低患者支架网内血栓形成率,以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支架内血栓形成少,可降低心源性死亡、脑卒中、急性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患者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高,并且在术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上来看,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研究组具显著优势。
综上,予经冠脉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降低支架内血小板聚集及动脉斑块堆积情况,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有效改善动脉血液流通情况,降低因动脉狭窄引发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表1. 治疗有效率[n(%)]
表2. 不良事件发生率[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