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合五苓散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 例
2019-02-09李凤荣
李凤荣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1 临床资料
李某,男,51 岁,2015 年6 月就诊。主诉:左眼视力下降20 d 左右,右眼视力下降5 d。患者20 d 前因天气炎热,赤背饮冷后出现左眼视力明显下降,在外院就诊,当时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0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左眼早期视盘充盈迟缓不均,晚期荧光渗漏;右眼晚期荧光渗漏。视野:右眼颞下象限性视野缺损,左眼下方及颞上方视野缺损。西医诊断:双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滴7 d,治疗后患者自觉左眼视物稍好转。5 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下降,未诊治。刻下症:口渴,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5,左眼视力0.25。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视盘水肿,右眼重(图1A)。视野:右眼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视野缺损,左眼下方及颞上方视野缺损(图1B)。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双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医诊断:双眼目系暴盲(水湿内停)。
治疗:以口服中药利水化湿为主要治法,予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减。药物组成,苍术10 g,厚朴6 g,陈皮6 g,猪苓10 g,茯苓10 g,泽泻10 g,炒白术10 g,桂枝3 g,川芎10 g,红花6 g,夏枯草10 g,石菖蒲6 g,生姜3 片,大枣3 枚。日1 剂,水煎服,每次200 ml,早晚分服。治疗14 d 后复诊,右眼视力0.8,左眼视力0.6。双眼视盘水肿基本消退(图1C),视野(图1D)明显改善。
图1 患者李某治疗前后眼底像及视野图。1A 治疗前眼底像,双眼视盘水肿;1B 治疗前视野图,右眼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视野缺损,左眼下方及颞上方视野缺损;1C 治疗14 d 后眼底像,双眼视盘水肿基本消退;1D 治疗14 d 后视野图,双眼视野明显改善
2 讨论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是指供应视盘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睫状后短血管的小分支发生缺血,致使视盘发生局部组织梗死。AION 是中老年人视力突然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视力下降,视盘水肿及特征性视野缺损(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缺损)[1]。该病属中医目系暴盲范畴,一般认为其病因病机包括以下几方面:(1)六淫外感,上攻目系;或肝火内盛,循经热灼目系;(2)情志内伤,气机郁滞,上壅目系;(3)热病伤阴,虚火内生,上炎目系;(4)久病体虚,气血亏虚,目系失养[2]。中医药在这个领域的治疗有一定优势[3-4]。
平胃散源于《简要众济方》,后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效,主治湿阻中焦。全方由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姜和枣组成。方中苍术苦辛温燥,最善燥湿健脾,故重用为君。厚朴苦温芳香,行气散满,助苍术除湿运脾,是为臣。陈皮理气化滞,合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炙甘草、姜、枣调补脾胃,和中气以助运化,为佐使[5]。五苓散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记载。《伤寒论》共出现五苓散相关原文8 条,亦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和《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该方原为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以水蓄膀胱、气化不利为基本病机,治疗重在化气行水,水行气化则阳气宣通。临床上无论有无表证,只要是膀胱气化失常、水饮内停、小便不利者,即可选用[6]。五苓散方中取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淡渗利湿,白术甘温健脾利湿为臣药,桂枝辛甘,通阳化气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通阳化气行水之功。
本患者大量饮冷,脾阳受困,湿阻中焦,土壅木郁。另外患者赤背,足太阳受邪,循经传腑,致膀胱气化不利。《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经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灵枢·寒热病》云:“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可见足厥阴肝经本经连目系,足太阳膀胱经支脉连目系。湿阻中焦,土壅木郁,加之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上壅目系是主要发病病机。因此治疗用平胃散燥湿以运脾,行气以除湿;用五苓散通阳化气行水;伍以夏枯草清肝明目,石菖蒲芳香化湿开窍,川芎、红花辛散温通,活血通经,助开目窍。诸药合用湿除郁解,目系得通,神光发越,目视精明。随访6 个月,患者视力、视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