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课外实践课程的开发

2019-02-07卢寿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卢寿峰

摘 要:教学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提供了充足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想象空间。本文主要概述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分析了生物教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提出了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提升的实践课程开发策略,为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课外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活动出真知,因此,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结合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综合能力,提高认知,实现全面发展。要开展生物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科素养培养的针对性,首先要认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生物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科生物的特征以及培养目标提出的学科综合素养[1]。具体来讲,生物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生命观念是指以生命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理论对生命现象进行解释,从中获得生物学上的生命观念。基于这种生命观念,对生物行为以及生物习性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科学探究,进而认识生命、解释生命现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让人们珍惜生命。

二、生物教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

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强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课程实验的基本技能。首先,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和体验,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和自然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主动追求知识的能力。其次,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引导,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思维,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感受真实的场景,可以提升学生社会责任心,树立使命感,激发学生努力向前、奋力拼搏的斗志。

三、提高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实践课程开发策略

1.利用市区周边资源优势设计探究型课外活动

通过课外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并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知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启发创新思维[2]。运用市区周边生物资源优势开展科学的课外活动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完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已有的学科知识,自主选择探究课题,组织学生制作市区生物资源生态圈标本。以生物部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为基准,搜集市区周边生物资源,制作出食物链或食物网生物标本。从植物资源到动物资源依次收集,动物无法制作标本,可以用文字代替,但是要标明其特征。学生熟知的环境为基础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主动探索中,促进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在探究后得到的结果,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通过实践得出真理的科学精神。

2.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设置实践性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活动,校园内会栽培少部分植株用于实验教学,学生会在教师的带领下,栽植相应的花草等植物。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生物教学资源,弥补了教学实物资源不足的缺点,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同时,也为课外教学活动提供了实践基础。比如,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并能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讲解完理论知识后,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实验器材主要有鸡蛋(取蛋清)、试管、熟鸡蛋、食盐以及清水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蛋白质分解试验,并用电子白板展示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式,以立体形象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氨基酸的理解。然后以问题作为引导,比如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是依靠什么进行结合的?如何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用此类问题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学习,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启发生物学习思维,培养正确的生物价值观。利用学校已有资源,开展生物实验课,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3]。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设计STEM教学活动

当前,教育提倡立德树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基本准绳。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多途径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知识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STEM教学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STEM是单词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的首字母组合。将其应用在生物教学中,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正确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就是学生运用生物知识理解、试验、进行评价的能力。再次,是自主探究能力,在学习中形成积极主动、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激发探索生物知识的热情。最后,是核心素养,也就是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科学的表达与解释相关生物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重点依旧在实践活动上,根据生物知识与社会或自然相关问题的有效衔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强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课程实验的基本技能。开发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就要充分利用周边生物资源和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结合STEM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悦.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田树青,王新.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方式的思考[J].生物学通报,2018,(03).

[3]陈宽.促進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学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