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逻辑、现实困境与铸牢路径
2019-02-04李娜赵金科
李娜 赵金科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昭彰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共存性和核心凝聚力,是凝聚中华民族思想共识、积聚国家核心力量的思维根基与价值基础。面对新时代发展语境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国内外现实困境及发展要求,通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族文化交融交流等路径,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底、政治基础与文化依托。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逻辑;时代要求;铸牢路径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4.010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4-0061-06
收稿日期:2019-07-15
基金项目: 2016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6CZLJ18)。
作者简介:李娜,女,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赵金科,男,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西文化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后习近平又多次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意义。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千百年历史发展铸就的产物,不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心理特质的彰显,而且是维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稳定的精神纽带,亦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想、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指引。因而,我们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立足点,进一步明晰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挑战与困境,深入领会其新时代价值,从多方面架构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逻辑与路径。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推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维护祖国统一、推进民族团结的坚实思想基础。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2]中华民族经由历史上多次分合动荡,始终追寻团结统一的大一统局面。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奋斗,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架构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共凝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意味着要将民族团结互助、协同发展、和睦发展深化为各民族的共同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提高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政治共识。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增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化各族人民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情感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培育民族认同意识与国家整体认同意识两方面同时推进,切实提升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保证对伟大祖国和多元民族各个方面的政治认同,从而真正彰显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心契合力作用,凝聚起各族人民推动民族发展进步、维护民族互助和谐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56个民族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状态,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依托于五千年历史变迁发展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生,“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更是政治共同体”[3],是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综合性共存体。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须立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维系各族人民对本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从而增进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民族同源感、政治使命感和国家归属感。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提升文化认同、实现伟大梦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文化交融、增强文化认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依托。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独立存在,各民族都有独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亦都是灿烂中华文明中的宝贵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同,更是一种对各民族多样优秀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由56个民族的多样文化共同组成的文化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灿烂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搭建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力量,彰显出将各民族发展优势转化为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动力。一个没有奋斗目标和奋斗理想的民族往往无法明晰前进发展的方向,更无法凝聚起各族人民的价值共识和思想追求。共圆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追求,亦是新时代所有中华儿女携手奋进、为之奋斗的前进目标。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源于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和伟大祖国的深切认同。只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各族人民内心最深层次的认同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真正发挥出文化认同意识与构筑中国梦坚定信念的动力引擎作用。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与时代要求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内困境。第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可。然而,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发展依托、人才欠缺等方面的特殊性,虽然也伴随着改革开放實现了较快发展,但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与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国家整体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经济因素是保障人民群众树立各民族和谐共处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载体,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共同感与所享有的经济社会水平息息相关,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是影响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症结所在。第二,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多样。由于各民族之间价值信仰、语言文字、心理认同、行为习惯等的差异性,加之各民族对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存在差别,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一定差异。一些民族部落固守在家族式利益旧习中,难以接受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共同责任,不利于中华民族核心共存感与整体凝聚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际困境。第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依旧存在。意识形态是关乎国家利益与政局稳定的核心要素,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一致性和整体向心力。习近平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4]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西方敌对势力凭借经济、金融、文化、舆论等手段对我国意识形态进行隐性倾销与渗透,极力阻挠我国的正常发展和和平崛起,尤其依托于我国多民族地理位置的分散性,向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西方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渗透,破坏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极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削弱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与世界各民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金融危机风险,以及始终难以得到解决的国际恐怖主义、战争争端等问题,导致了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会严重削弱各族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利于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在我国新的发展态势以及复杂国际大环境之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更事关各族群众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多元一体格局的认同以及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当前,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共识,奠定各民族共同进步的思想意识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统一完整的思想保证,是协调全体人民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平衡的必要手段,是切实坚持和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有效整合各族群众力量、引领价值情感共识的必要举措,更是严格贯彻落实新时代民族政策、推进民族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所在。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涵盖领域广泛、内涵十分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是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一家亲和谐局面的打造,而且有利于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是对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有效贯彻和全面把握,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把握、纵深理解和有效践行。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为出发点,以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識的政治认同感、构建起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着眼点,以厚植铸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深化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及中华文化认同为依托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夯实物质经济根基
1. 推进落实东西部经济互助。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目标规划涵盖范围、涉及领域、针对人群的愈发深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极大提升,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相对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东部海岸地区仍有极大差距。因而,我国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继实施的各类开发战略、扶持政策、支援项目,如西部大开发战略、援疆计划、人才引进政策、政策帮扶机制等仍需继续大力贯彻实施进行,在任何一个实施环节均不可松懈。第二,东西部经济互助需要长期扎实贯彻实践。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东部与西部仍需加强经济交流与各项对话合作,实现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发展动能的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工程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报告,鼓励东部沿海各类企业深入民族地区,借助于各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经济合作项目,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助力实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全方位振兴。
2. 创新民族地区特色发展模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发展方式,因此要结合民族特色探索出符合各民族特征的发展模式。第一,各民族自身要做到对本民族发展资源和优势的准确把握和全面了解。各民族地区干部要摸清自身优势及劣势,客观辩证地规划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推动各村落特色经济的发展。第二,充分借助“一带一路”规划平台,与各互助合作方积极开发具有本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的各类产品,形成适宜本民族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现代化产业链,形成新时代民族特色发展模式,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经济根基。
3. 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习近平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致力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脱贫,更好地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第一,贯彻落实好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在深入实际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既要做到对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状况实际的准确把握和整体知悉,又要立足于各民族不同区域制定具体可行的精准扶贫方略,坚持同一民族内亦不施行完全相同的精准扶贫对策,具体村落具体分析。可以实现区域内发展条件相近的不同村落的联合发展,进行高效率对口扶贫工作。第二,做到族群互助、村落互帮,精准定位到确需帮扶的贫困族群、贫苦村落。实施族对族、村对村、户对户的细分型精确帮扶机制,将惠民计划与各项资金真正用在需要帮扶的村庄和人群上,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推动各民族地区高效率、有保障地实现真脱贫。
(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稳固政治认同基础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7]。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根本政治前提,同时亦离不开党不断推行和愈益完善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的引领指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洗礼和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中活跃在各地少数民族地区,与各民族地区的沟通交融甚是紧密。也正是党与各民族的共处经历,给予了党实施推行各项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现实启迪,保障了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维系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内核,亦是打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政治保障。因此,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必须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并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稳固的政治基础。
2.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的统一离不开56个民族的团结共处以及国内各族人民的相互团结。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8]保持各民族团结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保证和精神动力,而且也是顺利推进民族工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思想基础。因此,在新时代条件下,要通过多种渠道、途径和方式,继续深化覆盖所有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夯实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根基和思维价值基础。可以依托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四维层面的层层交织、紧密配合、协同推进,发挥出社会教育的广泛涵盖性作用、政府的组织规划性职能、学校的集中教育性功能、家庭的潜移默化性力量,扎实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同时既要保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宏观规划和整体协调,又要确保覆盖范围的具体细微和层层紧扣,使各族人民都能受到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而实现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配合,为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政治根基和方法保障。
3.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依法处理民族工作事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结合爱国统一战线,发挥爱国统一战线的作用。第一,要使各族人民明确共同的奋斗目标,将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目标作为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思想认同基础。第二,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实质内涵,最大限度地团结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结为命运共同体,为共同的理想目标和国家梦想凝聚起全体人民共识,汇聚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之力。同时,发挥好法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按照司法程序处理民族工作事务、解决民族内部纠纷,增强各族群众的法治思维意识,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感,增进各民族互敬互信,在宪法的绝对权威下,用客观法制管理形式代替主观情感处理方式,增强各族人民公平正义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法治基础。
(三)促进各族文化交流融合,深化中华文化认同
1. 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因56个民族的多样文化而异彩纷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石和文化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挖掘隐含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基因和精神内涵本质,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天下大同”等理念发扬光大,巧妙融合在各少数民族的多样文化中,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实践性特质,结合群众喜闻乐见、欣然接纳的大众化方式,实现古老优秀文化与现代生动文化的基因对接、精神协调、价值融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线,致力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力图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互补与共生,不断改进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9]。切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融合性载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族人民的文化共识和思想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繁荣创新发展,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华文化认同基礎。
2.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为全社会各族人民普遍认可和积极接受的价值共识,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借助于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共识凝聚、价值思维引导、社会思潮引领作用,从而促使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将它有效融进社会生活以及公共场所,打造有利于社会宣传的浓厚氛围,而且要深入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广播电视、视频网络中,既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价值培育,又针对成年人群体的价值理念教育,体现到文明社会建设、文明村镇打造、文明机构运营、文明家庭谱写、文明校园创建的方方面面。结合法律标准更好地守护公平正义,营造弘扬美德善行的社会大环境,潜移默化地增进和深化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基因。
3.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就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心理认同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文化基因。因此,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是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精神文化基因和理论基础。“民族交流的本质是文化交流,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起到纽带连接的作用”[11]。认同中华文化就是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在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通过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中华认同价值观念,构成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心理基础。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要做到在尊重各民族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对各族文化多样性的兼容并蓄,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架构起和谐共生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共同体,为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思想文化根基。
总之,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兼具长久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着新时代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伟大祖国的统一完整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时代性学理逻辑价值和恒久性实践指向意义。因此,我们要立足新时代发展,在深入剖析、充分挖掘培育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从夯实经济基础到增强政治基底再到深化文化认同三个维度,并辅之以由表及里、层层深化的逻辑指向探析,制定并遵循明晰的培育与铸牢路径,提升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内生力,汇聚起全体人民的共同体责任感和共识内生力,擘画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美美与共”的和谐愿景,使中华民族永远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01).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
[3]周平.中华民族: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J].政治学研究,2015(4).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5.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6]巴特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J].中国民族,2017(8).
[7]本書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3—10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47.
[9]龙金菊.“共同体”语义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广西民族研究,2019(2).
[10]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1).
[11]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3).
责任编辑:任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