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与CT检查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2019-02-04罗亮
罗亮
【摘要】目的 比较MRI检查与CT检查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共选择63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实施CT检查,观察组实施MRI检查。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3.75%,对照组为诊断准确率为61.2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检出数、检出病灶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检查,其诊断率更高,检查出更多的病灶并显示病灶大小,故值得优先选择应用。
【关键词】早期腔隙性脑梗死;MRI检查;CT检查;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1
腔隙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特点是发生率高、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1],有报道显示腔隙性脑梗死占所有脑梗死疾患的20%~30%,如不能给予及时治疗,常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如能在疾病的早期,即给予相应的检查,尽早诊断,对于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2]。本研究即观察、比较了MRI检查和CT检查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吉林省东丰县医院收治的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63例做为研究对象,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MRI检查组(观察组)32例及CT检查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4岁~72岁,平均(59.82±4.63)岁;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5岁~73岁,平均(59.48±4.8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均采用相同的CT机进行颅脑CT检查,嘱患者取仰卧位,设置好各个参数,电压120 kV、电流380 mA、层距10 mm、层厚10 mm等,先进行常规的轴位扫描,然后再以听眦线为基线进行于颅底至颅顶逐层扫描,寻找疑似病灶。
1.2.2 观察组
本组均采用相同的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颅脑MRI检查,嘱患者取仰卧位,设置好各个参数,包括扫描层距1 mm、层厚5 mm等,先进行常规的轴位扫描,注意寻找病灶,发现病灶后适当调整参数,在进行平扫、矢状位及冠状位放大序列扫描。
本研究中的阅片由2名医生负责,均具有高级职称及丰富的阅片经验,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7.0统计软件,采用率(%)及(x±s),采用t检验及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观察组32例患者中,阳性30例,阴性2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对照组31例患者中,阳性19例,阴性12例,诊断准确率为6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的病灶检出数比较
观察组32例患者中,检出病灶数为78个,对照组31例患者中,检出病灶數为33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检出病灶大小比较
观察组78个病灶中,<5 mm者35个(44.87%),≥5 mm者43个(55.13%);对照组33个病灶中,<5 mm者7个(21.21%),≥5 mm者26个(78.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或无明显反应,而有患者仅可见头晕、麻木等症,易被忽视,但由于本病进展快,故而易于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引起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及时检查、及时诊断[3]。CT检查、MRI检查等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可显示出病变位置、病灶个数及大小等,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较广。但如何选择二者,进行优先检查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诊断符合率方面比较,MRI检查明显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灶检出数、检出病灶大小方面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均明显优于CT检查,这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提示MRI不仅有着更高的检出率,更可清晰的显示病灶,估值得优先选择应用。
参考文献
[1] 闫如甫.探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9):141.
[2] 丁娟娟,汪 涛.早期腔隙性脑梗死CT和磁共振检查的应用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4):77-78.
[3] 郭富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3):14-15.
[4] 桑国朝,张 林.腔隙性脑梗死早期CT和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比较[J].黑龙江医药,2019,32(1):184-186.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