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观照的“新优质学校”课程主张与建设模式
2019-01-31吕红日龚雷雨
吕红日,龚雷雨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 无锡 214001)
学校教育是社会各种关系在教育领地的集中体现。作为能动的发展单元,学校依据社会对人的要求以及个体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主动提供“适合的教育”,通过相应服务,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如何实施“适合的教育”达成个体和社会因素的协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从而进入世界,这恰恰是个难题。根据杜威的观点,“所有教育的终极问题是协调好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是有机联系着的,教育不能被视为两者之间的一种妥协,或者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1],通过“适合的教育”达成个体和社会因素的协调,这个问题除了涉及效率和质量,还指向教育伦理。近几年,上海、杭州、无锡等城市实施“新优质学校建设项目”(以下称“新优质学校”),不挑生源,负责任地接纳就近对口入学的全体儿童,为普通市民子女提供“适合的教育”,加快推进学校课程变革,积极探索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建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适合的教育”的课程观是什么,如何依托课程建设的路径实施“适合的教育”?本文从“适合的教育”视角提出“新优质学校”的课程主张,通过辨析典型课程设计案例,构建“新优质学校”课程建设模式,为落实“适合的教育”提供借鉴。
一、“适合的教育”的课程价值:指向“知识中心”“经验中心”与“社会中心”课程的交往互动
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任何育人理念须经由课程方可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落实“适合的教育”需要学校提供“适合的课程”,先要厘清课程意识形态,确定“适合的教育”包含的价值信息。从学生维度出发,“适合的教育”固然“只有适合学生,才能彰显教育的本真,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2]然而,从整体功能来看,让学生成为独立的主体并非教育的全部。教育至少在三个领域具有功能:资格化,主要涉及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情感;社会化,通过教育成为已有传统和已有存在方式中的一员;主体化,涉及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还涉及解放和自由以及与之关联的权利和责任。[3]“适合的教育”不只适合学生,而是学生、知识、社会三者的相互适合。它面向三个领域,指向“知识中心”“经验中心”和“社会中心”的课程意识形态,学生、知识和社会三个要素在课程空间里相互适应、彼此对话。“合适的课程”带有浓厚的交往实践理性色彩。学生通过教育寻找世界的意义,不是从知识系统和社会事物及其事件本身找到,而是从与知识系统、社会要素交往互动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找到,教育的价值不是存在于知识系统、社会事物,它仅存在于通过学生与知识、社会互动而构成的实践活动的各要素之间。[4]交往实践课程理性中的学生、知识和社会构成存在的动态关系,理想状态下的“适合的教育”追求三者关系的有机联系,任何要素压制其他要素则被视为对“适合的教育”价值的背离。学校对此需保持警醒并不断省察,一旦出现,要采取相应的课程措施,加以弥补和优化。
二、“新优质学校”的课程主张:促成“知识中心”“经验中心”“社会中心”课程价值的交往互动
当前,“以分数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持续强化,“以学生素养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尚待建立。在基础教育绿色生态亟待改善的背景下,个别学校通过聚集优势资源、挑选特别生源达到提高分数和考试排名的做法明显违背社会意愿。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以项目管理和支持的形式,培育建设一批“自觉坚守教育核心价值,不挑生源、不争排名,管理规范、品质优良”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为老百姓子女提供“适合的教育”,对改变学校课程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优质学校”倡导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适合的课程”不排斥知识学习,重视“课程即学科”的意义,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学科不仅代表特定的知识内容,还代表理性的认知思考模式,有助于学生发现学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术发展的取向。“适合的课程”不排斥学生经验和体验,重视“课程即经验”的意义,强调学习经验的重要性,主张教育是指导学生的人性,促进个性发展,关键在于培养兴趣和心智。学校应依据学生的兴趣决定课程的内容和结构。[5]“适合的课程”不排斥社会实践,重视“课程即计划”的意义,强调社会学习的计划性。学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合乎社会利益,课程应该以学生活动为核心,提供充裕的社会学习和服务的机会。
“适合的课程”反对“唯分数论”,反对知识教学围绕学科分数无限放大和强化考试的做法。“唯分数论”以及由分数衍生出的各种异化现象(比如,区分重点校与非重点校、聚集优势资源、挑选特别生源、考试排名等)表面制造出“知识学习”的繁忙假象,但是功利化的学习价值和沉重的学业负担抑制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参与,“知识中心课程”凌驾于其他课程之上,将经验体验与社会实践排挤出课程空间,个体和社会因素无法在交往互动中协调共处,学生不能真正进入广阔的世界。“适合的课程”反对“为体验而体验”和“为参与而参与”的活动导向课程。活动导向课程表面上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造出热闹的教学过程,但是盲目的活动参与缺少引导性的智力学习目标,缺乏对知识重要概念和学习证据的明确关注,学生容易迷失对活动意义的深刻思考。[6]“适合的课程”主张促成“知识中心”“经验中心”“社会中心”课程价值的良性互动,构建形成三种课程交往对话关系,这是“新优质学校”坚守教育核心价值的课程体现,也是“新优质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
主张1:课程功能指向促进学生的主体化、知识的资格化、儿童的社会化。学校在“知识中心课程”“经验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之间保持适度平衡,防止功能窄化和偏向。
主张2:教育目标适切,评估课程范围。学校要在素质教育发展与分数排名、课程育人功能与功利取向、学生生命意义与生存价值之间合理选择,围绕“知识学习”“学习经验”“社会实践”确立适合学校实际的育人目标,据此评估课程范围,择取适当的课程门类,设计开发相应内容。
主张3:课程类型丰富,结构合理。依据学校育人目标,整体设计课程。课程类型至少包括学科基础类课程、体验探究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为满足学生主体诉求、社会需求、资格要求提供课程空间和机会。课程结构在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保持适当比重,增强三类课程知识互动融合,形成交往对话的动态关系。
主张4:符合兴趣,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课程实施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需求,注意学生与其他人、机构组织的社会关系,满足对归属感、安全、爱、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基于国家课程标准把握教材内容深度和难度,保证教育质量基础水平,不随意拔高和拓展。重视教学环境优化和情境设置,将兴趣作为组织学科知识的核心要素,帮助学生从经验领域获得探究和应用知识的机会,重视学习价值体验。
主张5:实践活动追求知识迁移。从实践活动的角度进入相关课程内容,为学生进入学科主题、参与知识建构、发现学习结果提供必需的活动设计和组织。课程考虑社会团体组织与个人关系的探索,个体有机会实践并体察在群体组织的角色与地位,学生有足够空间体验和经历学习,设置新的情境便于知识与情感迁移,培养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鼓励有创意地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7]
三、“新优质学校”课程建设模式:促进“知识中心”“经验中心”“社会中心”交往互动的案例呈现
1.“目标—课程”整体建设模式,彰显选择性和差异性
该模式由无锡市广丰中学构建。学校围绕“适合每一生命个体健康成长的现代学校”建设目标,秉持“全人教育”的设计理念,立足于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校本化,初步整合研究性课程、个性化课程和德育课程,形成完整的学校课程。具体包括:(1)基础型课程——模块组合。数学与英语组合成为模块1,体育与健康组合成为模块2。模块1开设自主发展、基础综合、基础强化三类课程;模块2开设快乐乒羽、活力排球、魅力篮球、健美武术等课程。(2)研究型课程——德育融通。整合德育与学科课程,形成一系列“无锡城乡特色文化”研究主题,提供大量“走出校园、触摸生活、感悟社会、自主选择”的实践机会,通过拓宽社会认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观察与思考、自主意识。(3)拓展型课程——“选课+走班”。形成阅读、摄影、博物、小小地理家、电影欣赏、谜语世界等人文类课程,纸艺、动漫设计、合唱、木刻、陶艺等兴趣类课程,航模、机器人、电脑制作等科技类课程,心理调适、规划成长、义工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类课程。这些课程采用选课、走班的形式,着力培养兴趣爱好,突出个性发展,面向未来生活。国家课程从教学设计入手,通过掌握学生学情分类化的新起点设计、呈现教学目标分级化的助学案设计、调动学生兴趣多元化的多情境设计、调整学生思维灵活化的精策略设计、适合学生选择自主化的弹性作业设计,营造适合多元发展的课堂环境,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策略。
2.“精神—成长”积极生活模式,培育积极心理品质
该模式由东亭实验小学探索形成。学校秉持“过一种积极的学校生活”的办学主张,提出“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为出发点,量身定制校本课程。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艺术类系列民乐课程、班本化心育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体艺“2+1”项目课程:在二年级开设围棋课程;三、五年级开设羽毛球课程;二、四年级开设乒乓球课程;四年级开设陶笛课程,逐步形成特色课程体系。还开设“吧文化”社团课程,组建喜闻乐见的校级课程和年级课程,供全校学生菜单式选择,实施走班式学习。学校将积极心理学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理论,重视研究儿童积极心理和学习本性。课堂教学强调营造“积极心理场”、探寻学科核心行为,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理解学生,在师生分享、同伴互助中轻松愉悦地自悟、自得、自我建构,实现学生的有意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
3.“多元—项目”丰富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该模式由梅村实验小学创设。学校以“童年是自由的梦、青春是奔流的河、校园是隽永的诗”作为办学愿景,提出“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开发尽可能覆盖多元智能组合的校本课程,丰富学习经历和学习方式。学校开发50多个项目和特色课程群,通过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培养积极的心态,通过“菜单式”艺体课程培养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体魄,通过“订单式”科技课程培养求真的精神,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PPAS 课程体系。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语文学科实行以整合优化为特征的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翻转智慧教学。
4.“文化—社团”特色建设模式,凸显生命活力
该模式由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创建。学校立足实际,追求特色发展,凝练出“让每一个生命尽情舒展”的教育理念,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将每个学生作为完整鲜活、能动独立,有多层次发展需要的生命个体。课程建设依托本校师资,研究乡土乡情,结合地方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自我发展愿望,开设四十多门类活动,建构三层四级社团体系,成功入选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为学生的自主和多样发展寻找到宽阔的课程平台。国家课程重点变革教学方式,打造指向合作探究的舒展型“三力课堂”。坚持课堂教学五大核心要素,即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同伴展讲、当堂检测、课堂小结,以此激发课堂的动力和活力,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