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诊改之“水课”与“金课”探微

2019-01-30周曦

教师·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诊改水课金课

周曦

摘 要:在中职学校开展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是实现“课堂革命”的创新之举。其目的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必须明确何为水课与金课、为何要探微水课与金课、水课的表征何如、如何成就金课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诊改;水课;金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5-0092-02

一、何为“水课”与“金课”

何为“水课”?通俗地说,“水课”指的是含有“水分”的课,也就是缺乏“干货”的课,如同“注水肉”一样,货不真,价不实。严格地说,“水课”就是因低效性、陈旧性、平庸性而导致“含水量”较多的课。“低效性”就是“满堂灌”、低效度、无的放矢;“陈旧性”就是教学内容过时,不能体现与时俱进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平庸性”就是教学方法、手段老套,无改革创新。如果再从“水”的物理特性来理解,“水课”说到底就是无色无味的课。

何为“金课”?金课是相对“水课”而言的。顾名思义,金课就是“含金量”较高的课,其本质特征是高效性、创新性和灵动性。“金课”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植入课堂教学,以学生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使课堂教学内容有料、有趣、有效,使学生感到有益、有用、有收获。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决定人才培养的含金量。

二、为何探微“水课”与“金课”

在中职学校探微“水课”与“金课”,是教育部《关于在职业院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的引导与推动;是减少课堂“低头族”,提高课堂“抬头率”的现实需求;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是解码课堂教学的“黑匣子”,打造课堂教学“金钥匙”的必然选择。其目的是使得“把简单的问题讲得复杂,把复杂的问题讲得糊涂,把糊涂的问题讲得稀里糊涂”及“把乐学者变成厌学者,把厌学者变成弃学者,把弃学者变成异类者”的课堂教学现象成为过去,让少数教师“认认真真培养自己,松松垮垮培养学生”的教育现象成为过去。为此,教师必须对现行课堂教学状况进行理性反思和实践反思,并思考“水课”何以存在,“金课”何以稀缺。同时认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水课”产生的原因,考量“金课”是怎样炼成的。从根本上实现由“水课”到“金课”的转变,力求避免“水课”,最大程度成就“金课”,使“水课”越来越少、“金课”越来越多。

三、“水课”的表征

(一)教学目标模糊化

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主题不突出。比如语文课教学,本应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立足“字、词、句、篇”本义,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事实上,有些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历史课,一味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教学目标主体错位,行为失范。按理而论,教学目标指向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表明通过教学,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但有些教学目標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三是教学目标大而不当,空洞无物。比如有些教师在能力目标中通常表述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在情感目标中通常表述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学目标实属过大,过于空泛。正因为教学目标模糊,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学内容局限化

有些课堂的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材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突出表现为“教材至上”。少数教师过分依赖教材,照本宣科,视教材为根本和唯一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完全根据教材的内容顺序进行教学,没有寻找、挖掘和补充教材之外的知识内容,也很少有自主开发教材的意识和行为。还有部分教师备课时仅仅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克隆”、复制和粘贴。

(三)教学方法单一化

少数课堂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灌输式”“填鸭式”的课堂时有发生。某些教师讲授知识时,不论学生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消化,都一股脑地硬塞给学生。尤其是有些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缺失思维价值,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诸如简单地提出“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等无须思考的问题;有些教师所提的问题深浅不当,或过深,或过浅;有些教师所提问题含混不清,指向不明;有些教师所提问题过多,学生应接不暇,“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有些教师在学生给出回答后也不予评价,问与答常常不在一个“频道”上。

(四)课件使用形式化

少数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和PPT课件的理解及运用有偏差,不管教学是不是需要,每节课必使用PPT课件进行教学,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以录像代讲解,以录音代范读,以课件代板书。而事实上,其所使用的PPT大多是借用外来的,并非由本人制作。即便是本人制作,也不过是把教材的内容或所讲的每一句话做成了PPT的内容,与以往传统教学并无多大区别,这样把读教材变成了读课件,把“人灌”变成了“机灌”,换汤而不换药。还有些课件过于花哨,虽图片、图像、音频、视频一应俱全,但使人眼花缭乱,未能真正体现PPT课件的辅助功能和发挥PPT课件的应有作用。

四、如何成就“金课”

(一)重塑教学理念,成就“金课”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所持有的基本态度与观念。中职教师应当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力研究学生,把握学情,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个别访谈等方式去了解和把握学情,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需求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坚持“下要保底”原则,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要坚持“上不封顶”原则,鼓励学生自我突破。教师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二)重构教材内容,成就“金课”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现在的中职学校的一些教材由于过分简略化和图片化,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学时,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一是要读懂教材。读懂教材的编排体系,读懂教材的知识结构,读懂教材的重点难点,读懂教材文字及其插图,读懂教材的例题、习题。二是要善用教材。首先要活化教材内容,通过挂图、课件、模型、录像、录音等方式,化抽象为具象,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而后要调整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认知规律出发,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打通教材边界。可以打通同一册教材之中相互关联内容的横向联系和不同册教材之间前后内容的纵向联系,也可以打通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在数学教学中,讲“等差、等比数列”概念时,可以引入文学中的数字诗;讲“排列、组合”概念时,可以引入历史的“九品中正制”;讲“函数单调性”时,可以联系经济生活中需求与价格、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图。三是增减教材内容。为满足学生兴趣特长、知识水平以及多样化的个性需求,教师应及时将专业教学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纳入教材内容之中。同时,把过时的、陈旧的内容予以舍弃。因为陈旧的教学内容犹如过期食品,吃了以后会引起“肠胃不适”,甚至还有“吃坏肚子”的风险。四是改革创新教材。当教材的普遍性不适合班级教学特殊性的时候,当教材的呈现方式与学生的现实基础不适切的时候,当教材存在遗漏或不足的时候,教师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对教材进行重构。因此,教师使用教材的过程,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一个重整和再造的过程,绝不能把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等同对待。

(三)重建教学方法,成就“金课”

实现教学方法的重建,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在“传统”之树上开出“创新”之花。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通常有以语言为主的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有以形象直观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有以实践为主的实验法、练习法,有以实操为主的训练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合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征、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环境的特需,实现“谈、讲、议、问、练”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建。尤其是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问题提得好就是教得好。教师提问要有充分准备,要有明确目的,要新颖有趣味,要有启发诱导,要有灵活开放,要有适度深浅。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提问,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善问。要坚持方法为要,通过教学方法的重建与创新,使教学方法从“术”的层次上升到“道”的境界。

(四)重组教学过程,成就“金课”

学生决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决定教学过程。教學过程的重组和优化,关键是突出一个“活”字,即课题引入求“活势”,新课讲授求“活动”,课堂气氛求“活跃”,课堂结尾求“活意”,整个过程求“活力”,切实打造问题驱动、情景调动、技术撬动、师生互动的“四动”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五)重认多媒体教学,成就“金课”

现在大多数中职教师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较好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同时也发现,少数教师滥用多媒体,未能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只不过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为此,教师有必要对多媒体教学进行重新认识。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一味地以课件代教案,以课件代板书,以电脑代人脑,就会失去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传统的手写教案不能丢,传统的粉笔板书不能丢,应把手写教案和粉笔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融合起来,使之达到适时、适切、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文香艳,董俊华.基于ISO9001标准体系构建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J].职业(中旬刊),2017(7):19-20.

[2]刘 海. 教学诊断与改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19-23.

猜你喜欢

教学诊改水课金课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治理“水课”打造“金课”
基于“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实践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讨
高校公共体育课“水课”现象分析
关于西藏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水课”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