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细胞参数联合CK-MB、cTn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2019-01-30张海洋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血细胞中性白细胞

张海洋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四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因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堵塞,产生胸闷、气短、活动后喘息等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残率,严重者可致死[1]。目前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因其操作复杂,具有创伤性,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冠心病患者常常难以接受,因此,寻求快速、无创、有效的诊断冠心病的血液学生物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期做到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目前已有研究报道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冠心病的关系[2,3],研究结果表明:RDW 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但血小板参数在冠心病发病前后及其病情严重程度并无明显相关性。但是,国内血细胞参数中血红蛋白(Hb)、白细胞相关指标与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尚少。有研究报道CK-MB和cTnI是检测心肌损伤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因此,本研究通过研究血细胞参数(RDW、Hb、白细胞相关指标)联合 CK-MB和cTn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以期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我院心内科并确诊的CHD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86例,女性64例,中位年龄58岁。根据WHO诊断标准和我国冠心病分类标准将观察组分为心绞痛(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其中AP组108例,男性61例,女性47例,中位年龄59岁;AMI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中位年龄62岁。另选取同时期就诊我院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60岁。AP组、AMI组和对照组在一般临床基线资料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和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确诊为CHD者。所有受试者均排除患有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和恶性肿瘤等。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于入院第2d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ml置于EDTA-K2抗凝管中进行血细胞参数检测;采集4ml置于无抗凝剂的红帽管中,离心后取上清进行CK-MB和cTnI检测。对照组患者于入院当日采集静脉血进行血细胞参数和CKMB、cTnI检测。血细胞参数的检测使用日本Sysmex公司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参考范围 RDW<15%;Hb:男性 120~160g/L,女性 110~150g/L;白细胞计数(4~1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7)×109/L;淋巴细胞计数(0.8~4)×109/L。CK-MB检测采用速率法,使用日本Olympus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参考范围0~25U/L;cTnI检测使用美国睿捷公司Nano-Checker 7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进行,参考范围 0.01~0.4ug/L。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students,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进行非参数U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血细胞参数、CK-MB和cT-nI浓度对冠心病的诊断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P组、AMI组和对照组血细胞参数的比较统计结果发现,观察组RDW、Hb、白细胞值和中性粒细胞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淋巴细胞值较对照组降低,观察组中的AP组RDW、Hb、白细胞值和淋巴细胞值较AMI组和对照组升高,AMI组RDW、Hb和中性粒细胞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淋巴细胞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AP组、AMI组和对照组CK-MB、cTnI浓度的比较 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CK-MB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AMI组CK-MB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AP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 2。

2.3 RDW、Hb、白细胞相关指标、CK-MB 和 cTn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绘制观察组与对照组ROC曲线,结果发现:RDW、Hb、白细胞值、中性粒细胞值、淋巴细胞值、CK-MB和cTnI值对冠心病诊断的曲线 下 面 积 分 别 为 :0.696,0.681,0.835,0.806,0.628,0.840,0.973;最佳诊断值分别为:13.33%,132.83g/L,7.85 ×109/L,4.77 ×109/L,1.66 ×109/L,82.35U/L,2.57ug/L; 敏感性分别为:62.5%,72.5%,72.5%,70%,60%,62%,80%;特异性分别为:85%,62.5%,80%,85%,72.5%,97.5%,97.5%,见表 3和图 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5]。有研究表明,CHD为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在血管壁中的局部浸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炎症反应可增加冠脉血管壁的通透性、促进凝血反应的发生、介导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与CHD疾病的发生机制及严重程度有着明显的关系[6-8]。

表1 AP组、AMI组和对照组血细胞参数结果的比较()

表1 AP组、AMI组和对照组血细胞参数结果的比较()

注:※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AP 组与 AMI组相比较;△P<0.05:AP 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AMI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150 108 42 40分组 n观察组AP组AMI组对照组RDW(%) Hb(g/L) 白细胞(×109/L) 中性粒细胞(×109/L) 淋巴细胞(×109/L)13.92±1.13※13.47±0.66*△15.08±1.25▲13.05±0.34 141.52±13.11※138.41±11.69*△149.52±13.31▲131.35±8.83 8.16±3.30※8.75±3.27*△6.65±2.91 5.86±2.51 5.36±2.51※5.23±2.25△5.69±3.10▲3.71±1.37 1.25±0.59※1.39±0.56*△0.88±0.50▲1.75±0.71

表2 AP组、AMI组和对照组CK-MB、cTnI浓度的比较()

表2 AP组、AMI组和对照组CK-MB、cTnI浓度的比较()

注:※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AP 组与 AMI组相比较;△P<0.05:AP 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AMI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分组 n观察组AP组AMI组对照组150 108 42 40 CK-MB(U/L) cTnI(ug/L)89.93±16.22※81.62±8.57*△111.29±10.71▲75.02±4.81 5.68±3.60※4.70±2.59*△8.20±4.55▲1.11±0.66

表3 RDW、Hb、白细胞相关指标、CK-MB和cTn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图1 RDW、Hb、白细胞相关指标、CK-MB和cTn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诊断和鉴别贫血的重要指标,而目前有文献报道,Hb和RDW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CHD的发生与Hb和RDW水平的升高有着直接的关系[9,10]。本结果发现,观察组RDW、H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P组RDW、Hb较AMI组和对照组升高,AMI组RDW、H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证明了RDW、Hb与CHD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且随着病情的严重,其水平也随之升高,与安志斌[11]、Yusipovich AI[12]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合。绘制ROC曲线得知RDW和Hb对冠心病的诊断线下面积分别为0.696和0.681,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5%,72.5%和85%,62.5%,这表明RDW和Hb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我们猜测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①、Hb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血液粘度的改变有关,高水平Hb可促进红细胞的聚集,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导致血栓的形成。②、RDW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血管的炎症反应有关,炎症反应可使机体红细胞的个体发育水平各有不同,从而导致RDW水平的升高。

本结果发现,观察组白细胞值和中性粒细胞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淋巴细胞值较对照组降低,AP组白细胞值和淋巴细胞值较AMI组和对照组升高,AMI组中性粒细胞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淋巴细胞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白细胞值、中性粒细胞值、淋巴细胞值对冠心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806,0.628,0.840,0.97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5%,70%,60%和 80%,85%,72.5%。这表明白细胞相关指标与CHD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其涉及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为[13]: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分泌蛋白水解酶和产生氧自由基造成血管壁的损伤,从而导致冠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出血。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分泌释放大量粘附因子,从而趋使单核细胞大量浸润在血管内皮下,加重血管壁的损伤,从而促进CHD的发生。

CK-MB和cTnI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心肌损伤程度越重,CK-MB和cTnI浓度升高越显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严重程度[14]。本文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CK-MB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CK-MB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AP组和对照组。这与王昱[15]、陈强[16]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CK-MB和cTnI值对冠心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97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80%和97.5%,97.5%,这表明CK-MB和cTnI对CH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提示我们可通过检测CK-MB和cTnI浓度的变化来评估CHD患者病情的变化。

综上所述,血细胞参数和CK-MB、cTnI可用于CHD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尤其是白细胞相关指标、CK-MB和cTnI对CH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因此,可在传统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检测炎症指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来对CHD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诊断和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血细胞中性白细胞
白细胞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