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境”教育观的生成与构建

2019-01-30秦益霖

职教通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育观最大化境界

秦益霖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213032)

一、教育思想多样化,多种教育观并存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多少先贤哲人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教育思想。他们从不同角度或针对局部进行了探讨。孔子的《大学》从教育的着重点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从教育过程看,认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从教育对载体和目标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即五彩缤纷的生活。[2]卢梭的《爱弥尔》从孩子接受不同教育如何进行统一性角度来研究,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三种教育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学生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是不好的教育;如果三者是一致的,目的趋同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有意义,这就是好的教育。[3]还有实用主义大流派,如斯宾塞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4]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马克思首次提出了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问题[5],认为教育兼具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责任。诸如此类,这些多样化教育思想深刻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及每一个人。作为教育工作者,什么是教育,教育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给学生良好的教育,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教育作用碎片化,教育观冲突加剧

人一出生就开始接受各种不同的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不同的教育主体持什么样的教育观,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的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教育思想的多样性及影响的广泛性,必然会让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学校、老师之间教育观产生差异,学生往往同时面对很多老师,还要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加上现在是信息时代,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可以让学生时刻接收到大量信息,学生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与社会建立连接,接受到社会各种事件、思潮的影响。各种来自互联网的教育理念有的可能与学校教师的有冲突,学校在原有封闭体系下的教育权威被打破,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缺少协同,其矛盾冲突普遍增加,学生接收到的多种教育之间不是协作的系统,可以说学生接收的是碎片化的教育,教育的作用也是碎片化的。这种碎片化传播呈现出细碎性、零散性和灵活性等特征,使得教育环境变得更复杂。

在教育作用碎片化的背景下,学校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明星、网红的迅速暴富、爆红,引发社会大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心态。在全球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潮影响之下,学校素质教育难以有效推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学校教育的影响力也有下降的趋势。怎样提升学校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升级教育观,这个升级的教育观既要能够兼顾到各方的利益诉求还要高于各方利益,让各种教育主体形成合力。学生据此能够融合来自家庭、社会、自我的教育目的,接收到最好的教育。

三、升级的教育观:“如境”

不同教育观冲突的原因是不同教育主体目的利益取向矛盾,其本质是教育主体认识境界的问题。人站在家庭高度与站在国家高度去思考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人的思维境界高了,对利益的理解认识就不同了。不同主体都能上升到更高的思维境界去思考问题,原先的许多矛盾自然就化解了。所以,升级教育观可以通过升级思维境界来完成,升级的教育观可以表述为,教育就是助人(自己)通往更高的境界,简称“如境”(如:通往、到达)。“如境”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要源于跳出教育对教育目的进行初心追问,在吸收广大优秀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智慧而提出的。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长河,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教育者为延续自身生存及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同时给被教育者导入一种思想和行为准则,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君王用儒家思想来教育民众,推崇仁德、有教无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等儒家思想。通过教育有力维护了皇权统治秩序的延续,促进了国家财富的最大化;通过教育,为广大被教育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在西方,政教合一的历史时代,教会通过宗教对人们进行教育,他们宣扬人是上帝创造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上要遵从上帝的意志,而教会是上帝的化身,所以其教育有力维护了教权的统治;通过宗教灌输和引导,让被教育者和信徒在精神上得到救赎。

从人接受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看,科尔曼在《教育中的平等与成就》一书中认为,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的社会保障单位和基本经济单位,家庭将主要关心自己成员的各种发展机会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不管其他家庭是否能够做到。[6]同时,作为一个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就必须让孩子学会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家庭的生产力水平。可见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维持或者上升到更高的社会阶层,是为了实现家庭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和家庭成员个体发展的利益最大化。

从接受教育的个人看,人一出生就在生存本能驱动下开始学习和接受教育。当自我意识产生之后,自我的很多需求超过了自身能力的范围,这就驱使着人去学习、去接受教育,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

从社会理性的角度看,社会利益最大化、家庭利益最大化、个人利益最大化三者出现矛盾就是常见的社会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平衡三者利益的过程,如果用计算机的最优算法来计算,结果就是利益最大化,但个人可能往往不能接受,因为牺牲自己局部利益在感性上是很难接受的。如果通过教育让其把社会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追求时,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的层级,把更高层次利益的最大化的责任内化为自己的担当。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社会化理论[7],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教育就是提升人格层级,助人从本我利益最大化不断升级到超我利益最大化的层级。从中国哲学看,冯友兰先生提出生四大境界:“自然境界”混沌未开;“功利境界”为己为利;“道德境界”为人为公;“天地境界”万物皆备于我,我与宇宙同一。[8]其实是利益观的四重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他的工作状态时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9]这个回答实际上是阐述了一种在东方文化基础上又升华了的共产党人的人生境界。

据此得出“如境”教育观,教育的目的是助人(自己)通往更高的境界。分为四重境界,一是本我的自然境界、二是自我的功利境界、三是超我的道德境界、四是无我的天地境界。

四、“如境”教育观的构建

“如境”教育观有四个关键词。一是境界,这个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认知、精神修养、行为能力水平协同所达到的能量程度或呈现状态。教育追求的不是简单的知识、能力、素养,而是思想、精神、能力的综合后可以形成的能量状态;二是四重格局,基于思想认识的不同高度把人分为四个不同层级的境界大格局;三是助人(己),教育实现的微观作用一定是帮助人,而不是替代人,自我教育自我帮助是教育力实现的根本逻辑;四是“如”,如是通往、达到,教育是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阶级属性,其作用力方向是向上到达,且是与人类文明进步总方向一致。四个关键要素完整搭建的教育的主客体、教育作用的方向、教育与人生的四重境界,是一个开放的教育导航系统,对家庭、社会、学校、个人均可以使用。每一重境界皆有其独特的定位,互相联系,可以进行有条件转换,转换的关键就是教育的关注点。

第一重境界是本我的自然境界。倡导的是自然的生活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被教育者能够学会保持身体健康,举止文明,自食其力的能力,这应是家庭教育重点。从这个角度去看应试教育就会发现其存在的致命缺陷,就是家庭教育围绕考分,放弃劳动、卫生教育,放弃体育健康教育,缺乏独立生存与生活的能力的“巨婴”,与“生活教育”理念大相径庭。这是最基础的境界,对其他境界产生基本性的影响,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第二重境界是自我的功利境界。倡导的最大限度激发自我的优势和潜能,通过创新创造发挥自己的独特价值,培养在竞争中创造财富的素质与能力。强调通过个人努力考上理想的学校、通过努力找到好的工作、有一个好的家庭、有一个好的人生。这是目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能较好形成合力的部分。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就是分数、升学率、排名。既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如果学校、家庭紧紧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培养的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种自我功利的教育需求十分旺盛、力量强大,需要进行合理的满足和理性的引导,否则“择校热、补课热、厌学跳楼”等社会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第三重境界是超我的道德境界。这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价值与使命,是立德树人,是帮助人从利己到利他的提升。思维高度要实现以自我为中心到以企业、社会、国家为中心的提升,如果没有教育理性的推动,没有思维认知的升级这种转变是不可能完成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与道德者的差异在于,一种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社会,另一种则是主观上为社会、客观上成就自己,两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商人与企业家区别在于,前者是把赚钱放第一,后者把社会责任放第一。这重境界是推动社会的和谐与人们的幸福的境界,学校要发挥道德教育的引领作用,引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从功利的境界上升到道德境界,多方协同,推动形成立德树人教育合力,如此我们的许多社会问题矛盾将化于无形,人们将社会得幸福。

第四重境界是无我的天地境界,这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的境界,也是共产党人最终追求的境界,脱离了一般意义上利益的束缚,这里没有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利益鸿沟,把人类、自然与宇宙看成一体,天地人融通,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境界相通。人要是到达这重境界,将会产生强大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无论什么工作、什么岗位都因其极高的人生境界而成就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

教育的四重境界可以是逐步提升,也有可能跳步。如何去判决自己处在哪重境界?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看个人的接受教育或工作的动机。第一重境界是为了自食其力而学习或工作,第二重境界是看为了出类拔萃而学习或工作,第三重境界看是为了行业、民族、国家而学习或工作,第四重境界是为了美或艺术而学习或工作。周恩来总理自15岁中学入学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19岁毕业时与同学们“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他从小就已经到了第三重境界,而有的人一辈子也只是停留在第一、二重的境界。

五、“如境”教育观的特质

“如境”教育观是一个兼容并蓄、跨界融合思维下的教育观,具有四大特质。

一是“如境”教育观本质是立德树人。“如境”把立德树人转化为可以逐步进阶的四个层次,明晰了德育根本是促进利己向利他的思想认知,提出立德树人的路线图。

二是“如境”教育观聚焦人生境界提升。“如境”之意境可以用“登山视野”模型来呈现。境界好比是一个圆,是以本我为圆心,以自我、超我、无我为半径的圆,是一个思想认知能力范围,其范围就是境界的圆圈面积。每上升一重境界,半径就会增加很多,境界圆的面积就会大很多,境界就越高。提升境界过程如同登山一样,能遮蔽视野的事物随着攀登的高度增加而减少,视野半径范围就大。“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生在最高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诗句表达的就是“如境”的“登山视野”模型之意境。登上更高的山就能看得更远,人的境界更高,就能看到更远的未来,人生就更不惑,就更有方向感。

三是“如境”教育观开放包容。“如境”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层多维的思维框架,无论是倡导自然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博雅的教育,还是阶级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都是可以找到其相应的层级。好比同一个庐山可以让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庐山风景。“如境”因此较好跨界融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关系。

四是“如境”教育观是人生导航系统。每一个人都可以进行“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追问。评估自己当下的人生境界,以此作为选择、行动的逻辑起点。每个人都是从无到有产生了本我,本我需要认真善待,需要保持一种奋发进取的状态,充分激发潜能,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0]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提升到超我之上的境界,更要理解认识到人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无的境界。人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教育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教育。

总而言之,“如境”教育观能有助于人们客观认识教育,而客观认识教育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持有正确的教育观有助于人们剖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而制定恰当的教育方针、规划、制度,从而促使人们进行合情、合理、合规、合适的教育活动。

猜你喜欢

教育观最大化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品“境界”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慎独的境界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