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设计分析与反思
2019-01-30杨彩燕乔昌秀
杨 敏,杨彩燕,杨 爽*,乔昌秀
(1.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医患沟通被认为是医学生和临床医护人员最重要的工作能力之一。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曾在2000年的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al Essential Requirements,GMER)中强调交流能力是医学生的核心能力[1]。为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要,目前各高等院校基本均在必修课程中开设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其开设的背景为: (1)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士角色的转变,在护理教育阶段应加强职业礼仪、沟通能力的培养;(2)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其课程设置应更具针对性、实用型、可操作性和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性。本研究将从宏观入手总结我国目前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通过我校近十年的教学探索和现行教育,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进行反思与分析。
一、课程现状
(一)教学目标。
1998年4月10日,中国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充分认识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和技能目标中要注重“有效交流的能力”培养[2]。在国际医学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的七个领域中,沟通技能为其中之一,要求医学毕业生能够有效的倾听、具有一定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具有教别人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态度,能够利用沟通技巧了解病人和家属意愿,能够与同事、社区及媒体进行畅通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协助团队及其他卫生保健人员的工作[3]。
(二)课程设置。
国内部分大学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划归为专业教育课中的专业必修课,部分划归为通识教育课,课程性质也属于必修,这种课程体系的划归体现了这门课程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对学生加强礼仪沟通有重要的意义。这与曾经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不被重视或边缘化[1]的状况相比的确有了明显改观。然而与美、英等国家的相比,仍存在差距。这些国家的医学教育更注重课程设计从沟通技能的分割训练到综合训练的逐步完成,充分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为此采取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多门课程辅助学习的模式,如开设了医患沟通的艺术、与患者沟通、沟通学等课程,保证学习过程的逐步深入和实践能力培养。调研发现我国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必修课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外,还设置了人际沟通交流技巧、女子礼仪、大学生就业指导等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授课学时数不足的问题,但是授课单元的相对独立阻碍了知识学习的延续性,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有待考证。
(三)教学实施。
美国医学院协会提出医患沟通教学要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进行,内容涉及人际沟通交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临床常见问题的解决,如何与同行及其他医务人员保持协作等[3]。我国医学院校在课堂教学当中,除了传统讲授外,亦积极探索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PBL教学法、录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因班额大,师资数量少,教学资源不均,实践条件有限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并非均尽如人意。总结近些年有关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如下转变: (1)根据教材和学生自身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根据授课对象需求选择适合的内容和讲授方式,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2)通过增加实践学时数和实践练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3)重视对实践技能的专项培养,如“倾听”能力等。
(四)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方法。当前各学校采用较多的评价方式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发生后的效果判断,采取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内容主要涉及礼仪与沟通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观察、记录和反思而做出的评价,是对学生综合表现的考量;采取的考核方式形式多样,如小组讨论与汇报、情景模拟演练、案例分析、常规形体训练等,包括沟通能力360度评价法、自我评价法、专家评价法、患者评价法及标准化病人评价法等,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礼仪、职业礼仪、沟通技巧、与特殊患者的沟通、与医护人员沟通等,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
2.教学评价工具。(1)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SEGUE Framework)。由美国西北大学的Gregory Makoul等人编制,共5个维度25个子项目,子项目的先后顺序基本上与病史采集过程一致,简单易懂,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系数和测量者间信度效度,适用性较强,可用于教学、评价及科研工作。(2)卡尔加里剑桥观察指南(the Calgary-Cambridge Observation Guide)。由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Kurtz博士等人创制的强调将沟通内容与沟通过程相结合,其中加入患者体验,帮助患者通过医患更多开放性的问题获得更多信息的一种沟通模式[4]。指南包括7个一级指标(包括开始谈话收集病人信息、保证谈话的逻辑性、建立友好关系、解释病情和治疗计划、结束谈话、回答病人问题),71个条目,涵盖内容丰富。目前指南在国际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和评价中应用十分广泛,我国在医患和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及评价中亦有个别尝试。(3)模拟患者会谈量表(CEIRS)。Arthur研制,用来测评护士的基本沟通和会谈技能。应用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沟通知识与模拟患者会谈,量表最终由学生和患者共同填写完成。研究表明,在评估会谈技能方面,这是一种较为可靠同时便于洞察学生表现的方法[3]。
二、课程设计的反思
(一)明确教学目标。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教学目标是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入手,使学生能够阐释沟通与礼仪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礼仪知识并养成日常及职业礼仪行为,通过沟通实践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达到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体悟礼仪内涵并能在护理工作中自觉履行职业礼仪,培养情商、提升人际吸引力,达到与人、家庭、社会相处的和谐状态。
(二)增加教学时数,优化理论实践比例。
近年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许多学校开设的学时数、内容以及用其他课程如护理学导论、求职与口才等取代的问题仍然存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时总数和实训学时数不足的问题。众所周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而要完成这一目标则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统一起来,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建议由以往的理论实践比2∶1调整为1∶1。根据教学内容划分可分为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两部分,礼仪中包括了护士的职业礼仪、日常礼仪和求职礼仪等内容,每项内容均需设置至少3学时实践练习,如按理论实践比1∶1设置,礼仪部分教学时数应为12-15学时;人际沟通部分主要由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与有效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护患沟通、发展人际关系等内容组成,实践部分包括语言、非语言沟通、有效沟通、护患沟通等,在护患沟通中可设置2-3次临床实践,其中包括一般常见内外科疾病患者的沟通和特殊患者的沟通,如按理论实践比1∶1计算,沟通部分应设30-36学时为宜。
(三)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课程特点,首先要强调理论教学的基础地位,重难点突出、利用数表、图示等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同时要理论结合实际,在理论中穿插真实案例,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促进理解,一举两得,其中应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法、讨论法、图表法、专题讲座法等,某些院校报道引入PBL教学法,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式学习,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实践教学方面,各大院校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护理礼仪部分主要注重的是常规与标准,一般做法是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负责,通过观看录像——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效果反馈——巩固练习的模式进行,在实训中为了敦促学生练习,引入互评监督机制,提高实训效果。人际沟通实践采用的方法更为丰富,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标准化病人法等。其中护患沟通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标准化病人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法,即选择教师或学生接受培训,扮演临床患者,接受护生对其进行疾病问诊、健康信息采集等。另外还有演讲、游戏、会谈等教学方法,对培养和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性实践有较好的效果。
护患沟通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在医疗环境中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其教学设计应体现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教育所提出的改革要求,只有与医学模式发展相适应的高等医学教育,适应新的医学教育目标,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是一个意义深远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