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认知加工的ERP研究综述
2019-01-30李霄翔
封 叶,李霄翔
(1.香港中文大学 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香港 999077;2.东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一、引言
早期的隐喻加工研究多为行为实验,主要依靠“反应时”这一指标。如Gildea & Glucksberg(1983)通过对比被试对“本义正确”“本义错误”“可解释隐喻”和“不可解释隐喻”的句子中的本义判断反应时发现,被试判断“可解释隐喻”的反应时明显长于其他类别,隐喻理解不是选择性的;Blasko & Connine(1993)在使用跨模态启动范式,检测被试对听到的词汇的意义判断反应时,发现反应时与语义相关性有关,而与隐喻无关,隐喻理解与本义理解时长相同。然而,加工时间相等并不一定意味着认知努力也相同(Coulson & Petten 2002),且行为数据难以避免受到被试意识判断的影响,不能描述精确的认知过程。
自1996年Pynte 等人首度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对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进行考察后,学界对隐喻加工的研究逐渐转向神经认知层面。事件相关电位是指在对感觉系统或脑的某一部分给予或撤销某种特定的刺激时,在脑区引起的电位变化。这里的刺激被视为“事件”,用以引发ERP 的产生。ERP 技术具有精确的时间分辨率和多维探测指标,它的开创为探索人类大脑功能提供了更为客观的技术支持(赵仑 2010)。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ERP 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语言研究(刘燕妮、舒华 2003)。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综合探讨当前隐喻认知加工机制的ERP 研究成果。
二、隐喻理解的认知加工模型
(一)本义与隐喻义
隐喻与本义语言加工机制的异同是隐喻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龚玉苗、周榕2009)。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衍生出了一些理论模型,但至今依然没有定论。
1.标准语用模型(The Standard Pragmatic Model)
标准语用模型(Grice 1975;Searle 1979)认为,隐喻是特殊的,隐喻理解的认知机制与本义理解有本质上的区别,本义加工先于隐喻加工。在理解隐喻时,人们会自动先对本义进行加工,只有本义加工失败以后,才会转而寻求隐喻解释。这似乎也就意味着本义表达就应该比隐喻表达更好理解。然而,这一理论模型目前并无实证数据支撑,也因此遭到不少质疑(Giora 1999)。
2.直接通达模型(The Direct-access Model)
直接通达模型(Gibbs 1984;Glucksberg 2003)坚持并行加工的观点,认为本义加工并不是无条件优先的,隐喻理解也不是选择性的,它与本义理解一样简单,可直接通达。根据这一模型,隐喻理解与本义理解的加工机制相同,并不需要先对本义进行判断。大量行为研究支持直接通达模型,如Ortonyet al.(1978)、Inhoffet al.(1984)、Gibbs(1986)都发现本义语境和非本义语境影响下句子阅读时长相同;Gibbs(1980)发现,相比于本义语境下的句子,隐喻语境下的句子阅读时长更短。但以上研究都仅仅提供了行为数据,说服力有限。
3.概念整合模型(Conceptual Blending Model)
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 & Turner 1998)认为,一个概念整合系统里有四个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 space)。概括来说,概念整合就是将两个输入空间中共有的结构和信息通过跨空间部分投射匹配起来,形成一个类属空间,并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整合的结果是产生一个新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其中包含一些输入空间中不存在的结构,使得那些原本在孤立的输入空间不存在的关系在整合空间内成为可能(Fauconnier & Turner 2002)。这种模型适用于所有形式的语言理解,并不仅仅是隐喻。
根据这一模型,隐喻与本义的理解有相同的机制,皆需心理空间的建构和不同空间的映射,但整合难度不同。这一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其对影响整合难度的因素的探讨(Yanget al.2013)。Coulson & Petten(2002)率先用ERP 实验数据为概念整合提供了依据,并提出隐喻理解难度在于两点:一是关联性不大的心理空间的映射,二是概念整合所需相关背景知识的激活。
(二)规约性隐喻与新异隐喻
以上理论模型主要讨论隐喻与本义加工机制的异同,而关于规约性隐喻(conventional metaphor)和新异隐喻(novel metaphor)理解加工的一系列研究讨论也形成了一些理论模型。
1.语义显著性假说(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
语义显著性假说(Giora 1997,1999,2003)认为显著性意义总是最先通达的意义。单词或短语的显著性意义是指其词汇化意义(lexicalized meaning),即从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中提取出的,而不是从语境中推测出的意义。对新异隐喻来说,其显著性意义是字面意义,而不是语境决定的非字面意义。而规约性隐喻至少含有两种显著性意义——本义和隐喻义。
因此,根据语义显著性假说,规约性隐喻与新异隐喻加工过程不同。在规约性隐喻的加工过程中,不论是在本义语境还是隐喻语境下,两种显著性意义都会被激活;但是对于新异隐喻,它的本义先被激活,在本义语境下,本义是唯一被激活的意义,而在隐喻语境下,相对不显著的隐喻义随后也被激活。实验证明,显著性意义在加工过程中具有优势地位,它们总是首先通达,只有当语境与意义不能匹配时,非显著性意义才会被激活(Giora & Fein 1999)。
2.隐喻生涯假说(The Career of Metaphor Hypothesis)
隐喻生涯假说(Wolff & Gentner 2000;Gentner & Bowdle 2001;Bowdle & Gentner 2005)建立在结构映射理论(Structure-mapping Theory)(Gentner 1983)的基础上,认为隐喻在规约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对比到范畴化的映射模式的转变。
根据这一假说,规约性隐喻可以直接通过范畴化进行加工,而新异隐喻在理解过程中需要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建立部分同构的概念结构。但随着规约化,新异隐喻逐渐建立起与某种隐喻范畴的联系,然后也可以通过范畴化进行加工。范畴化加工过程相对来说速度更快,运算负荷也更少,但必须以现存的隐喻范畴为前提。因此,新异隐喻的加工经历了一定的顺序:首先由于缺少现成的隐喻范畴,导致范畴化加工失败,然后开始特征匹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新异隐喻理解耗时比规约性隐喻更长。
三、隐喻理解的ERP研究指征
(一)基本研究范式
1.句尾词范式(Sentence-final Word Paradigm)
句尾词范式是最为常见的隐喻研究范式,尤其多见于早期实验研究。实验句以词为单位逐个呈现,最后一个词为目标词(靶词),这个目标词出现时所诱发的电位就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句尾词范式中的实验句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X’s are Y’s”或“a(n)X is a(n)Y”这样的隐喻中常见的简单句式,如 Pynteet al.(1996)和 Balconi & Amenta(2010)的设计;另一种是带有语境的复杂句,如 Coulson & Petten(2002)和 Tartteret al.(2002)使用的实验句。
2.双词范式(Word Pair Paradigm)
双词范式的实验中使用两个单词构成的词对,两个单词可能是无关词对、语义相关词对、规约性隐喻词对,抑或是新异隐喻词对,如Arzouanet al.(2007)的实验。这些词对随机呈现,要求被试对其相关性进行判断。实验需要根据第二个词出现时所诱发的电位进行分析。
3.复合刺激范式(Stimulus1-Stimulus2 Paradigm)
复合刺激范式又叫S1-S2 范式,每组实验材料包含两个刺激,依次呈现。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以一个隐喻句为第一个刺激(S1),以与隐喻句含义一致或不一致的单词为第二个刺激(S2)。该做法的目的是分析第二个刺激所诱发的电位,如Sotilloet al.(2004)。近期一项研究(Yanget al.2013)对传统的复合刺激范式进行了改进,以一个探测词(probe word)为第一个刺激,一个句子为第二个刺激。句子分为隐喻句和本义句,探测词实质上提供了一种语境,它或与隐喻句的本体/喻体一致,或与本义句一致,又抑或与隐喻句或本义句不一致。这样的设计为该研究范式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隐喻理解的ERP成分
1.N400
N400 最初由Kutas & Hillyard(1980)发现,在语言加工相关的ERP 成分中研究最为广泛,隐喻加工自然也不例外。N400 的波幅与目标词在语境下的可预测性成反比,可预测性越小,N400 波幅越大。具体来说,语义和语用不合适、语义类别错误以及与先前知识不一致错误等诸多情况都会引起N400效应(刘燕妮、舒华2003:298)。因为隐喻句中存在字面意义不一致现象,所以在隐喻理解的ERP 研究中可以发现,与本义句相比,隐喻句往往会引发更大的N400 效应(李霄翔等 2019:56-57)。
2.P600
P600 是出现在关键词之后500ms—600ms 的正成分,又称句法正漂移(Syntactic Positive Shift,SPS),其头皮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央顶区(刘燕妮、舒华 2003:299)。P600 被认为与句法整合(sentence-level integration)(Kaanet al.2000)、再分析(reanalysis)(Friederici 1995),或是与记忆检索(memory retrieval)(Paller & Kutas 1992)有关,在隐喻加工的 ERP 研究中也有发现。van Hertenet al.(2005)将P600 体现再分析的说法加以扩展,提出当加工过程中遇到任何意料之外的句法或语义问题时,都会引起再加工,而P600 效应在隐喻加工过程中正意味着再分析的过程。De Grauweet al.(2010)也发现隐喻句比本义句诱发更大的P600 效应,他们认为隐喻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的矛盾,以及语境与语义信息之间的矛盾都需要一个语义再分析的过程,而P600 正体现了这一点。
3.N200
N200 相邻区域与早期句法加工有关。在200ms 时段,语言信息加工词类信息,单词按照词类信息组织成词组,并被赋予合适的语法角色(Friederici 1997)。在现有的隐喻研究中,只有Tartteret al.(2002)报告了N200 成分。他们的实验采用句尾词范式,分为隐喻、本义和语义违例三种条件。实验数据表明,本义句未引发N200 效应,隐喻句和语义违例句均能引发N200 效应,且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300ms—500ms 时窗内,只有语义违例句引发明显的N400 效应。研究者认为,认知加工的初期过程中隐喻句与本义句不同,这可能是除了词类本身信息和语法角色之外的原因造成的,可用词类的“选择限制”来解释。但在语义分析阶段,隐喻句的加工又与语义违例句不同,因为隐喻句的语义是可理解的。由于目前没有其他研究发现隐喻加工与N200 效应有关,该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四、主要研究成果
(一)语义违例性(anomaly)
在隐喻加工过程中,影响语义通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义违例性,而语义违例通常会引发N400效应。Pynteet al.(1996)利用句尾词范式,发现相同的词出现在隐喻句尾比出现在本义句尾诱发更明显的N400 效应,进而提出隐喻句语义不一致特性,但是因为并没有检测出显著的晚成分,所以不能支持标准语用模型中“先后加工”的观点。遗憾的是,该实验材料中没有语义违例句,难以形成充分的对比,且被试不需要完成任何理解性任务,因此不能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Tartteret al.2002)。
Coulson & Petten(2002)在实验中加入一个假设的中间量,即本义映射(literal mapping),进而验证了整合连续体假说。实验结果显示,N400 波幅从本义句到本义映射句再到隐喻句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且没有出现显著的头皮分布差异,说明加工难度与语域间的映射和整合相关,这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概念整合模型。Yanget al.(2013)利用复合刺激范式进一步探讨了概念整合理论语义一致性对隐喻理解的影响。按照他们的说法,语义一致性影响映射程度,而映射程度(degrees of mapping)和整合困难(integration difficulty)之间的关系是“关系越远,映射程度越低,整合困难越大”。研究结果显示,语义不一致引发显著的P600 效应,说明整合难度受映射程度影响。
同样使用复合刺激范式的还有Sotilloet al.(2004)。但是他们的数据显示,隐喻相关词比无关词引发更大的N400 效应。因为与隐喻相关词相比,无关词本质上更加具有语义违例性,所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N400 主要反映语义违例现象。而Balconi & Amenta(2010)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论,他们发现N400 效应与语义一致性有关,却不能体现隐喻性。
(二)隐喻性(metaphoricity)
除了语义违例性之外,隐喻性也是隐喻加工中影响语义通达的重要因素。学界已有不少研究通过对比规约性隐喻和新异隐喻来探讨隐喻性在隐喻加工中的体现。例如,Pynteet al.(1996)在实验二中发现,熟悉和不熟悉的隐喻句之间没有明显的N400 或晚成分的区别,因此不能解释二者在规约程度上的差别;他们在实验三和实验四中发现,语境能减小N400 效应,即无相关语境的熟悉隐喻句比有相关语境的不熟悉隐喻句引发更大的N400 效应,说明语境的影响在隐喻性之上。
Arzouanet al.(2007)认为很多研究只关注语义是否直接通达,忽视了认知资源和认知努力。他们利用双词范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词对中的第二个词引发的N400 波幅从本义到规约性隐喻到新异隐喻再到语义违例句呈递增趋势;与规约性隐喻相比,新异隐喻的N400 有右脑优势,一个晚负成分也有右脑优势。该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隐喻生涯假说。Laiet al.(2009)利用句尾词范式对语义违例、新异隐喻、规约性隐喻和本义句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语义违例、新异隐喻和规约性隐喻句在320ms—440ms 时窗内,均产生大于本义句的N400 效应;而在440ms—560ms 时窗内,规约性隐喻句的波幅逐渐减小,向本义句靠拢,新异隐喻句却仍然与语义违例句一致。这说明,隐喻加工初始确实有语域间映射的过程,且这个过程有一定的认知负荷。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隐喻生涯假说和概念整合模型,但遗憾的是,研究者并没有对440ms—560ms 时窗内出现的成分进行明确的判断。
(三)隐喻加工的优势半球
早期对隐喻理解优势半球的考察往往通过脑病理研究(Brownellet al.1990;Gagnonet al.2003)、分割视场实验研究(Anakiet al.1998)以及正电子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研究(Bottiniet al.1994)的方法。然而,研究结论并不统一:Brownellet al.(1990)与 Anakiet al.(1998)都发现了隐喻理解的右脑优势;而Gagnonet al.(2003)证实隐喻理解的某些阶段不会出现右脑优势;Bottiniet al.(1994)甚至得出了隐喻理解涉及左脑相关区域的结论。
Sotilloet al.(2004)率先采用ERP 技术考察隐喻理解的半脑优势。他们发现,与无关词相比,隐喻相关词引发更大的N400 效应且在右脑中/上颞区激发更大的N400 效应。该研究结果说明隐喻加工有右脑优势,与Brownellet al.(1990)认为右脑损伤影响隐喻理解的结论一致。
Arzouanet al.(2007)发现新异隐喻的N400 以及一个晚负成分均有右脑优势,而规约性隐喻则更多地激活左脑,这可能反映了新异隐喻加工的第二个过程,支持隐喻生涯假说。相比之下,本义词和无关词对左脑有更多的激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规约性隐喻与本义句加工机制的相似之处。但是实验中的半球优势仅仅出现在某一时窗内,总体来看左右脑都参与了隐喻的理解加工。
Coulson & Petten(2007)将分割视场技术与ERP 研究手段相结合,设计了包括可预知直义句尾词、不可预知但合理的直义句尾词,以及不可预知但合理的隐喻句尾词三种语料,并且分别在左侧视野或右侧视野中随机呈现。结果显示,在句际语境下的隐喻理解中,左右脑同等程度地被激活,并没有认知负荷的差异,也就不存在明显的优势半球。这一结果质疑了右脑优势假说,支持隐喻与本义理解机制相同的概念整合模型。
由此可见,关于隐喻的优势半球假说还没有定论,有些学者虽然没有在实验中专门考察优势半球,却也发现了一些大相径庭的结果。如Balconi & Amenta(2010)虽然没有发现隐喻加工的优势半球,但是报告了N400 的右脑优势;Yanget al.(2013)则报告了隐喻的左半球优势。正如王小潞、冯骏(2014)所指出的那样,隐喻加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诸多因素,很难由单一脑区独立完成。但具体各脑区如何进行分工、整合,还需更多数据加以验证。
(四)二语隐喻加工
与大量一语隐喻加工研究相比,对二语隐喻加工机制的探索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和行为学实验层面,现有的神经成像研究相对有限。二语隐喻加工研究的关注焦点主要有二:一是一语和二语隐喻加工机制的对比,二是二语水平对二语隐喻加工的影响。
陈宏俊等(2013)用ERP 技术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汉语和英语隐喻加工机制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发现,与汉语本义、汉语隐喻以及英语本义句相比,英语隐喻句引发波幅更大的N400 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二语隐喻加工机制有别于一语加工,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而这额外的认知负荷可能是不同的语义显著性造成的。然而,笔者认为二语与一语隐喻加工的区别并非仅仅在于语义显著性不同,该实验结果也不足以支撑语义显著性假说。王倩(2018)也利用ERP 技术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加工英汉隐喻时脑机制的语义表征情况。同样的,实验结果也发现了二语与一语隐喻加工的不同,但这个不同在于脑区的不同,而非诱发的ERP 成分的不同。该研究发现,左脑更多地参与一语隐喻加工,而右脑在二语隐喻加工中更加活跃。就现有数据来看,二语隐喻加工确实不同于一语,但究竟是加工机制的区别还是认知负荷的不同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王倩(2018)在研究中同时也探讨了二语水平的影响,发现被试的二语水平与一语、二语隐喻语义共同表征的程度成正比,即二语水平越高,二语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越接近一语隐喻加工。二语水平对隐喻加工的影响在李霄翔等(2019)的研究中也有所体现。他们对比了中国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实验结果显示,高、低水平组在本义、隐喻、语义违例三种句子条件下引发的ERP 成分相同,波幅不同,“高水平组引发的N400 和LPC 波幅大于低水平组”(李霄翔等 2019:57)。研究者认为这与被试的认知资源储备不无关系,即低水平语言学习者语言知识相对匮乏,因此在二语隐喻加工中缺乏相应的认知资源,消耗相对较少的认知努力(李霄翔等 2019:58)。
关于二语乃至双语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的探究正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种种理论和推论也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撑。
五、讨论
综上所述,目前ERP 已在隐喻认知加工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首先,要研究隐喻加工,必须对隐喻作出明确的定义。现在的研究多为修辞意义上的隐喻,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也将逐渐深入。Lakoff & Johnson(1980)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体系是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是人类主要的和基本的生存方式。那么,对隐喻加工的研究如果还停留在传统意义的隐喻表达上,是否有以偏概全的嫌疑?隐喻如果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是否能找出更加全面、细致的分类方法,从而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再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隐喻表达往往是多模态的(王小潞、冯骏 2014),如何对不同模态的隐喻加工进行分类考察也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其次,使用ERP 技术对语言进行研究时,实验的设计至关重要。事实上,上文提到的不少实验研究都是因为设计的不同,包括实验材料、实验范式、前测、后测甚至被试的不同,而结果迥异。因此,建构一种相对统一的实验规范十分必要。再者,每一种技术都有一定的自身局限,如果能把不同的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如ERP 与眼动结合、ERP 与跨模态启动结合等,那么实验结果将会更加全面。在这一点上,Coulson & Petten(2007)将分割视场技术与ERP 相结合的做法值得借鉴。
再次,现有研究的实验对象和研究语种都比较单一。在研究对象方面,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被试往往局限于单一文化、单一二语习得、单一年龄段、单一受教育程度等背景,这势必影响研究结论的普适性(范琪 2013)。至于研究语种,目前多集中于一语研究,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对亚洲语言的一语隐喻研究很少,二语研究更是罕见。近年来,国内也逐渐有一些运用ERP 探索中文隐喻的研究,如钟毅平等(2011)、刘俊等(2017)、郭晶晶和赵婧超(2017)。利用中文的母语优势,还有大量的方向值得挖掘。
最后,现阶段的隐喻理解研究探索的都是对隐喻即时、在线的理解,体现人们初次听到或读到隐喻时的通常反应。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对隐喻作出即时反应,况且还有语境的影响。因此,借用Gibbs(2013)的观点来说,很难有某一种理论模型能够解释人们在不同情境下对不同隐喻的理解过程。研究者不应仅局限于用某一个单一理论模型来解释复杂的实验结果,而应该在不同模型间寻找平衡点,并积极构建更科学的理论模型。隐喻的ERP 研究,特别是国内研究,才刚刚开始。笔者相信,随着实验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理论模型的不断完善,各个领域研究者的不断加入,隐喻的认知加工研究将会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