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综述①

2019-01-29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祁雨秋雷艺琳蒋铭为

中国商论 2019年24期
关键词:资本化盈余研究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祁雨秋 雷艺琳 蒋铭为

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激烈,研发支出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开支中的占比逐渐增大,企业对于研发支出所采用的不同会计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企业所有者和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价值判断。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新型会计准则,首次引入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这一概念,逐渐与国际准则接轨。新型准则的实施,一方面能够使企业的研发过程更加具体,提高无形资产价值的真实性,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忽视了我国实际环境的复杂性,该项修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企业经营者会利用新型准则进行盈余管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破坏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对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十分重要。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整理出国内外现有研究中有关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内容。同时针对现有研究,找出其主要贡献与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展望。

1 研发支出的概念及会计处理方法

1.1 研发支出相关定义

研发即研究与开发,英文为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各组织对研发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相关权威组织将研发定义为一种科学的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可以创造新的领域,并运用新领域来发展新的技术。经合组织对研发的定义是一种为了丰富和拓展人类知识储备以创造新应用品而进行的具有系统性和先进性的创造性活动。

研发支出是指企业在研究与开发阶段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资产的折旧和摊销、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及租金和借款等。企业研发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已有产品或服务进行根本性改进,或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以此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

1.2 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法

胡梦颖[1](2015)、王亚田[2](2017)、白玉梦[3](2017)、陈卫红(2018)[4]对国际上现有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其分为完全费用化、完全资本化和有条件资本化三种形式。

1.2.1 完全费用化

完全费用化是指将所有研发支出视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资产具有预期收益不确定性这一特征,出于谨慎性原则,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可减少人为操纵的成分,降低财务风险。而石瑾(2011)[5]认为,这会造成企业盈利过少,企业经营者缺乏研发动力,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采用该方法的代表国家为美国、德国、加拿大等。

1.2.2 完全资本化

完全资本化是指将所有研发支出视为资产,并进行相应摊销。研发活动必然会产生某些无形资产,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等,并能够获取未来的经济利益,即使某些研发失败也能够为以后的研发积累经验,增加现实价值和企业整体价值。因此,完全资本化有利于提升财务报表的可观性以及企业整体形象,推动企业长期发展。但若该资产预期无法为企业盈利,完全资本化则会虚增企业资产和收益,不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客观的判断。采用该方法的代表国家为荷兰、瑞士等。

1.2.3 有条件资本化

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新型规定[6],内容主要包括将企业的研发活动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以费用形式入账,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按具体内容进行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其余作费用化处理。该处理方法真实反映了企业研发的具体过程,提升了财务信息的可读性和可靠性,但朱红军[7](2016)认为,新会计准则存在界定不明、监管不严等问题,缺乏可操作性。采用该方法的代表国家有法国、英国、中国等,国际会计准则[8]也同样采用该方法。

2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范畴

2.1 盈余管理定义

相关学者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和态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以Schipper[9](1989)和Healy(1999)[10]为代表,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者为满足利益最大化,而对财务盈余进行的人为操纵,具有欺诈性质。另一种以美国学者Scott[11]为代表,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政策范围内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合理调整。国内学者大多认为盈余管理属于欺诈性行为,并以减少企业盈余管理为研究目的。

根据企业处理盈余方式的不同,盈余管理可分为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Degeorge[12](1999)、魏明海[13](2000)认为,应计盈余管理是在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水平的前提下,在财务披露前更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等会计处理政策,实现盈余管理。Graham[14](2005)、Roychowdh ury[15](2006)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更改实际发生的经营活动内容,如各期经营成本和交易时间,以此来控制企业的财务盈余。不同于应计盈余管理的是,真实盈余管理会对企业各期的现金流量水平造成影响。

2.2 盈余管理动机

现有文献中对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以陈晓红[16](2011)、王瑛、段美丽[17](2013)、许敏[18](2015)陈卫红(2018)为代表,他们将盈余管理动机分为资本市场动机、平滑动机和契约动机三大类。

(1)资本市场动机。

资本市场动机主要包括企业上市前的筹备、上市后的再融资以及持续上市三个过程。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对企业上市、再融资以及上市后的维持状况都设置了较为严格的限制要求。比如上市前要求企业三年连续盈利、再融资时要求企业近三年应有分红,以及上市后对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实行“ST”特别处理制度等。章卫东[19](2010)认为,为达到这些要求,一些企业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手段来调整企业财务信息,美化财务报表,以此来获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平滑收益动机。

我国对上市公司维持上市有一定的盈利要求,盈余波动较大不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持续投资,对企业平稳发展具有较大威胁。因此,为达到企业盈利水平趋于平稳这一目标,转移政府和投资者对企业盈余波动的关注,企业管理者会操纵研发支出会计政策来平滑各会计期间的收益盈余。如在当期盈余较多时提高费用化支出金额,而在当期盈余不理想时减少费用化支出金额。

(3)债务契约动机。

企业在日常经营和投资活动中需要大量资金,而取得资金的方式除了依靠自身盈利和投资者的投资以外,主要依赖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随着我国信贷机构在企业债务融资方面占比逐渐增大,信贷机构为降低贷款风险,对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对企业的违约行为也要求更高的赔偿。因此,企业为顺利筹资及避免违约,往往会利用盈余管理来优化财务指标,提升企业形象。

2.3 盈余管理手段

我国监管机构对企业会计处理的监管十分严格,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范围较为有限,李琴[20](2010)、陈云[21](2017)将盈余管理手段分为利用应计项目和利用真实交易两种。

2.3.1 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改变资产折旧内容。该方法通过改变原有的折旧要素及规则,如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等,调整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费用进而实现盈余管理。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处理方式不得随意变更,但企业可根据具体业务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式。因此,企业会借此进行盈余管理,实现利益最大化。

调整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包括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等。企业在经营时通常会为了促销而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而不同企业对应收账款执行的坏账准备政策有所不同。因此,企业会通过调整计提坏账准备政策实现盈余管理。

2.3.2 利用真实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是指企业与关联方进行交易,将资产或负债转移至关联方名下。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在即将被列入ST板块时,会与其母公司或其他关联公司进行“空交易”。以此来提高股票价格,美化企业运营状况。

资产重组。资产重组是指置换或转让企业的不良资产,同时注入优良资产。当上市公司处于困境、面临退市的风险时,往往会以资产或债务重组的名义,以自身的不良资产换取其他公司的优质资产,从而改善企业的资产状况。

2.4 盈余管理识别方法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是把“双刃剑”,适度的盈余管理能够提高企业运营的稳定性,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但过度操控企业盈余,会使企业财务信息失真,造成整个市场环境的恶化。因此,掌握识别盈余管理的方法尤为重要,常用的识别方法为计量模型法和经验识别法。

2.4.1 计量模型法

贾莎[22](2015)认为,应计利润分离法是盈余管理识别方法中研究时间最长、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假设前提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无法被操纵,所以将会计盈余中不可操纵的现金流量剔除后的剩余部分即为应计利润。基于应计利润的可操纵性,又可将其分为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其中,盈余管理以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现有国内外经典模型主要包括Healy模型(1985)、Deangelo模型(1986)、Jones模型(1991)、陆建桥模型[23](1999)等。

2.4.2 经验识别法

王芳(2010)[24]认为,经验识别法是指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对会计报表及企业年报等披露的关注,以及对关键财务指标的分析来判断企业是否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具体内容包括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公司管理者对审计报告解释说明或保留意见的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报表中的重要项目等。与计量模型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对识别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

3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

3.1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白云梦[3](2017)将现阶段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三点,即界定存在主观性、相关数据披露不充分以及相关科目不够细化。

3.1.1 研发支出资本化界定存在主观性

由于不同行业间差异显著,行业内部不同项目的开发进度也不尽相同,导致我国现行准则对研发支出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存在一定主观性,相关会计人员存在较大的自主操纵空间。在一些研发支出占比较大的行业中,会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判断对研究与开发阶段划定界限,这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领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对会计人员职能的发挥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带来极大的挑战。

3.1.2 研发支出相关数据披露不充分

我国现行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研究开发活动中计入当期损益以及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金额进行披露,但在实务操作中缺乏对企业披露的明确要求,加之相关竞争企业会利用披露了解企业战略规划,导致目前大多上市公司存在研发支出数据披露不充分、披露口径不一致以及缺乏对披露信息的有效分析等问题。企业拥有较大操纵空间的同时,增加了财务报告使用者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

3.1.3 研发支出相关科目不够细化

我国现行准则中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仍依赖管理费用、开发支出以及无形资产等科目,并未进一步细化相关科目,只是规定企业在进行具体核算处理时可以依据企业实际设置相应明细科目,这就造成了企业之间科目核算口径不统一的问题。比如研究阶段的支出与开发阶段的费用化支出都在管理费用科目进行反映,而由开发阶段的资本化支出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同样在管理费用科目列示,倘若不加以细分,就无法掌握两者所归集的准确金额。导致企业在管理费用的明细科目设置及研发支出减值准备的测量上存在较大的操纵空间。

3.2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的应对措施

3.2.1 对研究和开发阶段进行合理划分

由于行业之间具有差异性,实施统一的划分标准具有较大难度,所以应将会计准则的划分标准与行业的自身特点有机结合,进行合理明确的划分,规定资本化率的大体程度。这样才能够加强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减少盈余管理。

3.2.2 注重对研发支出相关披露的监管

针对披露不充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企业应加强会计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提升财务信息的可读性。同时,基于企业对自身研发成果的保密行为,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披露规定,以保护企业的研发信息。

3.2.3 加强对研发支出的审查

审查研发支出可从企业内外部同时进行。企业内部,应注重提高会计处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盈余管理的行为。企业外部,应注重培养会计信息审核者及相关使用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对于虚假信息和违规操作,相关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做到及时曝光、及时处理[4]。

4 文献述评

4.1 研究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可得出现有研究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1)现有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从研究方向和主要观点等方面,较为详细的总结出国内外学者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研究的异同之处,使读者能够十分清晰的掌握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现状。

(2)现有研究中对研发支出不同会计处理方式的定义十分明确、详细,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其研发支出处理方式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下研发支出条件资本化的优劣势分析也十分客观。

(3)国内现有研究中主要采用假设法,对我国企业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式进行假设分析。然后对企业的具体数据进行验证,能够客观明确地总结出企业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

4.2 研究不足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发现,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现有文献中对实际案例的研究仍然较少,主要停留在对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的理论阐述阶段,缺少与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这不利于读者快速掌握相关概念的实际应用,实用性有待加强。

(2)对于盈余管理的现有文献中,大多研究主体为上市公司,而忽视了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缺乏全面性。由于我国各行业之间存在很多差异性,若统一考虑其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往往不具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3)现有文献中虽对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但不够具体,无法为政府、投资者等提供直接有效的提升路径,仍需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5 展望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学者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相关学者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展望。

(1)在分析企业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这一盈余管理手段时,应充分考虑行业差异性这一重要影响因素,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出当前我国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2)在识别企业盈余管理手段时,需要注重模型计量法和经验识别法的有机结合,更加客观、全面地判断出其盈余管理的手段,为监管部门和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

(3)在对具体行业和代表性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后,应对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和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使用者分别提出更加详细的措施,并进行跟踪研究,以了解其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资本化盈余研究
军工资产资本化现状及问题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50强上市房企资本化利息情况研究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R&D 资本化对地区GDP 的实际影响研究
——基于16 个地区GDP 历史调整数据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