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与生命愿景的关系

2019-01-29谢伟瑜刘远君

肇庆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愿景条目

谢伟瑜,刘远君,李 瑜

(1.肇庆学院 a.经济与管理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2.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言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要经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生活事件。所谓生活事件是指个体生活中发生的需要一定心理适应的事件[1],包括积极生活事件和消极生活事件两种,如就业失业、升职降职、恋爱失恋、出生去世等。积极生活事件(positive life events)可以激发人体验到积极亢奋的愉悦情绪,让情绪处于积极健康的心境中,提高生活品质[2]。国内外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与个人的应对方式、心理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等众多变量有密切关系[3]。已有研究大多涉及消极生活事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而对积极生活事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甚少。本研究拟对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选择一种新的适应模式——生命愿景。生命愿景体现了个人生活的使命感,在自我超越中进行生命意义的信念追寻和执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命控制感[4];该领域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讨论之处:一方面,生命愿景只停留在理论表层,有待于进一步实证验证;另一方面,其研究成果数量寥寥无几,报告结果更是屈指可数[5]。美术专业学生区别于其他非艺术类学生,他们长期在良好艺术氛围熏陶下,其个人气质、行为举止乃至个人装扮无形中体现了艺术类学生的感性特质。他们具有明显的专业特点:一方面美术专业学生对外界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创造能力高,在面对积极生活事件时热情有活力,情绪反应较大,个人有独到的看法,观察能力强;另一方面,美术专业学生处事执着,做事易冲动,喜怒于色,偏向于感性看待问题,易兴奋也易受挫,情绪起伏较大,此时更需要个体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面对生活事件[6]。为此,有必要对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现状及其与生命愿景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美术专业4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剔除35份无效问卷后,获得43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7%。其中,男生170人,女生260人;师范生281人,非师范生149人;独生子女100人,非独生子女330人;大学一年级160人,二年级170人,三年级20人,四年级80人;城市来源196人,农村来源234人;贫困生111人,非贫困生319人。

(二)研究工具

1.生命愿景量表

采用李虹编制的生命愿景量表[4],该量表包括积极生命意义(8个条目)、意义的追寻(8个条目)、消极生命意义(9个条目)、生命控制感(13个条目)四个维度,共38个条目,以4点分数计分,量表分值高低表示生命愿景水平。生命愿景总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1,四个维度的信度分别为0.87,0.79,0.79,0.77。

2.大学生积极生活事件问卷

采用张旭东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积极生活事件问卷”,该问卷包括人际交往(8个条目)、目标与收获(5个条目)、学习兴趣(4个条目)、学业成绩(3个条目)、生活能力(3个条目)、生活保障(3个条目)、生活环境(3个条目)7个维度,共29个条目。调查问卷采用Likert五点正向计分的方式,“1”为完全不符合,对积极生活事件的体验很消极,“5”为完全符合,对积极生活事件的体验很积极。得分越高,对积极生活事件的积极情绪体验越强烈。大学生积极生活事件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七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7、0.769、0.828、0.833、0.705、0.683、0.645。

3.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数据采用SPSS18.0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的总体状况

积极生活事件的总均分为3.73(SD=.565),说明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整体状况较好。七个维度的均值排列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活保障(均值=4.15,SD=0.705)、人际交往(均值=3.88,SD=.643)、生活能力(均值=3.77,SD=0.735)、目标与收获(均值=3.73,SD=0.673)、学习兴趣(均值=3.56,SD=0.884)、学习成绩(均值=3.43,SD=0.796)和生活环境(均值=3.42,SD=0.852)。

(二)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1.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的性别差异检验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在人际交往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异(t=-2.694,p<0.01),且女生分数高于男生,说明女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比男生要好。

2.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的年级差异检验

通过独立样本F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业成绩(F=3.931,p<0.01)、生活保障(F=2.724,p<0.05)、生活环境(F=4.025,p<0.01)上具有实际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经事后多重比较得出,在学业成绩上,与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相比,大四学生得分最高;在生活保障上,大二学生得分最高;而大一学生在生活环境上的得分最高。

(三)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总体与生生命愿景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运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法,对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总体与生命愿景的四个维度间的关系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生命控制感(r=-0.220,p<0.001)、消极生命意义(r=-0.272,p<0.001)与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总体及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积极生命意义(r=0.306,p<0.001)、意义的追寻(r=0.442,p<0.001)与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总体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四)美术专业学生生命愿景对积极生活事件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美术专业学生生命愿景对积极生活事件的影响程度,研究以美术专业学生生命愿景的四个维度作为预测变量,以积极生活事件总体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在生命愿景中意义的追寻、消极生命意义、生命控制感和积极生命意义逐层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积极生活事件30.1%的变化量。其中意义的追寻(b=2.947,p<0.001)、积极生命意义(b=0.590,p<0.05)能够正向预测积极生活事件;消极生命意义(b=-0.633,p<0.001)、生命控制感(b=-0.782,p<0.001)能够负向预测积极生活事件。

四、讨论

(一)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的总体状况

结果表明,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的各题均值为3.73,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美术专业学生的积极生活事件中得分最高的为生活保障,最低的为生活环境,该结果与陈红敏的研究结果有出入[7]。生活保障并非只是生活物质上的保障,这里更多的是指心理情感上的保障,如“有父母家人的疼爱”“生活在和谐幸福的家庭里”等。可以看出,来自家庭的关心、支持和认可会对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的发生带来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非常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家人,尤其是父母。当美术专业学生感受到了父母给予的关心和疼爱之后,觉得自己很幸福,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生活事件;加上大部分学生已经度过了青春叛逆期,认知、应对和表达方面更加理智,更能够理解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家庭亲密度增加,学生将会更少压抑自己的情感表达,拥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8]。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高考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加强了人们对上大学的需求,学生考上大学之后,不管是自己还是家里人都为此感到骄傲,于是大学生在家庭的地位得到提升,获得家庭的更多关注和支持,家庭安全感上升,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和心态,树立了自信心,所以大学生在生活保障方面的积极生活事件很常见。

(二)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1.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的性别差异

结果表明,美术专业学生在人际交往维度得分中有实际意义上的显著性别差异,女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原因可能是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认知和应对风格等存在不同,以及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存在显著差异。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总体来说有较强的亲和力,更细心、体贴,善于与人交谈、与人交往时能理解对方,而且她们交往的态度比男生积极主动,所以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优于男大学生,这与佘少华的研究结果相符[9]。另外,在传统观念中,女性是弱小的,容易得到社会支持,而男性坚强自立,不轻易主动寻求帮助,这样女生就能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人际关怀[10],因此女大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更满意。

2.大学生积极生活事件存在年级差异

结果显示,美术专业学生在学业成绩、生活保障、生活环境方面均有实际上的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该结果与陈红敏[7]、赵雷[11]等的研究结果有出入,但是在赵雷的研究结果中,隐含着大四学生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较少,与本研究“大四学生积极生活事件多于其他三个年级”的结果相呼应。在学习方面,大四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较少,学习压力有所降低,其主要任务是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大四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经历的积极生活事件更多。大二学生生活保障方面得分最高,说明相比其他年级学生来讲,大二学生更多感受有父母家人疼爱、成为家里人的骄傲和自己生活在和谐幸福的家庭里。大一学生在生活环境上的得分高于其它年级,说明大一学生对其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产生新鲜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大学生活、支配自己的生活,他们感受大校的学习氛围好、有助于学习。

(三)美术专业学生命愿景与积极生活事件的相关分析

研究表明,生命控制感、消极生命意义因子与积极生活事件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积极生命意义、意义的追寻因子与积极生活事件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ABC情绪理论指出,非理性想法很大程度上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例如对自身过于追求完美、不合理想法。非理智想法主要来自于对自我的负面想法,它帮助人们在困境中解放自我,产生自信心。还有研究认为,对未来的积极愿景之下会产生积极的态度,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在每个阶段的程度是不一致的。在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过程中,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角度和看法,使他们能在积极事件中得到正面的意义[12]。

(四)美术专业学生生命愿景对积极生活事件的回归分析

研究表明,在生命愿景中,积极生命意义、意义的追寻、消极生命意义因子逐层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积极生活事件30.1%的变化量。其中积极生命意义、意义的追寻因子能够正向预测积极生活事件;消极生命意义和生命控制感能够负向预测积极生活事件。高生命愿景的人能在失败中期待成功,在挫折中期待顺利,促进个体对积极生活的追求。当前许多观点都表明,当人们期待积极事件产生时,个体处事行为会发生变化,个人的积极认知可以调节负向情绪[13]。研究表明,若个体对未来职业规划不容乐观,他们会产生负向心理。对成功的期望能够提高个人的自助能力,能够让他们在失败中期待成功[14]。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美术专业学生积极生活事件整体状况较好;

2.美术专业学生的积极生活事件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美术专业学生的生命愿景与积极生活事件显著相关;

4.美术专业学生的生命愿景中积极生命意义、意义的追寻能够正向预测积极生活事件;消极生命意义能够负向预测积极生活事件。

(二)建议

1.提高积极生活事件的正性作用,减少生活事件不良影响。要加强在校园重大生活事件的学生重视,并对此类负面心理个体进行诊断和筛选[15]。留意人口学维度上的差异结果,这说明在今后心理健康工作开展中,注意男女性别的差异,并引导他们往积极方向思考问题。

2.重视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发积极心理品质课程体系。积极心理品质在提高大学生生命愿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事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积极心理品质的能力,能够协助学生建立积极心理品质心理机制,形成积极良好心态,对于预防或减少极端生活事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6]。

3.培养学生对未来积极想象,做好大学生未来规划愿景。想象是培养个人心理品质的关键因素,想象能让人们在沮丧中远离痛苦,并在幸福中体验到快乐[17],当鼓励当代艺术大学生在未来的情境。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愿景条目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李瑞龙、李少军、何欣、梁赵飞作品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全力护航交通安全——解读瑞典“零伤亡愿景”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