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改革探析※

2019-01-29刘宁博孙慧霞牛锦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双语内科教学内容

刘宁博 袁 媛 韩 捷* 孙慧霞 牛锦锦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8 级,河南 郑州 450000;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河南 郑州 450000;3 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7 级,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是指应用外语(通常是英语)进行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通过两种语言的结合,使学生能同时掌握英语能力与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目前,针对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现状与弊端,需要对中医内科双语教学进行改革。通过中医内科双语教学的改革,既可以提高中医人才的专业英语水平,促进中医向全世界的传播,又可以促进中医内科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有助于培养国际化程度高的中医专业人才。本文主要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置精品课程等角度出发,初探中医内科双语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措施,并在文章最后对中医内科双语教学的改革进行未来的展望。

1 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现状与弊端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目前已有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中医治疗疾病的理念愈来愈被世界各国人民接受,为适应中医国际化的趋势,我们将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掌握中医内科学和专业英语的高级人才[1]。

国内一些中医院校适时地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引入了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中,以两种语言做为教学媒介,使学习者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2]。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将双语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实践中,创新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将英语应用于中医内科领域的能力,促进中医内科专业知识与英语的融合,帮助学生适应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并有助于学生进行专业英文文献和资料的阅读与写作工作,动笔撰写相应的英文摘要与论文,使学生能用英语与人交流。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外语工具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有所助益。

但目前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双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1 教学理念创新不够 在中医内科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有的中医院校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和应用能力;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3];重视本课程的理论与方法的教学,缺乏相关专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本课程发展作用的强调。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英文应用水平低下、不能准确把握本专业最新研究进展与动态,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术发展。

1.2 教学模式更新不足 传统教学往往使用教材、教尺和粉笔这些简单的教学工具,并通过板书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但这种教学在医学理论体系的讲授过程中存在缺陷。在课堂上,学生普遍缺乏干劲,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也大大折扣。

基于上述的问题和现状,需要创新当前中医内科学的双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培养学生参与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和学术研讨的能力,及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趋势;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育符合型的专业人才,使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也具有高尚人文素养[4]。

2 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改革内容

针对中医内科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2.1 教材改革 在原有中医内科学双语教材的基础上,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支持教师结合临床实际对教材内容合理取舍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材进行立体化处理,完善中医内科学双语课程改革的资源库(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电子教案、临床病案)等,进一步完善网络教程中双语教学相关疾病图片、动画、短片的制作,充实更多直观的素材,增强其直观可视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加深学生对每一疾病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的掌握。

2.2 教学内容的改革

(1)增加通识课内容。以英语为媒介,将外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教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并为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提供广阔的平台。

(2)将名老中医经验、中医内科临床研究进展等内容通过双语模式增加至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既能掌握中医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能运用外语对中医药知识理解和表达,便于今后开展中医药国际化教育与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交流与传播,也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2.3 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2.3.1 课堂讲授 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应改变“教师上课,学生听讲并做笔记”的教学模式。在讲授中穿插大量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既坚持科学性,又重视课堂互动的生动性,结合问答、探究、讨论与讲解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5]。培养学生科学思考能力,并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流利地应用英语交流。

2.3.2 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和开展大量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2.3.2.1 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使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的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如中医内科的许多病证都具有典型的症状特点,可以借助声音、视频、文本等的综合应用,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易懂、枯燥为生动,从而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5]。

2.3.2.2 PBL 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解析难点,回答疑点。通过教师与学生及时的交流、分析试卷以及收集和整理学生的问题,促进问题教学的开展。引导学生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拓展新知识。

2.3.2.3 讨论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别讨论、引导、分别评价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2.3.2.4 案例教学法 根据授课内容,课堂中应适时讲授经典病案,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2.3.3 教学双语语言的灵活运用 双语课程虽然受到大多数同学的欢迎,但是某些英语程度相对较弱的学生对双语课程比较消极,压力较大。他们利用英语进行学习仍然有一定难度,不仅在内容理解、消化上,更表现在语言的应用上。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种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3.4 设置在线精品课程 将中医内科双语课程设置为在线精品课程,加快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完善。补充完善电子教材和各种教学参考书,形成比较完善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可以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现有的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将主讲教师科研成果与本科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6]。

3 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改革实施的措施

3.1 教材的准备 积极考查国内中医院校相关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的教材,组织中医内科学全体教师讨论,经反复比较论证提出合理的教材方案。

3.2 教学内容讲授共识 采用学科集体备课形式对《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教学内容讨论、修改、并形成共识。

3.3 教学方法应用共识

3.3.1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文本、图片、动画、PPT、录像等多种媒介形式,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英语能力。

3.3.2 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应用 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采用如PBL 教学法、小组讨论、辩论等,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活泼的相识密切结合,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学以致用。

3.3.3 教学双语语言的灵活运用 鼓励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提高对于双语教学及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可以提供一些语言学习材料,包括提供专业相关的双语材料、对于PPT 中的关键信息给予必要的辅助文注释等,降低学生理解英语的难度,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课堂内外随时注重传授有效地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相关资料以提高英文水平;针对不同章节内容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双语教学英汉语言的比例,注重教学实效。

3.4 教学改革效果评价问卷表制定 通过文献调查、专家咨询等形式制定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表。

4 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展望

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及研究价值,不仅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也可以有力推动中医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也是培养外向型、国际化中医专业人才的需要[7]。(1)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中医内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概念,还可以通过双语学习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同时提高了学生阅读专业英语文献和撰写英语论文的能力;(2)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到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辨别和吸收有用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上的各种教学方法,初步培养了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和表达的的热情,提供了师生间的专业交流平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双语内科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内转科型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