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对个人的影响

2019-01-28潘翠娥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级距起征点税率

潘翠娥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简称个税专项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扣除。是落实新修定的个人呢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之一。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发布,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一、为何此次个税改革备受关注

1.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出台备受期待

个人所得税于2011年税改下降,但是从2012年开始个人所得税所占比率在逐年上升,并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017年个人所得税超越营业税,成为继企业税和增值税的第三大税种,个人所得税在一年中的税额为1.20万亿,占总税收的8.3%,2018年更是大幅度提高。在2018年7个月里提升至8.6%。除此之外,2007年到2011年这几年中,纳税起征额从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2011年到2018年,整整7年,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出台一直备受人们的期待。

2.降低个税可以直接拉动消费需求

目前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和名义增长的速度低于GDP的实际增长速度,2018上半年,城镇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比例为5.8%,相比2017年有所增长。2018年7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约为30734亿元,以8.8%的速度在增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在当前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将个人所得税可以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直接推动消费的需求。

二、新个人所得税五大亮点

1.工资薪金、劳动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对工资薪金、劳动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的时候,不仅仅要计算起征点、税率;还要考虑是否具有专项扣除等其他可抵扣税费。当前,还没有公布年终奖的具体计算方式,因此任然沿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这次修改增加了专项扣除,个人所得缴纳额度不仅仅要看收入端,同时也要看支出端,这是一个综合的征收概念,对于同样的收入,但对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年龄差别,所缴纳的税额也存在不同的地方。

2.个税起征点有所提高

现行税法判断是居民还是非居民的标准在于是否在中国的境内已经居住满一年,在这次的改革中对居民和非居民有了新的税收标准: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在中国居住>=183天);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所以作为居民,我们可以按找年度来计算个税。在那一方面就意味着,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的人都可以不用向国家缴纳个税。此次提高个税起征点,将较低收入的人群与归为了免征范围,降低了较低消费人群的个税负担。2017年年纳税人口大约为1.54亿,个税改革实行后,2018年纳税人口有所降低。尤其是在一些二线城市以下的纳税人而言。这次的个税改革推进居民“消费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此次税改的另一个重点就是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相比提高起征额,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的减税力度对于中等收入的人群来说更大。我国现行的是从3%到43%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新个税法对此作出了修改。对于不同的群体,税改所减免的税收款也存在差异。尤其对于年收入15万到36万的中产阶级而言,税改带来的工资收入占比总收入的5.54%以上。而对于年收入为100万的高收入人群而言,税改带来的收益不到3%。因此税改扩大较低收入税率级距有助于收入的再分配,增加公平性。

4.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

本次个税改革,是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一次根本性改革。它最大的突破,是在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次的改革另外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情况的差异,体现了税制的公平性。在以前,收入一样的人所交的税额一致;但有些却因为家庭背景不一致导致他们的生活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拥有子女的需要额外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支出,当这些支出被扣除后,生活水平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了。对于子女教育问题,考虑到子女教育的高成本,鼓励子女教育,补贴家庭支出。除外,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赡养老人的压力也会越来越重,适当的扣除部分支出能够提高赡养老人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有助于弘扬尊老的传统美德。

5.增加反避税条款,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在这次的改革中,新的税法还增加了反避税条款,目的是为了能够堵税收漏洞,防止个别人通过各种手段逃避个税。为了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参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反避税规定,针对以下情况如: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得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规定税务机关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税改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公平,而存在一部分人通过个人手段而逃避个人所得税的行为严重的侵害了一般纳税人的利益;因此这次改革增加反避税条款,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的矛盾,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专项附加扣除,对于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来讲,都是新生事物,必然面临着新的探索和尝试。通过记者的报道,我国将实行以诚信申报推定为前提,建立“代扣代缴、自行申报、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优化服务、事后抽查”的新税制征管模式。税务部门同步推出一系列征管服务配套措施,帮助纳税人理解政策、享受红利。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涉及广泛,涵盖内容多。税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具体到每个项目需要填报什么信息等。

总结

根据上文可知,这次税改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平,提高个税起征点,扩大较低收入距以及增加专项附加扣除,这三点主要是为了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纳税压力,同时对高收入人群采取的纳税条件不改变,目的是为了将主要的纳税收入由低收入人群转嫁给高收入人群,实现对收入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统一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是为了统一税率,降低征税陈本;进一步防止个人通过改变劳动性所得性质来避税。增加反避税条款,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猜你喜欢

级距起征点税率
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中国自7月1日起取消13%增值税税率
财政部提高“石油暴利税”起征点
“起征点”和“免征额”有何区别
个税修订,专家意见不能代替民众意见
2011年将开始个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