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中国出版品牌助推当代文学海外经典化*

2019-01-28□文│黄

中国出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译介当代文学译本

□文│黄 立 白 冰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和出版界的热点话题。早在2006 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要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1]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出版集团都参与到这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之中。随着一系列当代文化走出去工程的实施,涌现出大量中国当代作家作品译本,同时,国内一些机构开始创办英文杂志,向海外推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然而,众多学者和业内人士都指出,当代文学在海外的接受程度仍远低于我们的预期。作为文学走出去工程核心力量的出版业,应当如何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纽带作用,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机制,助推当代文学走出去,实现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经典化,值得深思。

一、挖掘优秀文本中国元素,实现当代文学海外经典化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我国文化海外传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构建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机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外译作品的选择。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和特色,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经典作品,书写独特的中国元素,在走出去的进程中我们才能有底气参与到国际文坛的对话中去。

1.经典作品的中国元素挖掘

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和取得的成就以小说为重,尤其是长篇小说,成为评判当代中国文学的风向标,长篇小说取得的成就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水平。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机制中,专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而设立的茅盾文学奖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当代文坛的最高奖项。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也成为当代文学海外译介出版的首选题材,诸如莫言、麦家、王安忆、阿来、苏童等的代表作都有海外译本出版发行。

这些被译介的获奖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作品再现了中国近现代国情和社会发展,呈现了中国民众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抉择,展现了浓浓的中国元素。这些中国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再现,是普通中国民众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体现了这些优秀作家对国家命运和民众生存的思考。莫言因为作品对山东高密东北乡文化的深度挖掘,对高密人执着捍卫主权宁可抛却生命的民族气节的描写而获得了国际文坛的认可。王安忆因为作品中对上海文化的深刻再现而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提名奖 ;阿来则是因为对四川藏区历史变迁的探寻和对神秘藏族文化的再现而吸引了海外学者和读者。

中国当代文学要形成规模性的译介,仅仅关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不够的,还有许多优秀作品与这一文学大奖失之交臂,但在海外传播中,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余华的《活着》就因为深刻再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生活而获得海外读者的认可,并在1998年荣获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姜戎的《狼图腾》因为对蒙古大草原自然与人关系的叙写在海外取得了很好的销量,并获得“曼氏亚洲文学奖”。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如何选取富含中国元素的经典文本进行译介和海外推广,更多的应该依赖于国内各个出版社的积极推介。

2.译本中的中国元素再现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都是在西方文学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从作品题材到作家的创作手法,都烙下了深刻的西方文学印迹。“很多作家对此并不避讳。相当多的作家声称自己从来不读同时期的中国文学作品,作家们发表的读书笔记和创作谈,也绝大多数认为自己受惠于西方文学的远多于中国文学,谈及中国新文学的为数更少”。[2]中国当代文学要想走出去,获得海外学者和读者的认同和接受,展开中西文学的平等对话,只有挖掘富含中国元素的经典文本进行外译,才能让西方文学在中西交流中有所获,才能让西方学者有所思,中国当代文学才可能实现自身的世界影响力。否则,作为在西方文学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如果不能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挖掘独特的中国元素并在文学作品中加以呈现,在中西对话中将完全丧失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则是遥遥无期的梦想。除了作家本人的积极推介和海外翻译家、海外出版社的主动选择,国内的走出去工程则依靠国内出版社的选题和策划。中国当代文学的精髓包含在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经典作品的中国元素之中,这是完全有别于西方文化和思维模式的独特东方魅力、中国力量,如何在通过语言转换后,用英语甚至其他语种再现这些中国元素,则是译本成功的关键。

3.走出去工程助推海外经典化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机制中的第一个环节,译本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本在海外的接受程度。然而,中国当代文学要走出去,仅仅关注译本的出版是完全不够的。无论是中国唐诗对欧美“意象派”诗歌的深刻影响,还是“垮掉派一代”对寒山诗的追寻,抑或是中国戏剧对启蒙时期欧洲戏剧的影响,[3]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实质就是要使译本成为输入国的文学经典,甚至对他国作家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即是我们说的实现中国文学的海外经典化。译本的出版只是走出去的基础,海外学者对译本的讨论、部分作家在创作中对译本中某些中国元素的模仿才是当代文学海外经典化的深刻内涵。

因此,译本出版发行后的推介宣传也至关重要,而国内出版社在译本发行后没有后期的学者推介和媒体宣传,这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译本销量不高、影响力不大的重要原因。对于译本的宣传也应成为译本品牌打造的一部分,中国学者参与到译本研究的中外对话之中,译本的深刻内涵和独特中国元素才能被发掘,并吸引海外读者的关注。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实施多年以来,在各种译本的出版发行中,各大出版集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和拳头产品。在当代文学的海外译介中,国内出版集团应当依托国家政策的支持,借助国家财政的扶持,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构建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同时,国内出版集团应遵循海外市场需求,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预期,从而形成自己的译介品牌,在对经典文本的译介中塑造自己的拳头产品,打造品牌特色,在译本中彰显原作的中国元素,提升当代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当代文学海外经典化的目标。

二、译介畅销图书实现利润提升

实现当代文学的海外经典化,是否应该只是将出版重心置于严肃文学的范畴?在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中,西方学者从来不认为文学只应强调其社会意义,文学的娱乐功能在创作和研究中都得到了强化,文学是“对自然的一种模仿,通过展现高贵的人物和高贵的品行再现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模仿本身是为了给我们带来乐趣”。[4]对于国内未曾进入经典行列的畅销文学作品,也不应该被排除在各种文学译介项目之外。

1.畅销书译本的中国元素再现

被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的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不仅翻译了莫言等茅盾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也翻译了在国内颇具争议的卫慧的《上海宝贝》等畅销书作品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葛浩文在访谈中不止一次提到了他的翻译生涯中出版社在题材选取方面的影响力,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取中,会尊重编辑对于翻译题材的决定权,因为出版社要保证译本能带来足够的利润。“美国出版社一般都有资深而且一言九鼎的编辑,很多时候作家反而要听编辑的话”。[5]我们在各级层面实施走出去系列工程,不仅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也需要吸引更多的海外读者阅读译本,扩大译本的影响力。因此,各出版集团的走出去项目应该详细考察海外图书市场、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期待视野,将对畅销书或休闲读物做的译介作为对严肃文学译介的补充项目,既能让海外精英文化圈认知中国当代文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内涵,在学术研究层面实现中西文学的平等对话,实现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核心文化圈的经典化;同时,海外读者对畅销作品的阅读可以提升当代文学的海外知名度,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民众的生存样态。曾经在国内名不见经传的寒山诗通过译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掀起了“寒山热”,进而对美国现代诗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非主流文学作品译本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休闲文学文本的译介也应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读物可以让海外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人当下的生命追求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2.实现译本利润,形成海外译介的良性循环

我国政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实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许多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出版也得益于各种项目的资金支持。然而,走出去工程要形成规模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出版集团也应该更多关注实现企业利润的发行目标和营销模式。经典读物译本主要针对文化层次较高的精英读者,或者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高校学者等阅读群体,译本在海外文化中的影响力是经典文学译本的发行目标。然而,企业是以盈利为其经营目标,没有利润空间,出版企业将难以生存。因此,在走出去进程中,除了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出版企业也应重视译本利润的实现。畅销书译本以及与其相关的影视作品、文化产品的生产都应以实现企业利润为目标,译本及其相关产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则成为出版发行的首要目标,逐渐实现译本海外发行中的利润保证,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促进文学走出去工程的长期实施。

三、构建翻译策略定位译本读者市场

要实现中国文学的海外影响力,优秀的译本是关键。随着中国当代文学译介研究的推进,几乎所有的学者和读者都认同了“汉学家+中国翻译家”的译介模式,这一译介模式下完成的译本,既有对海外读者阅读需求的了解,也能保证译本中国元素的保留。

1.帮助翻译家提升译本经典性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离不开经典读物的译介和海外传播。在国内,经典读物因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对人类情感的普遍关注而获得了读者,尤其是学者的高度认同,而这些也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影响力。在这些经典读物的海外译介中,如何保留作品中的中国叙事和中华文化内涵,传递出中国话语独特的言说方式,体现出中国文字富含言外之意的表达特色都是在译本中应尽可能保留的特色,而这些元素在译本中的传递对翻译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英译本有不少都存在理解性错误频繁、意识形态倾向被夸大、文学性及民族性被消解等问题”。[6]一部优秀的译本需要不断地锤炼修改,比如著名汉学家白睿文(Michael Berry)为翻译《长恨歌》,特别走访了上海的弄堂和街道,历时8年才完成小说的翻译。白睿文还拒绝了出版社为增加销量将书名译为《上海小姐》(Miss Shanghai)的要求,在译本中保留了原作中大量独特的上海书写,而这些都为译本的经典性提供了保证。

当然,我们不能期待所有的翻译家都用几年的时间雕琢一个译本,而且,也并非所有的译本都适合逐字逐句对应的直译法。力求将原文本中每一个词组的信息都在译文中加以反映的逐字对应译法也会使译作语言生硬,成为翻译句式,从而使译语国的读者在阅读中丧失阅读的乐趣,对于一些作品,应当允许翻译家根据译本风格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写。比如葛浩文在翻译阿来的《格萨尔王》的过程中,为使故事发展更为紧凑,译本叙事更符合美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他对原文中的一些句子进行了删减。“历史学家说,家马与野马未曾分开是前蒙昧时代,家马与野马分开不久是后蒙昧时代。历史学家还说,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后’时代的人们往往都比‘前’时代的人们更感到自己处于恐怖与迷茫之中”。[7]在故事的开篇,就要让读者通过译文去区分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前蒙昧时代和后蒙昧时代的抽象划分,这会让海外读者产生一种思绪的混乱,进而降低阅读的欲望和乐趣。葛浩文通过删减方式翻译这一段落,有利于故事的迅速推进,吸引读者去了解一种新的异国文化,这也是葛浩文在翻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时惯用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让读者尽快进入故事本身,这样,跌宕起伏的情节可以吸引普通读者完成译本的阅读,了解异质文化的独特内涵。

2.了解海外读者阅读期待,实现中华文化传播

在今天的当代文学译介中,译本模式多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的直译译本,而另一类则是以葛浩文为代表的海外翻译家的改写翻译。对于不同文学作品的处理,目前我们只能依靠翻译家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对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来决定译本的翻译策略,这也使得我们今天读到的中国当代文学译本质量参差不齐,即使许多汉学家的译本,也会出现因为逐句翻译的生硬,或者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误读和盲目的删改,使译本失去应有的中国文化内涵或者独特的地方文化风貌。因此,各级出版机构应该强化对熟悉中国当代文学书写风格和海外读者阅读习惯的编辑的培养,在译本的处理中为翻译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指导,从而使翻译家能更好地熟悉原文,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反映出原作的独特风貌,使译本能更好地实现本土化。对于经典作品,应在译本中保留原作的丰富内涵和中国作家对本国民众生存样态的真实描写与中国叙写。对于普通读者,经过改写而具含阅读乐趣的译本比生硬反映原文本所有信息内容的译本更受欢迎,定位为畅销书的休闲读物译本如果不考虑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标准,只是一味采取以全面传递原作信息为目标的译介模式,这些休闲读物必定会因为冗长的句式、过度的叙述而破坏读者的阅读乐趣,降低休闲读物的娱乐功能。因此,出版集团要首先明确译本的市场定位,从而对翻译家的翻译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而不能一味求全求深,只考虑译本的忠实问题。各出版集团也应有长期联系的汉学家和中国翻译家,并应让他们参与到市场和读者反馈活动中,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读者对译本的阅读期待,进而提高译本的销售量,增加译本的销售利润,形成译本发行的良性循环。“中国出版社可以强化与海外出版公司和海外经纪人的合作,在翻译过程中既能更好地了解西方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也应强化中国出版界对翻译过程的影响”。[8]

四、强化校企合作,人才储备保证海外经典化的可持续性

在全世界,翻译家都难以依靠自己的翻译活动维持生计,葛浩文曾经笑言从事翻译完全无法养活自己:“经费申请不太容易,幸好我在大学还有教职,有薪水,不需要完全靠翻译过活。”[9]然而若没有高素质的翻译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磨炼,则难以出现好的译本。所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机制中核心力量的出版界,应当加强和翻译家的沟通合作,完成自己高级文学翻译人才的储备。虽然国内实施了一些海外青年汉学家资助项目,但在国际文坛上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仍然十分缺乏。而且,随着葛浩文、蓝诗玲(Julia Lovell)等著名汉学家年龄的增长,新一辈的汉学家依然在成长之中,有影响力的海外翻译家已是凤毛麟角,进行我们自己的翻译家的培养和储备必须提上议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当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源泉和养分,但在译本中对这些中国元素的再现则需要翻译家既能用富含文学性的外语表达出原文本的美学特质,同时还能用外语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这需要翻译家具备极强的双语能力和文学素养。在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中,每年我们有大量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各级毕业生,但却极少发掘出具备翻译家潜质的优秀青年学人。在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机制的构建中,加强校企合作是翻译人才储备的有效措施,出版集团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需求和读者阅读需求,介入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在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培养中,各高校都扩大了翻译专业硕士的培养规模,而在翻译硕士的培养中,与各出版集团展开校企合作,展开文学翻译培养模式的高校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出版市场对高端翻译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的目的性模糊,使国内高级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缺乏有效的平台和机制。出版集团可以积极与各高校展开合作,强化业界导师对翻译人才的实践指导,有的放矢,培养我们自己的高端文学翻译人才,强化“海外汉学家+中国翻译家”的译介模式,创作出优质的当代中国文学译本,保证当代文学海外经典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该逐步构建起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有效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出版界应当成为核心力量和文化纽带,在作品选择、作品译介中中国元素的挖掘和保留、帮助翻译家定位读者市场和有效介入高校高级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等各个环节中发挥引导作用,让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出去建立起明确的目标,在完成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针的指引下,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也为中国出版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出版社的有效利润,建立起当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持续发展模式,助推当代文学的海外经典化。

猜你喜欢

译介当代文学译本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海外因素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