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工图书的特征与时代价值
2019-12-05左文绚
□文│左文绚
古今中外的书籍,最初都是从手工制作而来的,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手工制作逐渐为机器制作所代替。本文讨论的手工图书,特指在工业技术发展水平条件下特殊的制作技艺,是现代意义图书制作技术之上的返璞归真:特殊的手工制作技艺的添加,让图书别有特色,成为一种新型的手工图书,即读者参与完成,平添阅读趣味的图书。
手工图书的特殊之处在于依托现代印刷制作技术,增强读者阅读参与的趣味,提高图书阅读的效果。自图书批量生产成为现实以来,如何增加读者阅读兴趣,就成为出版人颇为关注的问题。以中国图书出版为例,20世纪20~30年代的毛边书风行一时,就是这样一种尝试。有趣的是,这种风尚还牵动着当今读书人的怀旧情绪,直到21世纪初,毛边书尚存流风遗韵。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我国童书领域出现的手工图书尝试,就是在“以行动带动思维”的教育观念下,引领儿童阅读“动手动脑”的具体实践。手工图书延展到当下,成为受众青睐的出版形式,自然是有其渊源的。
一、手工图书释义
书籍,与铭文不同,铭文一般是不易移动的,手工图书是可移动的。手工图书的前身主要有帛书、册页、简牍等形式,就是为方便阅读、收藏、欣赏而制作的。古代手工图书,多为兽皮、帛书、简牍草叶、树皮等,主要用于传递军事战争情报、记录历史、言记事、传递消息等。手工图书与我们日常所见到的常规印制图书的区别在于它的形式独特、结构立体、彰显个性,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直观表达图书内容,让读者现场实现手工操作。手工图书与当下最时尚的视频书的区别在于,手工图书多继承传统,而“视频书”多反映当下。视频书是指常规印制图书里附带的借助手机扫码可以欣赏的视频材料。当我们面对千百年流传的好书,透过字里行间,当时的时代特点、历史文化、世风民情跃然纸上;用手触及它们,能感受到曾经的时代沧桑、命运跌宕;附身倾听它们,能感知到书中人物鲜活丰富的思想情感、心灵独白;低头轻嗅,闻到书之味、墨之香,沁人心脾,意味无穷——这种能随时随地在阳光下阅读、灯下感悟、用手触摸、用心琢磨的手工图书,它所带给读者的愉悦阅读体验是独特和无法替代的,体现了其独树一帜的时代价值。
二、手工图书特点
经过不断地进步与完善,手工图书已发展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物品,具有便携、历久、易载的特点,成为传播知识、记录科技发展、保存人类文明的主要工具之一。手工图书最引人注目的手工制作元素有二:一是独特形貌,彰显个性色彩;一是引领读者参与作业,完成阅读过程。这就决定了当下手工图书,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独特:展现魅力,感知情怀
手工图书注重呈现个性趣味,可以迅速唤起读者幼年记忆,以熟悉而亲切的习惯性阅读参与出版物。一部手工图书在手,一边动手操作,一边阅读。了解并熟悉图书内容,或认知、或益智、或增趣,特殊的个体阅读领悟体验,是其魅力所在。“内容为王”,手工图书的表现内容,广义上说,优秀人类文明成果,皆在其取舍范围;狭义来讲,与读者有一定距离的内容,更适合青少年读者,通过陌生化阅读,增加阅读并参与操作完成图书形态的新鲜感。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红色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思想精深、编撰精湛,精彩隽永,自然是心中有情怀,眼中有感动,回味有思想。这样的手工图书,引领读者在参与动手操作过程中,领会内容,感悟思想,丰富审美,让读者在图书的场域里放飞心灵,愉悦精神,留下美好记忆。
2.形态个性:材质考究,制作精美
特殊形态、特殊呈现、特殊阅读的体验过程,特别的参与共读经历,都是手工图书的独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手工图书与美术作品一样,有着特殊的生存天地。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青少年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参与手工制作的爱好,手工图书设计者必须做到三点:一是熟稔图书印刷制作技术工艺,二是了解手工图书制作材质并能够灵活运用,三是引领读者动手操作精巧严密的手工图书。如此,一部手工图书完成设计形态作为一件艺术品呈现出来,激发出的读者审美体验是全面而丰富的。更精彩的是,这一件艺术品还可以复原,读者还可以重复操作过程,继续阅读参与体验。例如剪纸工艺,自出现到目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仍受大众喜爱,市场销售良好,可见其独有的特殊魅力。
三、手工图书的时代价值
手工图书历经上千年的移易迁变,推动了历史进步,有益于文化创新,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史鉴史证价值
手工图书,形式以纸质为主,古代时有利于科考应试和联系方便。近代手工图书是在古代手工书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记录史料更为方便,记录的内容更为翔实。为研究中国历史等提供了可靠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史鉴价值。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各王朝的兴衰、五千年人类的文明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变革、文化历史的创新演变等。手工图书是各时期优秀人物的结晶,是当今查阅历史的佐证,是人类文化薪火代代相传的无价瑰宝。
2.文化遗产传承价值
手工图书承载着上千年的传统工艺,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创新、发展,形成完整的工艺流程,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式和工艺在不断完善创新,一些典型的传统手工书籍装帧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例如唐代出现龙鳞装,在手工图书发展历程中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图书装帧形式。《墨庄漫录》一书记录龙鳞装为“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龙游于书中,书居于龙骧”是读者的亲身体验之感。流传于世的《刊谬补缺切韵》,现收藏于故宫,是当今不可多得的龙鳞装善本。在阅读快捷方便的今天,人们日益认识到,传统手工书籍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播、留存文字信息,还具有文化价值,且适宜于表现传统文化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及世界文明遗产的丰富内容,在手工图书中得以呈现,必然有着体积容量限定和生动活泼要求,实际上这也对出版人的选题策划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有限的场域空间之中,手工图书出版人必须守正出新、精益求精,谋求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如此,才有可能得到受众欢迎和喜爱,在特定读者群中如涟漪荡漾,逐渐获得更多读者,并且让这种形式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3.底蕴深厚的艺术审美价值
首先,表现在形式上。它的艺术审美价值有别于工业机械制造和数字媒体呈现,选用的材质和手工制作痕迹使其蕴含着自然美,避免了工业生产带来的生硬感和距离感,也避免了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数字媒体呈现的虚无感。
其次,体现在材质上。手工图书可选用的材质范围非常广泛,图书类型不同,选材不同。儿童类手工图书,要求书籍携带方便、用材环保;艺术类手工图书,要求书籍材质典雅大气、出尘脱俗;历史类手工图书,材质要能穿越时空、传承文化。
最后,呈现在形态上。通过剪裁拼接和装嵌撕贴,手工图书的审美表现在对内容理解基础上的材质选择和形态塑造上。形态塑造是内容理解、思想领悟和形式作业的和谐统一,一旦完成就会成为一个时期的阅读记忆。台湾著名设计师黄永松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蜡染》一书,堪称手工图书的经典之作。通过蜡染工艺,将传统的手工蜡染和现代的设计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呈现,让读者领略到全新的视觉享受。
4.体现新时代的文创价值
在读者参与操作完成图书形态以后,用传统图书的六面五感已不足以表现手工图书的立体性,因为其已经具备了独特的形式,是一件文创艺术品了,其中蕴涵着参与操作者的特殊阅读体验和文化记忆。在形态制作上具有灵活的创造性和不可复制性,制作者倾注情感、不惜耗费时间的雕琢打磨能够让图书产生鲜活的艺术形态和丰富多样的立体光影效果。例如,读者出版集团晋林工作室出版的手工书《敦煌古韵》,通过动态视觉、立体画面、光影效果,将读者带入敦煌的莫高石窟。光和影的现场观感让读者即刻就能身临其境,感受到佛陀的威严与震撼,感受到敦煌壁画的宏伟壮观,在审美体验中唤起读者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记忆。
图 手工图书《敦煌古韵》(徐晋林作品)
四、结语
尽管书籍的介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但其弘扬优秀文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塑造人文精神、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始终未变,而且愈发凸显。手工图书的时代创新,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借鉴吸收各方精华,为我所用又不忘我;在传承创新中汲取新鲜营养,在相融相通相促中丰富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形态出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