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脚板”跑出人文关怀和监督力量
——浅谈民生记者提升“四力”途径
2019-01-28王芬兰叶永春
王芬兰 叶永春
敲击键盘噼里啪啦,讨论热点叽叽喳喳,策划选题脑洞大开……偌大的编辑部办公室,苏州日报社会生活融媒中心民生新闻记者部的这片小角落,总是很热闹。热闹,因为故事多;故事多,那是在一线采访见得多、听得多。每天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经历着形形色色的事,民生记者的肚子里,怎能没有好故事?
故事不分大小,突发事、新鲜事、感人事、烦心事……只要是读者关心的,就是民生记者关注的。怎么把故事讲好,让其变得好看又实用,考验着民生记者的功力。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作为媒体融合时代的民生记者,更应该不断提升“四力”,生产优质内容,讲出动人故事,让新闻回归本质,服务大局,服务民生。
练就一双铁脚:勤快 扎实 勇敢
铁脚马眼神仙肚。老一辈的新闻人说,记者先得是个体力劳动者,得能跑。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那是不行的。尤其是民生记者,不去现场、不下基层、不接地气,是找不到好题材,也写不出好新闻来的。
1.跑新闻,首先是要勤快。刚入行的民生记者,“一穷二白”,没有条线,没有新闻线索,怎么办?坐等,显然不可取。曾有同行讲述初入行时的经验——到马路上去找,“哪怕是见到个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也好”。虽说是玩笑,但这并不是没有道理。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故事。医院、车站、派出所、集宿区……哪里人多去哪里。苏州日报社的民生新闻团队,曾这么干过:上班即上车,采访车也是巡逻车。
2.寻找新闻线索,民生记者就是一群永不知疲倦的“铁脚板”。苏州日报社会生活融媒中心的民生新闻记者分享了这样的个人经验:刚入行时,人生地不熟,一上路就抓瞎,怎么办?“笨人”自有“笨”办法——打车时,给的哥递张名片;上厕所时,给公厕管理员递一张;进小区、去医院,给保安递,给医生、护士递,也给护工递……慢慢地,“笨办法”起了作用。比如平门桥附近一有什么事,桥边那对公厕管理员夫妇就会打来电话,不管事大事小,去看一看,跑的次数多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也加深了,有时家里、邻居遇到什么事,他们也会打电话来说道说道。
3.跑新闻,还要跑得扎实。新闻要抢时效,要快,但更要稳。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味求快的采访,时间是省了,但内容的质量往往也打了折。每年,媒体圈内曝出的“乌龙”事件不少,究其原因,要么是没去现场核实;要么是去了现场,但采访不扎实、不到位,没有捕捉到最为关键的信息。举个例子,某日,网曝苏州一工厂发生爆炸,网络配图是多张从高处拍摄的浓烟滚滚的画面。画面上腾空而起的浓烟,文字表述中“爆炸”性的字眼,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条消息很快在网络扩散,一些外地的媒体、网络“大V”也纷纷转发。
这条消息,似乎是“真”的。那么,它是真的吗?记者直奔现场,核实到的情况是这样的:那是一座正在拆除的厂房,空地上有些被焚烧过的板材,火已灭,无人伤。当地某部门的负责人很有压力,看到记者,他很乐意接受采访。这是为什么?因为网上的“爆炸”信息越传越真,却没人到现场来核实真相。事情其实很简单,一位电焊工在拆除作业时,操作不慎引燃了一些板材,火几分钟就灭了,没有所谓的“爆炸”,更没有所谓的“巨响”。
4.跑新闻,还不能没有勇气。有山林大火,去;有厂房坍塌,去。相比消防员,我们是另外一群“逆行者”。勇者,气也,是民生记者跑现场必不可缺的一股劲,是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直面假恶丑时,不畏威胁抵住诱惑的底气,更是身为记者勇担责任、肩负使命的气节。
借我一双慧眼:求新 求宽 求高
民生记者关注着大事小事、新事旧事,这些事总有变化莫测、让人难以分辨的时候。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怎样才能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如借我一双慧眼吧!
1.新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新”的理解,有时间上的新,还应有新的时代背景的体现。因而记者应具备善于捕捉新事物的能力:正在发生的事;即将发生的事;或者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有了新的变化、新的矛盾甚或是新的涵义。
比如银行、邮局门口,常有人排队。如今移动支付如此便捷,然而排队现象依然存在,所不同的是,队伍出现了老龄化,排队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对这一现象,苏报融媒记者作了报道,很快得到反响。有一位朱老伯来信,表达了身为老年人对移动支付的向往,却因不熟悉而不敢尝试的心态。收到信,记者登门拜访,听朱老伯讲述并推出系列报道,由此向我们吐露心声的老年人更多了,同时支付宝公司也对报道作出回应,派人到苏州调研,专门为苏州的老年人定制“使用手册”,并免费开办培训班。此后,苏报融媒记者又去拜访朱老伯,看到他在家能网购、外出能滴滴,最近还在学习网上订车票、订酒店,生活更加便捷了。
2.新闻,是报道,也是可供人们借鉴的经验,可以是单个的事件,更可以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话题。民生无小事,哪怕是一棵青菜、一个西瓜,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记者是议程的把关人,更是设置人,在眼力上应具备更宽的视野,见人所见,更要见人所未见。能够从一个小切口,引出一个大话题,从而最大程度引起受众的共鸣,推动人、事、物正向发展,这是一篇报道成功的重要考量。
说到选题,曾经有同行前辈给自己制订过一个标准:只做涉及百人以上利益的选题。找选题,相信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但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报道的宽度,是每一位记者应该不断提升的能力。
3.一个人的眼力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度,对于记者来说也是如此。报道要尽可能客观、公正,新闻报道,既要做到微观上客观,更要做到宏观上客观,最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民生记者深耕基层,遇到的宏大主题少,凡人小事多,且题材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基层采访,记者的视角可以放低,但站位需要提高,方能契合时代背景,将民生话题说得深,说得更加透彻。
开动最强大脑:发现 联想 思考
“没有发现当不了好记者,只有发现没有联想则成不了‘大’记者,不善于动脑、不勤于思考的人,不适合做记者!”老新闻人贾永在授课时如是说。对民生记者来说,新闻无不可写,然而写什么、怎么写,就需要多动脑了。
1.发现新闻,需要动脑。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从普通中挖掘不普通,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记者“出心”了,新闻就能出彩。举个例子,2018年3月,苏州某小区门口,一张物业张贴的通知,引起了苏报民生记者的注意。这张通知看似普通,但上面的内容,却有些不寻常。它是一则提醒,提醒业主们注意一家近期到小区收房的中介公司。
中介收房是正常的市场行为,物业为何要作这样的提醒?这里面或许有文章。记者调查发现,原来,那家中介不走“寻常路”,它以高于市场价的租金收下房东的屋子,而租出去所收的租金,却是低于市场价的。在这一“高”一“低”的引导下,房东愿意出租,租户也愿意租下。从表面上看,房东和租户都受益了,唯独中介“吃亏”,这显然不符合规律。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了里面的门道:中介收房是按月或按季交租金,而向租户收租金,却是按年收租,正是通过这一“时间差”,中介有了资金流,可以快速扩大市场。然而,这种以吸收资金为主要目的的经营模式,存在的风险可不小。不到一年,以这一模式开展“非常规”经营的中介出现大面积“违约潮”,这一结果也印证了记者的报道。
2.事物是发展的,新闻是动态的,作为新闻人,还应该看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发散性的思维考虑问题。一个西瓜涨价,所反映的问题,或许并不只是一个西瓜那么简单。比如若干年前,我们关注到这样一个大学生群体,他们中有人去夜市卖炒饭,有人去小区门口开时蔬小店,有人到宿舍附近开奶茶店——大学生创业热说明了什么?在全球经济危机这一大背景之下,我们身边最具活力和激情的大学生群体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主动寻找机会,要有所为。他们中有成功,有失败,但面对困难不低头的韧劲,是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打不垮的。
3.善动脑、勤思考,是新闻人必不可少的素质。凡事多问一声“为什么”,有助于报道去伪存真,最大限度趋于真相,更加理性、更加客观。
必有神来之笔:细节 形象 耐看
笔力影响传播力。一件最为简单的事情,说得像“文件”,不仅有人会看不懂,甚至还会让人生厌;以大白话娓娓道来,读者不但读懂了,还愿意去接受。有同行在新闻业务交流时,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他们采访抗战老兵遇到了困难,老兵耳背,十句话里听不清一句。正犯难,有人凑到老兵耳边说了四个字“日本鬼子”。刹那间,记者耳边像是“过了一阵大风”,老兵突然来了精神,滔滔不绝述说起了当年的抗战经历。“日本鬼子”和“一阵大风”这个细节,形象、生动,无需再多言辞,一位老兵的真情实感,读者已然感同身受。
对于笔力,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将其比喻为四个“山”:一是“开门见山”,文章开头要直截了当,简洁明快,不穿靴戴帽。二是“文似看山”,行文上要有故事、有情节、有节奏,引人入胜,不要平铺直叙。三是“稳如泰山”,新闻报道的文风要厚重、大气、质朴,平实平稳,清新自然,不造作,不轻飘。四是“一览众山”,主题立意要高,视野开阔,高屋建瓴,不就事论事。
作乐府,有“凤头、猪肚、豹尾”一说,写稿或许也是这样。开头漂亮、内容充实、收尾有力,掷地有声,自然就耐看了。作为融媒时代的民生记者,既要会“码字”,也要会讲故事。甭管是老记、新记,不断尝试、不断提升,总会有收获。
2018年8月《姑苏晚报》改版,苏报集团社会生活融媒中心趁势推出“茉茉关注”“涛哥说事”“扫码找记者”三个栏目。在选题上,三个栏目各有各的不同,在写作风格上,也尽可能个性化。“茉茉关注”的“茉茉”是位女记者,关注点在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知性女记者的视角,理性分析问题,感性讲述,刚柔并济,推动化解问题。“涛哥说事”的“涛哥”,顾名思义,是位性格开朗爱说事的男记者,栏目紧盯热点话题,用最为口语化的风格成文,让人读来亲切,感觉像是听好友讲述一般。“扫码找记者”的栏目负责人,是一个群体,常被称为“多管局”,事无大小,扫码来说,目的在于增强与读者的交互性,报道中也时有与读者互动过程的体现。三个栏目,三种尝试,既是对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探索,也是提升融媒时代民生记者笔力的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