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纸媒改革发展路径探析
2019-01-28刘重耀
刘重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已然到来。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纸媒面临传播力下降、发行量萎缩、广告经营收入下滑、人才结构失衡等诸多挑战。融媒体形势下,传统纸媒该何去何从?本文试以《井冈山报》为例,对传统纸媒改革发展路径进行探析。
一、传统纸媒生存发展现状堪忧
保宣传、保生存、保稳定,这是传统纸媒必须坚守的三大重任。然而,近年来在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下,传统纸媒生存危机与日俱增,保生存的压力巨大,牵涉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无形之中影响了传统纸媒保宣传、保稳定的能力。
(一)传统纸媒收入下降,生存压力不断加大
从广告经营数据看,广告刊登价格下降,降幅连续多年触底,报纸收入下滑,整体经营陷入困境。以商业广告中的地产广告为例,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地产广告在纸媒的投放越来越少,地产广告对广告的主力贡献已完全塌陷。2016年,《井冈山报》全年地产广告还有100多万元,2017年迅速萎缩到26.19万元,到2018年仅有9.6万元。并且随着新媒体事业的发展,平台拓展、技术开发、人才引进等软硬件投入都非常大,比如井冈山报社运营的“吉安发布”客户端,改版升级每年就需要投入资金数百万元,资金来源单一和广告经营收入的“断崖式下滑”使得报业发展力不从心。
(二)党报发行模式固定,现实难题不容回避
发行,是党报的生命线。这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井冈山报》的征订比较稳定。但实际调研中却发现,由于发行方式单一、发行范围固定、各级部门单位订阅不积极等问题,“发行难”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一是总量前,人均后。《井冈山报》发行量近6万份,在全省排位靠前,但人均额仍靠后。根据2014年邮政年鉴数据显示,吉安全市500万人口,人均订阅市委机关报《井冈山报》的费用仅为4.18元,人均订阅所有党报党刊费用不到30元,全省排位靠后。二是公费多,自费少。公费订阅党报数量占绝对主导,“私订公助”订阅量仅占少部分,而自费订阅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发行结构导致党报发行增长空间极其有限,甚至有整块萎缩的可能。三是加任务多,增对象少。党报征订对象年年一样,即使征订任务增加,征订对象也很难扩增,导致征订难度连年加大,扩大征订范围、增加征订对象“难如登天”。
(三)传统纸媒“先天缺陷”,融合发展缺乏后劲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到来,传统纸媒的“先天缺陷”使得融合发展缺乏后劲。一是传统纸媒向融合发展迈进过程中,媒体既要管全体人员的饭碗,又要抓新闻、抓转型,仅有的发行费、广告经营费只是杯水车薪。二是传统纸媒从业人员年龄都偏大,转变观念、运用技术等方面都不容乐观;年轻懂新技术的人新闻业务又不太成熟。如此情况下,融合的过程就更长,融合的质量也不太高。三是自媒体的“扩张”“横行”既扰乱了正常视听,又让官方媒体主流权威之声削弱,不利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官方媒体的正常发声发展。
二、传统纸媒吸引力下降原因分析
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传统纸媒吸引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习惯在改变,要看报的人“可不看”
在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如今一个手机、一台电脑即可获取海量信息,许多基层党员干部已经养成了通过手机、电脑获取信息的习惯,报纸自然而然地被撇在了一边。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发现,广大党员干部近95%都表示更喜欢通过手机看报,10%的人表示经常通过电脑看报,而仅有5%的人表示钟情于坐着看纸质报纸,并且这5%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
(二)内容不对味,爱看报的人“不愿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闻传播受众的文化素质在提高,对媒体传播内容、表达方式的要求也在提高。比如许多传统纸媒的忠实读者,多年保持看报、剪报习惯,也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党报“不好看”“不愿看”的问题,原因主要可归纳为这么几个方面:(1)信息量不够,广告内容偏多;(2)时效性不强,信息相对滞后;(3)内容严肃,不够亲切;(4)“三贴近”不够,实用性差;(5)面孔呆板,千篇一律。
(三)终端不便捷,想看报的人“看不到”
当前,农村(社区)党组织基本实现党报全覆盖,但由于各种实际原因,党报的存放地点绝大多数是三个地方:村干部家、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往往只能辐射到就近方便的人群,这就导致一大部分想看报纸的人看不到报纸。
与此同时,尽管不少地市党媒实行了“同工同酬”“评聘分开”“双向竞聘”等多种办法稳定人员队伍,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但人才流失问题仍然存在。处于成长上升期的年轻记者编辑们纷纷备战公务员考试、教师选拔考试等,一旦有机会或将离职,导致人才队伍断层,也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纸媒吸引力下降步伐。比如井冈山报社2014年至2016年三年间,就有5人离职,其中1人为编制人员、4人为聘用人员。
三、传统纸媒融合发展路径建议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传统媒体要发展,既不能脱离行业发展规律,又不能盲目抛弃自身原有优势,要立足当前实际,深耕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思维,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融合发展之路。
(一)争取财政支持建设核心融媒体,全心全意做宣传
当前,地市融媒体建设大多是“双重”格局:报社有报纸、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电视台有电视、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这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同时受多种因素制约,大多数地市党媒的新媒体平台仍处于“投入大产出小、只赚吆喝不赚钱”的状态,难以持续深入发展。地方党媒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一是把打造核心主流媒体作为改革发展的重心,由财政兜底或财政支持建设核心融媒体,让地方主流媒体全心全意做好宣传舆论工作;二是坚持平台共享,以资源整合的方式推动媒体融合的魅力绽放,实现专业、有效的宣传效果;三是推广党报电子版征订,为融合发展赢得新空间。鉴于党报电子阅读的转型,可以考虑在征订纸质版党报的同时,将电子版纳入党报征订范围,拓展有效征订率,为媒体融合发展赢得新空间。
(二) 坚守“三个不变”定位,提升传统纸媒权威性和公信力
在各类“话题”“网红”层出不穷的当下,传统主流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公信力反而成为一种“稀缺产品”。传统纸媒应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的方针,坚持“党报性质不变、服务中心不变、内容为王不变”,做到既吃透中央精神,时刻“架天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又广接地气,更多地将目光聚焦群众,把角度转向群众,更多报道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三)创新征订发行方式,改变地方纸媒 “发行难”局面
不日新者必日退。在眼花缭乱的自媒体时代,“手机控”“电脑迷”随处可见。党报发行方式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顺应读者需求,尽快转变、创新,走“存量靠行政,增量靠市场”的路子,我们才能够改变当前“发行难”的局面。一是引导式征订发行。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引导,通过“私订公助”“集订分送”“代收代订”等方式,以“四两拨千金”,努力把党报党刊覆盖到有党组织和党员的每一个地方。二是礼品式征订发行。党报报纸价格低,而且一年365天,天天内容更新,不少商家作为礼品,用以维系消费者感情。而对于党报来说,这也能借助各商家的顾客圈扩大订阅量。三是党建式订阅发行。近年来,非公企业、个私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搞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和党报发行,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因此,建立灵活有效的引导机制,开辟非公企业征订空间,既有利于党的声音在这一领域的传达,又能顺利推进党报征订工作。
(四)建立高效人才管理机制,激发传统纸媒融合活力
人才,是媒体竞争的核心要素。传统媒体式微的现状,对传统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一是统筹谋划人才培训工程,充分搅动现有“人才池”。争取以文化事业经费安排或培训工程完成补助等方式,有序推进传统媒体采编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打造一支既有专业新闻素养、又懂新媒体传播运营、还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二是打破限制,开辟渠道,营造人才成长“大环境”。一方面,立足实际及时调整机构设置,合理配置干部职数,尽快实现传统媒体内部的人才流动“小循环”;另一方面,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为记者编辑疏通一条向外、向上的成长“大通道”。三是对接发展,给足政策,更多引入“高精尖”。在实行“评聘分开”“竞聘上岗”等政策的同时,创新思维方式,给足相关政策,打通省内各媒体间人员相互交流学习、向上级媒体或友好合作媒体派出人员学习锻炼的通道,建立适应融合发展人才管理体系,让助力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真正能够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