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智能化建设的基础与路径
——以湖州市公安局为例

2019-01-26李泽福潘玉琪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智能化

李泽福,潘玉琪

(湖州市公安局,浙江湖州313000)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传感网、脑科学、超级计算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社会生产、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的智能化建设飞速发展。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如何主动顺应形势发展、拥抱智能科技,加快推进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公安管理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党委政府的信赖感、社会治理的满意度及公安民警的职业荣誉感,成为公安机关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笔者拟结合工作实际,对湖州公安智能化建设发展“路线图”进行探析。

一、公安智能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数据应用及相关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人工智能已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发展到认知智能。人工智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自主操控、群智开放等新特征,世界逐步进入“智慧+”时代。经过从“十一五”到“十三五”的持续探索,国内各大城市先后确立了以集成“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等网络设施为基础,以融合“感知、获取、传递、控制、处理、利用”等功能为一体化平台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及实施战略。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框架下,在发展与安全两大主题引领下,公安智能化建设应运而生并飞速发展。

(一)公安智能化建设的内涵、特征

按照百度百科,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动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在这一概念基础上,可以将公安智能化建设理解为:以大数据、云计算、传感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为支撑,以大数据开放、实时、共享、精准、高效的思维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引领,推动公安工作与智能化深度融合,实现重塑警务流程、创新警务模式、激发警营活力、提升公安战斗力这一目标的现代化警务活动。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高端形态,信息化重在升级,智能化重在转型。而公安智能化则着眼于实现高科技的全警用、全域用、全程用,着力于构建以“精确预警、精确控制、精确打击、精确防范、精确指挥、精确处置”为代表的警务应用体系,具有动态实时感知、信息全量汇聚、特征多维描述、隐患自动甄别、警情就近推送、指挥调度扁平、云端支撑处置、处置反馈云端八大特征。如果把以往的公安信息化比作为“机器”,那么公安智能化就好比是“机器人”。

(二)公安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公安智能化建设是驱动警务现代化的战略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智能化是警务现代化的鲜明标志。近些年来,公安智能化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地方的警务手段、机制、平台、系统智能指数不高,难以构建精准高效的警务应用体系,难以应对违法犯罪规模化、智能化、产业化、非接触化对传统警务带来的严峻挑战,群众也难以感受到均等化、多元化、人本化的公安服务。公安机关只有大力开展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警务流程再造、警务模式创新,实现警务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才能破解警务效能提升的瓶颈难题。

2.公安智能化建设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全国政法战线深化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经过60多年演进的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新阶段,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刷脸支付、语音助手等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人们初尝“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在工业等领域,无人驾驶逐步不断进入实际应用,智能化阶段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创新。这些“智能业态”“无人业态”都对社会治理的手段、方式、效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公安机关只有大力开展智能化建设,将大数据优势转换为社会治理优势,才能更好地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

3.公安智能化建设是打造公安铁军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犯罪逐渐成为犯罪的主要形式。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三元空间的高维度身份信息和活动的管控需求,对公安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今后,不懂得智能化技术的民警将是不合格的民警,不善于运用智能化技术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公安机关只有大力开展智能化建设,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理念,着力增强民警运用智能化手段加强管理、破解难题、推进工作的本领,才能锻造出一支过硬的公安队伍。

二、湖州公安智能化建设的基础

近年来,湖州市公安局认真贯彻“云上公安、智能防控”大数据警务战略,着力实施以“精确预警、精确控制、精确打击、精确防范、精确指挥、精确处置”为主要内容的精确警务,在智能化建设上取得了突破。

(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架设公安网、视频专网等网络,实现市县主干网络环路保护或者双线路冗余,主干网络带宽达万兆。支撑全局信息系统运行的信息中心有实体服务器600余台,存储量1387T。扎实推进“智慧用电”“雪亮工程”建设,接入视频监控近12万路,监控点位覆盖密度居全省前列。

(二)数据治理取得突破

进一步整合社会信息资源,汇聚16亿余条基础信息。全面强化感知数据归仓入库,全市物联网感知类数据近300亿条,其中人脸抓拍总量达到4.2亿条。扎实推进派出所模块建设,共采集标准地址72万余条,实有人口316万余人。

(三)云上应用取得突破

建成公安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实现极致搜索、智能比对、视频实战应用、可视化指挥调度、智能化警情研判等模块功能一体化运作。大力建设出租房门禁等智能终端信息采集与感知设备,实时感知城市运行状态。扎实推进“智慧用电”“智慧用水”等项目,全省“智慧用电”安全现场会在湖州召开。特别是在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安保中,在全国率先实现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的实有人口三维分层分户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建设应用主动防御系统。

(四)实战效果取得突破

成立“六个精确”课题组,组建精确警务需求侧研究团队和供给侧研发团队。组织开展“侦查破案大会战、基础防控大比拼、信息应用大练兵”活动,队伍的智能化应用意识与能力明显增强,其间民警对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的使用量同比上升7.9倍,视频侦查、人像比对等技术手段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率达到87.3%,成功破获织里晟舍“1995·11·29”、南浔练市“1998·8·28”等特大抢劫杀人积案,“网猎精英”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金奖。

三、湖州公安智能化建设的路径

如果把公安智能化建设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超算中心是树根,数据中心是土壤,平台是树干,系统是树枝,模型是树叶,泛感知是肥料,泛应用是花朵,内嵌“大脑”(人工智能)和“血管”(网络),配一个保健医生(保障体系),加上充足的水分(民警的责任心和创造性),最终将结出现代警务流程再造优化和警队管理提质升级两大果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州公安智能化建设正处于发展战略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应用模式转型的关键节点,需要坚定不移落实“云上公安、智能防控”大数据警务战略,以前瞻眼光把握发展态势,以问题导向找准工作方向,以改革精神破解难点问题,真正使“智能”成为高水平治理的“大脑”、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一)做强大数据应用中心,实现“一脑超级运算”

聚焦建设大数据应用中心这一“大脑”,加快形成拥有超大存储容量、海量数据处理、超算毫秒级响应的云存储和云计算能力。一是拥有“超数”资源。紧紧抓牢“扩源、上云、惠警”三个环节,强化与政府大数据中心的对接共享,完善本地数据的资源编目、清洗、汇聚、整合、更新等管理机制,建立数据采集、纠错、同步、管控与反馈等全生命周期运维机制,确保数据规范、准确、实时,推动基于浙江省公安厅(以下简称“省厅”)云平台的数据共享与应用。着力打通上下管道,将各级公安机关的大数据服务直通基层科所队,促进大数据与基层业务创新紧密结合,满足基层民警工作需求。二是具备“超算”能力。通过共建、租用(云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云计算、存储和应用服务。用好省公安厅大数据中心及众智平台、公安大脑等云平台资源,推广应用全省各地市开发的实用系统平台,以“浙江公安大脑·德清”为破茧点,加快构建融入全国跨地域资源调配的分布式大数据应用格局。

(二)做实“智感围城”体系,实现“一网感知万物”

充分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传感器技术,强化各类动态数据的自动采集,构建多维、全量、即时的“智感围城”体系,实现天地万物一体化。一是强化物联网感知体系建设。抓住湖州获批全国“雪亮工程”重点支持城市这一有利契机,高标准抓好建设、联网、应用工作,重点在联网应用上下功夫,横向打通公安视频专网与全市视联网、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通道,纵向最大限度实现县(区)、市、省三级交换共享,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扎实推进物联网智慧安防小区建设,2020年底前完成1352个建设任务。二是强化互联网感知体系建设。以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为龙头,加快网络空间安全职能技术支撑手段建设,按照一体化、标准化、智能化、可视化的要求,采集监测重点网站、系统、单位等网络重要部位安全数据、日志数据,全面掌握网络安全态势的威胁、风险和隐患,准确防范、精确查处网络安全案(事)件、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线索。加快完成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实验室和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建设及网络安全管理综合平台的推广应用。三是强化空域网感知体系建设。以无人机管控系统为龙头,配齐无人机频谱探测设备、宽波束干扰设备、全向干扰设备、指挥控制平台等设备。集成各类无人机管控装备,打造无人机管控车,做到人员、装备、车辆、技术一体化运作,提升重大安保活动期间无人机的预警、跟踪、反制能力。

(三)做到全警全域应用,实现“一流精确警务”

切实把智能技术应用作为基本工作法,做到从指挥员到战斗员全警用、从业务工作到队伍建设全域用,不断提升精确警务水平。一是推动全警善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党委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公安智能化建设。市警校要开设具有特色的大数据技术课程,纳入新警培训、警衔晋升培训的必训内容,培养民警对大数据的兴趣,增加民警对大数据的了解、应用。特别要持续加强智能公安需求侧研究团队和供给侧研发团队“两支队伍”建设,通过每月会商、每季成果评价、年度工作考核等机制,探索采用事业编制或“聘任制”方式,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自主化水平。二是推动全域应用。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合作,探索智能技术在预警、侦查、防控、指挥、执法执勤、应急救援等工作中的应用。紧紧围绕“人、车、物、地、火、网”等基本治安要素管控,大力推进可视化扁平化一体化的智能通信指挥平台、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图像识别系统、智能消防系统、智能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智能危化品管理系统、智能金融风险预警防控系统、智慧监所、智能门锁等建设应用。紧紧围绕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期待,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电子证照、移动互联网APP、智能警务站等载体,创新智能服务体系。紧紧围绕公安队伍管理的需要,搭建智慧警队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智慧党建、智慧督察、智慧考核等建设,实现精细管理。三是推动激励促用。建立智能化建设评估成效机制,定期梳理典型的案例、先进的做法和优秀的模型,每年举办智能化应用比武活动,在全市公安改革创新大赛活动中设置智能化建设项目权重,及时表彰奖励在智能化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四)做优基础设施供给,实现“一体支撑格局”

围绕基础支撑、安全加固、数据运维等要素,优化智能化基础设施供给,全面提升支撑保障水平。一是建好数据通道。全面升级公安传输网络,建设功能完备、灵活扩展、高效智能、安全可靠的市、县两级网管中心,提高网络的承载能力和响应速度,实现公安传输网络迈入万兆时代。优化政务网、视频专网、互联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网络边界数据交换平台功能,确保数据交换实时实效。二是配强移动警务。利用省厅“浙警云端”平台提供的数据、组件和安全审计等应用服务,优化上线应用功能,加快完成全市移动警务通终端改造,配置本地版的“掌上警力态势”、时空检索等地图应用。探索穿戴式警务终端建设,在获得公安云镜试用资格的基础上,结合基层警务工作移动性强、突发性高的特点,提供图像综合应用、无线单兵、移动办公等智能应用。三是完善安全保障。按照“严控边界、纵深防御、主动侦测、全面审计”的公安信息网安全策略,着重解决云计算、大数据及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安全问题,不断提升公安信息网安全感知、防控、管理与服务能力。

四、公安智能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公安智能化建设是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是培育战斗力生成的新增长点。公安机关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牢牢把握公安科技发展大势,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与科技强警战略,着力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全面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公安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要坚持把公安智能化建设作为一项“龙头工程”来抓,以前沿视野规划顶层设计

当前,技术性创新正在不断创造新业态,迭代更新日益加快,科技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在公安智能化建设道路上,只有主动拥抱前沿科技,跟上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才能掌握新一轮警务革命的战略主动。要聚焦社会“智治”,聚力智能公安,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推进,抓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通过公安智能化建设驱动公安工作现代化。要坚持公安智能化建设与安全防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快构建接警最快、分析最准、处置最佳的公安智能化合成作战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二)要坚持实战引领公安智能化建设,以服务公安主责主业的目标激发工作动力

形势发展变化的新挑战、公安工作改革的新任务与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对公安智能化建设提出了业务驱动、创新引领、全面支撑、深度服务的新需求。这也是我们努力驾驭科技,使其成为公安维护国家安全、打击犯罪、治安防控、行政服务、内部管理的尖端武器的出发点。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从公安执法办案、打击防控、社会治理等实战需要出发,积极推进数据治理、云上应用等实战应用,尽快构建智慧警务新模式,着力提高预测预警预防、精确打击和动态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实战应用水平。

(三)要坚持推进智能化时代下的警务体制改革,调动各类人才的创造精神

要坚持以提升效能为重心、以服务基层为重点的警务体制改革,重塑公安警务组织形态、警务流程形态、警力配置形态。警务管理体制变革要坚持自上而下,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围绕“智感围城”体系建设与精确警务体系建设,努力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发展与公安实际情况的现代警务管理体制。要尊重科技发展、智慧创新路径不确定性、需久久为功的特点,鼓励、包容基层实战民警大胆设想、仔细求证。管理部门要革除积习陈弊,不以一时得失论成败,让创新者更有安全感、成就感,进而迸发更多创造成果。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我校举办枫桥式警务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19年“平安浙江”论坛
环球警务专访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