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9-01-25冯娟

智慧健康 2019年2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围术

冯娟

(广安区人民医院 儿科,四川 广安 638000)

0 引言

阑尾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转移性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且患者病情常变化多端,一旦确诊需及时采取阑尾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而为了确保患者手术成功进行、术后良好的恢复,在患者的围术期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有着重要意义[1]。本次我院对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77例阑尾炎患者实施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为给日后该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154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将15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7例患者中,男41例,女36例;年龄24-62岁,平均(43.0±6.5)岁,其中40例为单纯性阑尾炎、29例为化脓性阑尾炎、8例为坏疽性阑尾炎。观察组77例患者中,男40例,女37例;年龄25-61岁,平均(43.1±6.4)岁,其中38例为单纯性阑尾炎、30例为化脓性阑尾炎、9例为坏疽性阑尾炎。本次研究病例纳入标准[2]:①入院时有右下腹部疼痛症状,同时或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②经血常规、腹部B超等方法检查确诊,符合阑尾炎临床诊断标准,并具有阑尾切除手术指征;③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疾病、其他严重内科疾病以及凝血功能、免疫功能障碍;②合并严心肝肺等脏器器官严重功能障碍;③合并精神、认知障碍;④未获得知情同意书;⑤具有手术相关禁忌症。经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阑尾炎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本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即按照外科手术术前、术后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具体包括入院后紧急处理、肠道准备、术前备皮、术后并发症观察及处理、遵医嘱实施相关护理等。

(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态度和善的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倾听患者主诉,并耐心为其答疑解惑,消除患者顾虑,同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讲解阑尾炎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并且告知同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紧张,令其能良好配合治疗护理,增强康复的信心;②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再次给予患者相关心理支持,并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常规建立静脉通道,并正确连接各项监护仪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手术医师,及时准确的完成各项医嘱,同时,对患者各项监护数据进行密切观察,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手术完成后,待其清醒后由麻醉师陪同送回病房。③术后护理:a.加强并发症护理:术后24h内要对患者患者实施严密监护,密切观察患者面色体温是否正常、血压是否平稳等情况,重点关注患者切口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情况,切口处是否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引流管是否畅通以及引流液是否正常,是否有腹痛、腹胀、体温持续升高等术后出血及腹腔感染症状,另外,对于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体温反复升高、腹痛、腹部包块等腹腔脓肿症状,及时发现并发症征象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另外,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对病区常规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现象;b.加强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因手术切口而有疼痛症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根据喜好采取如看电影、听相声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以减轻疼痛症状,另外,叮嘱患者若疼痛症状严重不可忍耐,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给予镇痛治疗,避免因疼痛挣扎而牵扯手术部位,引发严重并发症;c.加强肠道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术后情况鼓励并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并遵循活动量、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手术当日需禁食,术后第二日若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时,待肠道通气后可指导患者进行流质饮食,并根据恢复情况向半流质、正常饮食过渡。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用于对比;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于患者出院当日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为计分制,具体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意识、护理技能、护理效果四个类别,并细分为20个条目,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患者对本次护理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纳入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并对%采用χ2检验,对比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

组别 住院时间(d)满意度评分(分)观察组(n=77)6.31±1.72 95.37±3.81对照组(n=77)9.65±2.58 78.52±5.72 t-8.923 11.235 P 0.013 0.000

3 讨论

众所周知,阑尾炎是临床中外科十分常见急腹症之一,是由于患者阑尾部位发生急性或慢性感染而引起系列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右下腹腹部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常需行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虽然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但对于患者而言,其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好坏,不仅决定了手术是否能成功进行,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康复,而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是在阑尾切除术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加强术前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术中与患者及医师的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针对可能影响手术成功以及延缓患者康复、增加患者痛苦的因素实施有效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也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维持医患关系和谐,进而提升医院形象。

综上所述,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阑尾真的无用吗?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