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长效机制探究
——基于社会交易理论的视角

2019-01-24喻和文刘东锋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梯队特色学校俱乐部

喻和文,刘东锋

(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

2018年6月教育部在江苏海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最新进展情况及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整体思路时提出,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应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并做好此方面的科学研究[1]。由此说明,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共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开展相关研究的必要性。近年来已有一定数量的关于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的相关新闻报道,说明双方合作已经践行。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对双方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对于职业足球俱乐部青训层面而言,能扩大后备人才选拔范围,弥补文化教育不足问题以及加强青少年球迷培养;对于校园足球层面而言,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余训练与竞赛,强化师资队伍,贯通小学-中学-俱乐部梯队的输送通道。此外,双方合作也体现了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那么,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实践的现状怎样以及存在什么问题?哪些因素促进了合作?哪些因素阻碍了合作?如何扫除合作障碍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双方长效合作提供一定启示。

1 合作动力:现实困境与政策驱动促使双方谋求合作

经过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多年的推动,特别是2015年后一系列政策的刺激,校园足球取得了一定成果。当前已认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 218所(小学10 022所、初中7 111所、高中3 085所)、参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学生共计1 004.08万人次,参加校园足球冬令营学生共计1 5564人[2]。虽然校园足球开展得红红火火,但其发展依然面临一系列困境,如高水平教练缺乏、场地设施落后、赛事资源不足、经费不足、学生球员出路狭窄等问题[3-6],致使校园足球水平还比较低下,难以成为青少年后备人才的主要来源。而职业足球俱乐部因为选材难,俱乐部梯队存在年龄断层明显,单支梯队运动员数量偏多,选拔机制不严格,运动员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7]。此外,俱乐部青训“重竞轻文”,致使梯队球员文化教育不足,一旦遭受淘汰,就面临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以牺牲广大青少年文化教育为代价的人才培养,不但输出人才有限,而且因文化教育不足致使人才出路面临困境[8]。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俱乐部青训都有各自的短板,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学校有高质量的文化教育资源和广泛的生源基础,职业足球俱乐部有高水平的青训教练、先进的训练设备及优质的赛事资源等,二者若能协同合作,对双方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双方合作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根据人才涌现原理,人才是涌现的,不是被发现的,足球人才规模化涌现只有依托校园足球才能实现[9]。又据日本韩国足球崛起的经验,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基本上采用以校园足球培养为主的模式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欧洲和南美足球强国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虽然是以俱乐部梯队培养为主的模式,但依然以校园足球为依托[10]。

另一方面,相关的政策驱动职业体育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开展合作。《国家中长期足球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培育足球爱好者和足球人才,增强学生家长对足球的认同感,支持学生课余、校外参加足球活动,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导向,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发现与培养机制,不断增加足球后备人才”。这暗示了校园足球是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根基,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将是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2017年1月,中国足协发布《加强管理与引导,促进职业联赛健康稳定发展》(俗称“18条新政”),其中针对青训体系薄弱问题要求各中超中甲俱乐部在青训上的投入不少于全年支出的15%,俱乐部梯队队员必须在俱乐部注册并代表俱乐部参加中国足协、地方足协等举办的比赛,以及必须拥有U19、U17、U15三级梯队。而在12月出台的关于2018赛季的《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更是要求中超和中甲俱乐部除了一线队和预备队外,必须设定U13、U14、U15、U17、U19五个级别的梯队,否则不能参赛。足协“18条新政”及新的准入规程迫使职业足球俱乐部不能再以投机方式应付。校园足球发展与职业足球俱乐部青训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驱动促使双方谋求合作,以期实现双方共生发展。

2 合作实践:现状与问题

2.1 基于文本分析的合作现状分析

2.1.1 文本选取 文本分析法是按某一研究课题需要,对一系列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说明的方法。本文选取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是基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典型性与代表性,期望通过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折射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百度以“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为关键词搜索相关的新闻报道,最终选取19条内容比较详实的报道作为文本分析对象。19条新闻报道分别来源于门户网站、政府官网、俱乐部官网3个渠道,报道对象涉及上海上港、上海申花、北京中赫国安、广州富力、重庆力帆(斯威)、河南建业、河北华夏幸福等中超俱乐部,以及青岛黄海、上海申鑫、北京北控、深圳佳兆业、杭州绿城等中甲俱乐部,时间节点从2014年至2018年3月,2014年之前报道很少且内容极其简单,因而不予采用。2014年之后报道增多且内容大多较为详细,认为与2014年刘延东同志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言提出发展校园足球需要社会力量发挥作用以及之后的相关政策驱动有关。

2.1.2 整理归类 对19条新闻报道中的语句进行整理、提炼、汇总、归类(表1),发现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的内容包括22项,可归类为师资培训、教学与训练、竞赛活动、场地与训练设备、运动康复、足球文化活动、主场观赛、训练基地体验、人才选拨与培养、人才输送奖励、文化教育11个方面。再次归类,可概括为校园足球资源要素、青少年球迷培养、青少年人才选拔与培养3个合作领域(合作范围)。校足球队合作共建、青少年训练基地、俱乐部梯队入校、足球特色班可归结为4种合作方式。整体上看,双方合作呈现范围广、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态势。

表1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新闻报道的文本内容归类

图1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内容

2.1.3 数据统计分析 通过对合作内容的数据统计(图1),在19条新闻报道里,教学与训练、人才选拔与培养涉及15条,师资培训与足球文化活动涉及8条,场地与训练设备涉及5条,竞赛活动涉及4条,文化教育涉及3条,运动康复、主场观赛、训练基地体验涉及2条,人才输送奖励1条。其中教学训练服务主要以提供教案或训练计划为主,派遣青训教练较少且不定期;竞赛活动以选拔赛为主,邀请赛、友谊赛或组织校际小比赛较少;师资培训以不定期的教学观摩课为主,真正的培训学校需要付费;帮助学校升级场地设施,提供智能训练器材与体能训练设备以及运动康复器材与服务,给予人才输送奖励,是在俱乐部梯队入校或开办足球特色班的情况下,但这类合作方式目前还比较少。

通过对合作方式的数据统计(图2),在19条新闻报道里,职业足球俱乐部在足球特色学校挂牌青少年训练基地的报道有10条,校足球队合作共建4条,说明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是主要合作方式。对报道内容进一步识别发现,不管是挂牌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还是校足球队合作共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较少且协议里合作内容开展会注明不定期,俱乐部只是在合作之初派遣教练或球员入校开展足球文化或教学训练展示活动,提供教案或训练计划等投入成本较少的活动。俱乐部梯队入校与足球特色班开办的合作方式分别为4条和1条,分别为北京中赫国安俱乐部与北京牛栏山一中携手共建“中赫国安班”,与北京三里屯一中合作共建05、06年龄段梯队,上海申花俱乐部与上海江镇中学合作共建U13、U14、U15梯队,河北华夏幸福U10、U11、U12梯队入驻宁波华贸外国语学校,北京北控俱乐部(中甲)将俱乐部梯队正式驻扎在北京延庆五中。以此类方式开展合作的俱乐部与学校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长期或定期派遣青训教练入校开展教学、训练与竞赛活动,培训学校体育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研发或培训技术研究,为学校提供场地设施或升级场地设施,甚至提供智能训练器材或体能训练设备,提供运动康复器材与服务等深度合作内容,学校为俱乐部梯队或特色班球员提供高质量文化教育并解决学籍问题。

图2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方式

2.2 存在的问题

对合作内容进一步梳理,结果表明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的合作过程中对于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竞赛等核心活动参与度不高,资源投入主要体现在青少年人才选拔与青少年球迷培养上,而且俱乐部在人才选拔与球迷培养上的投入也并非常态,往往只是合作初期开展相关活动。这种只基于自身利益的简单投入使得校园足球的资源困境并没有得到改善,因而学校也未为俱乐部提供高质量文化教育。这种缺乏常态化、深度化的合作,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的资源要素困境、俱乐部梯队生源水平低下及文化教育不足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结果是校园足球没有在合作中得到发展,俱乐部依然难以选拔到满意的学生球员以及解决梯队球员文化教育的短板。通过对驻扎学校的俱乐部梯队教练以及校园足球教练的访谈了解到,俱乐部梯队入校和开办足球特色班才是真正把足球特色学校视为实质性的青少年训练基地。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才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明确合作的责任与义务、内容与方式,并确保长期化合作;俱乐部才会深度参与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及竞赛等核心活动,才会在人才选拔与培养以及球迷培养上投入更多的资源要素并保持常态化。由此说明,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建立青少年训练基地,只有在俱乐部梯队入校或开办足球特色班的情况下,合作才能实现常态化、长期化与深度化。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呈现范围广、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态势。但俱乐部更多基于自身利益角度开展活动,提供的校园足球资源要素较少,学校提供高水平教育的机会也较少,因而合作难以形成常态化、长期化、深度化。针对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对从事校园足球或者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专家、俱乐部梯队教练、校园足球教练进行访谈,认为是理念与目标不一致、学习与训练冲突、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等阻碍因素所致。应构建一个能够常态化、长期化与深度化合作的长效机制,破解合作障碍,实现共生发展。

3 合作障碍:阻碍长效合作的因素

3.1 理念与目标不一致

当前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声音,“发展校园足球的目标在于普及,旨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以体育精神健全人格发展”[11]、“校园足球以学校为场域,‘育人’是第一宗旨”[12]、“校园足球作为校园体育活动之一,教育价值取向永远是校园足球的主旋律”[13]、“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校园足球,应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足球的教育功能”[14]。这些观点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校园足球应以“育人”为第一宗旨,而非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对于职业俱乐部而言,旨在提高足球人口基数的同时,重在挖掘、选拔与培养优秀青少年足球人才[15]。理念与目标的不一致导致双方在合作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进而阻碍合作内容与合作方式的深入,甚至导致双方拒绝合作。一位常年从事青训的俱乐部梯队教练指出,校园足球的重点是普及和强身健体,而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需要优秀的教练把优秀的球员集中训练才有可能让他们得到快速的成长,但是在校园足球在这方面的劣势使得它在职业足球领域中的贡献非常有限。

3.2 学习与训练的冲突

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校为了升学率,家长为了成绩,均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认为足球训练会影响到学习,所以包括足球在内的学校体育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加上当前足球特长生的上升通道还比较窄,淘汰率比较高,所以在升学率与成绩面前,学校与家长大都不支持学生将足球作为未来专业或职业的发展方向,与职业俱乐部合作的意愿不高。而对于职业足球俱乐部来讲,人才培养需要把具有天赋的学生球员集中并开展系统化的长期的训练,才能让他们迅速成长,而且俱乐部常年在外比赛,一次比赛前后会耗时2周至一个月,这种训练竞赛方式学校方面一般无法做到,家长也未必支持。所以在梯队教练看来,校园足球中低水平教练与不足的训练时间培训出来的球员难以达到职业队的要求。这种情况下,职业足球俱乐部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意愿同样不强。由此来看,如何平衡学习与训练的冲突,成为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的关键。

3.3 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已成共识,即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当维护和增进其他社会利益[16]。职业体育俱乐部作为企业性组织,在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有责任与义务进社区指导群众科学锻炼,进学校协助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支持政府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社会福利事业[17]。欧美国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意识,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缺失的。究其缘由,一是投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企业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职业足球并实现营利,而是为了推广母企业品牌以及从当地政府获取一定的政策支持;二是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成本,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几乎都是亏损经营,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会加剧俱乐部的财务危机。两方面缘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的合作为什么缺乏常态化、长期化与深度化。毕竟派遣青训教练,帮助校园足球升级场地设施,提供运动康复器材与身体训练器材,甚至给予人才输送奖励等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成本,况且当前校园足球水平低下,俱乐部较少能够选拔到真正优秀的苗子。

4 社会交易理论视角下长效合作机制的内容框架

4.1 社会交易理论的内涵

社会交易理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以Homans与Blau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他们指出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社会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物品交易(物品既包括物质物品,也包括非物质物品,如帮助、支持),交易一方在自愿给予对方(物品)的同时也试图从他们那里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得到给予的一方就面临回报的压力[18-19]。因此,社会交易是一种长期互惠的自愿交易,小到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大到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等都可视为社会交易。与经济交易相比,社会交易没有明确的契约去规制交易,即使双方可能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也不会明确责任与义务;社会交易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回报的时间、内容与形式难以像经济交易那样明确;经济交易以价格机制进行治理,而社会交易的资源如帮扶、支持等难以用价格衡量,主要以社会规则机制进行治理[20]。由此可见,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也是一种社会交易行为,足球特色学校期望从职业足球俱乐部获取校园足球发展所需的要素资源以及希望俱乐部能够激起广大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俱乐部期望通过合作提高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培养青少年球迷群体,二者合作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帮扶关系。双方合作是一种自愿行为,没有明确的责任与义务,难以保证合作期限、内容,只能以社会规则规制双方的合作行为。

社会交易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人际关系领域,随后深入到组织层面的研究。应用社会交易理论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社会交易进行必须满足3个基本条件:1)交易者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个体或组织为实现特定目标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很少有个体或组织拥有实现目标的全部资源,那么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个体或组织凭借自身的资源去换取难以得到的资源。所以在没有资源相互依赖的情况下,社会交易是不会发生的。2)交易者之间存在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且信任在反复的、逐步扩大的交易中得到加强。社会交易是一种自愿的互惠交易,而交易双方不能像经济交易那样签订详细具体的契约来保证交易的进行(最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但这种协议不受法律约束),这就需要交易者相信对方在未来会给予相应的回报。当交易一方确实给予了相应的回报,这种交易会持续并扩大,反之则会中断。3)交易必须是互惠的。只有交易者所获取的回报大于或等于前期所投入的成本,后续频繁交易才会持续进行。如果交易一方获取的回报小于前期投入成本或者存在不公平分配,交易就会中断。因此,互惠的特点体现了绩效和公平是社会交易的隐性准则。

4.2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长效合作的基本条件

基于社会交易发生必须满足的3个基本条件,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应满足以下3个基本条件:1)优势资源互补是双方合作的前提。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之所以合作,是因为他们彼此依赖对方的优势资源来实现各自目标。职业足球俱乐部拥有先进的足球技术与理念,丰富的赛事资源,优秀的青训教练,良好的场地设施,这些要素资源正是校园足球发展所欠缺的;学校拥有高质量的文化教育与丰富的生源基础,这是职业足球俱乐部青训的短板。二者资源的互补性推动合作的进行。2)相互信任是双方合作的纽带。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不能如同经济交易那样签订具体契约来保证合作的常态化、长期化与深度化,最多能签订一个较为松散的框架性合作协议。这种协议很少像经济契约那样明确合作的期限、内容及形式等,即使明确了也不需像经济契约那样承担违约责任,所以合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双方的相互信任作为纽带。3)互利共赢是双方合作的目标。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的动因是依靠对方的资源实现各自的目标。只要合作一方不能实现目标或存在不公平分配,就会撤销、削减对资源的投入,并最终退出合作。

4.3 长效合作机制的内容框架

依据社会交易理论的内涵以及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的基本条件,合作长效机制应包括利益双赢机制、优势互补机制、相互信任机制。但校园足球以育人为宗旨,以足球普及为目标,职业足球俱乐部以青少年人才培养与青少年球迷培养为目标。双方目标的不一致会阻碍合作的进行,学习与训练的冲突也是合作的主要障碍,有必要构建互动协调机制以协调合作双方的目标,平衡文化学习与足球训练的冲突。另外,虽然社会交易并不是市场交易,不能就交易的内容、方式、时间等进行讨价还价,但互惠的交易过程体现了双方希望在交易中实现绩效最大化和公平化。所以在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过程中,需构建绩效评价机制作为互利共赢的判断依据。由此,合作长效机制应包括利益双赢机制、优势互补机制、相互信任机制、互动协调机制、绩效评价机制5个方面,如图3所示。构建合作长效机制有助于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合作的常态化、长期化与深度化,进而实现双方共生发展。

图3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长效机制

5 基于社会交易理论的合作长效机制构建

5.1 利益双赢机制

作为社会交易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必须互利共赢,如果合作一方无法在合作中达到预期目标或存在不公平分配,合作则会中断。因此,合作双方应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持续做出有益于合作双方的行为,既要有助于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也要有利于校园足球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以及足球普及的目标。由于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的利益诉求不同,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合作双方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并换位思考。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俱乐部青训的目标与理念实际上是足球发展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二者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的,脱离谁都不能实现长远发展,没有普及难以提高,没有提高难以普及。其次,不能把利益双赢视作市场行为的等价交换。毕竟双方的目标与理念不一致,双方的资源要素也存在极大差异,合作应该是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取长补短,进而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第三,应摒弃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理性行为,在合作遭遇难点时,要考虑合作双方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单方面目标的实现。第四,政府制定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的有关政策,对双方合作给予引导与规范,这方面可以参考借鉴英国的“学校-俱乐部链接计划[21]”,该计划旨在加强职业体育俱乐部(职业足球俱乐部是其中之一)与学校建立有效的链接,促进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5.2 优势互补机制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的合作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双方各自都有资源短板或缺乏比较优势,而对方所掌握的资源恰好是自己短缺的或者比自己拥有的资源更具比较优势。因而,在实际资源有限或稀缺的情况下,双方资源的互补性与依赖性促使双方进行密切合作。缺乏资源互补性与依赖性的合作是难以进行的,或者是短暂的、浅层次的。由此来看,明确资源的互补性与依赖性,构建优势互补机制对职业足球俱乐部与校园足球的长效合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构建优势互补机制呢?首先,精准衡定双方资源的互补性与依赖性程度。足球特色学校拥有职业足球俱乐部青训所需的高质量文化教育与广泛的生源基础优势,职业足球俱乐部拥有足球特色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所需的师资、场地、训练设备与赛事资源等方面优势,各自优势恰好能弥补对方的短板。其次,明确双方资源配置的方式与路径。职业足球俱乐部为足球特色学校培训足球教师;派遣青训教练入驻校园参与足球教学与训练,参与校本课程研发,或提供教案与训练计划;提供场地设施或帮助学校升级场地设施,提供智能训练器材或体能训练设备;提供运动康复器材与服务;举办邀请赛、友谊赛、选拔赛、课余校际“小比赛”等赛事活动。足球特色学校则为俱乐部梯队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教育并解决学籍问题,发掘、培养、输送更多有天赋的学生球员进入俱乐部梯队。构建优势互补机制,确保合作双方资源的最优配置,以破解各方面临的困境。

5.3 相互信任机制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是一种社会交易行为,合作双方无法像经济交易那样依靠经济契约保证交易的时间、内容、方式、数量的必然履行,这就需要合作双方相信对方一定会对自身投入的资源给予相应的回报。Blau指出相互信任是在反复和逐步扩大的社会交易中产生,即当交易一方给予对方相应回报时,交易才会可能持续进行,彼此的信任才会进一步强化,反之后续交易则会中断[22]。因而,如何构建相互信任的关系是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长效合作的关键。本文认为,一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尽可能详尽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契约方式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合作范围、内容、方式、期限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合作双方的信任建立提供了一定制度基础。二是俱乐部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并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以这种非正式的、情感式的社会交流为合作双方奠定稳固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如开展足球文化展示活动、主场观赛、训练基地体验、明星教练球员与师生的互动等文化与情感交流活动并保持活动常态化。

5.4 互动协调机制

职业足球俱乐部青训与校园足球的目标与理念并不一致,文化学习与足球训练的矛盾是双方合作的主要障碍。如何协调双方目标与理念、学习与训练矛盾,关系到双方合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并形成长效机制。校园足球的场域是学校,是学校体育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育人”为宗旨,重在普及与参与[15]。对于职业足球俱乐部而言,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目的在于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发掘、选拔与培养,重在提高。目标的不一致会导致双方在合作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进而阻碍合作的深入。所以,合作过程中双方目标与理念的协调至关重要。职业足球俱乐部参与校园足球,不仅是足球技术的传授、训练与竞赛以及青少年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还要注重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发挥,培养青少年的顽强拼搏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而对足球特色学校来讲,发展校园足球不仅是推动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强化足球运动的“育人”功能,也是我国足球振兴的唯一救赎之路。参照足球发达国家经验,足球振兴无不以校园足球为基础。

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是第一位的。对于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人才培养而言,需要把有天赋的学生球员集中并开展系统化的长期的训练,才能让他们迅速成长。因而如何协调文化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是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的关键。文化学习与训练二者兼顾也并非不可能,首先,将从各个学校选拔的球员集中到同一所学校集中训练集中学习,课余与周末训练,正常课堂学习时间不变,除了课堂学习之外,针对球员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补习。外出比赛期间,文化课教师远程视频授课并安排作业,回校之后,还继续安排教师专门进行补课,以弥补比赛期间学习的不足。同时,教师与教练密切沟通配合,教师要掌握球员的训练计划与竞赛日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教练要定期向教师了解球员学习情况。其次,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球员,采取思想教育与停训停赛的措施,提高球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让球员明白学习好文化知识不但有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助于对技战术的理解与运用。

5.5 绩效评价机制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实质上是一种互利互惠的社会交易过程,合作过程中绩效最大化与公平化是互利互惠的保障。构建绩效评价机制,一方面作为实现利益双赢的判断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合作绩效的客观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合作内容与方式进行改善或优化,确保双方资源最优配置。按照指标评价体系设计的一致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可测性原则,结合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的实践,可以从合作范围与合作内容两个方面设计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校园足球发展资源要素、青少年球迷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3个方面为一级指标,教学与训练、青少年人才选拔与培养等11项合作内容为二级指标,开展的22项合作活动为三级指标(表2)。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比较复杂,限于篇幅原因,本文在此只抛砖引玉,可在后续研究进一步深化。

表2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6 结语

构建一个以利益双赢、优势互补、相互信任为基础,互动协调为桥梁,绩效评价为保障的合作长效机制,有助于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特色学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俱乐部梯队入校或开办足球特色班,让足球特色学校真正成为实质性的俱乐部青训基地。给学生球员提供一个更好更专业的平台,在接受高质量文化教育的同时享受更高水平的国内外训练与比赛机会。同时,以“始于足球,不止于足球”为理念,强调竞技的同时不忘育人,深入挖掘和拓展足球的育人价值,将身心健康、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融于足球教育之中。

猜你喜欢

梯队特色学校俱乐部
基于GIS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政策评析
海上阅兵亮点众多,精彩纷呈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探索青年员工从“雏鹰”到“雄鹰”的成才之路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