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生态学视域下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制约因素及实现路径

2019-01-24李旭龙沙洪成陈洪鑫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足球育人

李旭龙,沙洪成,陈洪鑫

(1.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2.青岛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520)

作为学校体育改革的探路工程、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工程和提高中国足球普及程度与竞技水平的基础工程,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已上升为国家战略[1]。校园足球的 “初心” 是育人,表现为 “育体” 和 “育德” 的同步发展,即通过足球运动促进青少年掌握足球技能、提高体质水平、磨砺意志品质、培育健全人格[2]。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然而,因受到重智轻体观念、应试教育倾向、体育教师“育德”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还有待提高[3]。

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外界环境的积极配合。因此,在体育运动促进和运动与人格关系的研究领域,兼顾个体微观层面和环境宏观层面影响因素,并强调不同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社会生态学模型,被认为具有更好的解释效力[4]。笔者从“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出发,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理论框架对当前制约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构建能够有效提升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路径,为青少年校园足球育人工作效能的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1 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引入与分析

1.1 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基本观点

U.Bronfenbrenner教授提出的社会生态学理论模型将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按照与个体关系的密切程度由内向外分成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4个维度。其中,微系统包括与个体直接接触的因素,中间系统包括多个微系统之间的关系,外层系统包括与个体不直接接触但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宏系统包括大范围的文化、政策环境等。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对行为的影响是综合的、多层面的,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时间上不断变化,共同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发展方向[5-6]。

1.2 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微系统分析

作为“立德树人”的实践载体,校园足球的主要活动形式包括足球教学、课余训练、课余竞赛和足球文化活动。这4项活动都是以校长为引领,以体育教师及教练为指导,以家长和同伴为支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共同构成了校园足球育人的微系统。其中,校长对学校体育政策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政策实施工作的科学部署直接影响到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政策执行效果[7]。体育教师及教练的教学策略和德育渗透能力是落实学校体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父母对孩子体育运动参与的支持和以身作则的良好体育行为与道德能够促进青少年锻炼习惯和体育品德的养成。而同伴遵从作为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外力,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榜样作用[8]。

1.3 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中间系统分析

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校层面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学生教育紧密相关的各类群体、部门的共同协作。这些群体、部门间的统筹联动机制共同构成了校园足球育人的中间系统。

家校合作是提升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外部保障。充分的家长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9]。学科统筹是提升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价值遵循。在教育改革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下,统筹体育、艺术、语文等不同学科的育人优势,以整体化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智力、社交、情感和身体等方面茁壮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10]。多级联动是提升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必要途径。学校各级管理和体育教学部门的共同配合决定了校园足球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开展效果。

1.4 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外层系统分析

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实现需要在学校层面为体育教师、教练提供能够充分调动育人工作动机、提升育人能力、规范育人过程的制度保障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了校园足球育人的外层系统。

工作动机是教师、教练践行校园足球育人理念的动力源。具有较高自我决定动机水平的教师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育人能力是教师、教练践行校园足球育人理念的加速器。体育教师与教练不仅要具备运动技能教学的“育体”能力,还要具备在教学全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育德”能力。工作规范是教师、教练践行校园足球育人理念的指挥棒。在教学、训练、比赛过程中,教师、教练的言传身教不仅发挥着理论的“教化”力量,而且发挥着行为的“感化” 力量[11]。

1.5 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宏系统分析

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规律一致,校园足球的发展也必然受到来自于社会对校园足球育人价值的认知以及国家对发展校园足球政策引领力度的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校园足球育人的宏系统。

价值认知决定了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发展方向。如果全社会都能认识到以校园足球为代表的集体性体育运动在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那么势必会营造全社会支持校园足球发展,重视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良好氛围。政策引领决定了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发展速度。虽然政策层处于社会生态模型的最远端,但它对青少年运动健康行为的影响却最为广泛深远[12]。

综上所述,根据社会生态学理论,要贯彻落实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就必须从微系统的实践支持,中间系统的统筹联动,外层系统的制度保障,宏系统的理念、政策引领等多个层面入手,构建系统的校园足球育人工作体系(图1)。

图1 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影响因素的社会生态学模型

2 当前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制约因素

利用2017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的机会,就当前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调查了3 528名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经过汇总分析,发现当前制约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实现的因素(图2)。

图2 当前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

2.1 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实践支持有待提高

校长思想观念存在误区,学校支持力度不足。在调查中发现,有10.74%的教师认为学校对发展校园足球的重视程度一般或不重视。表现在足球课程开设方面,24.72%的特色学校虽然有与足球有关的体育课内容,但是并没有专门的足球课程。在校园足球的经费投入上,27.55%的学校没有与竞赛和训练相关的经费。在校内竞赛组织上,18.03%的学校每年没有定期的班级联赛。在文化活动上,15.02%的学校没有定期的足球文化活动。可以看出,受“升学率至上”思想的影响,“重智轻体”的老问题在部分中小学校长中仍然存在[13]。

教师教练综合能力存在短板,足球“育体”“育德”难以兼顾。在调查中,68.45%的教师都认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是限制当前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有70.61%和46.12%的教师认为足球技术欠缺、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足球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体育教师专项技能的不足和外聘教练德育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限制校园足球综合育人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14]。

家长价值认知存在偏差,足球育人支持力度不足。在调查中,34.89%的教师表示家长不支持是校园足球开展面临的主要困难。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72.36%的教师认为是害怕影响学习,11.59%的教师认为是没有升学通道。可以看出,加大足球运动价值宣传、打通足球人才升学通道、解除家长后顾之忧,是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任务。

特长生榜样作用发挥不足,足球运动氛围营造欠缺。在调查中,21.63%的校足球队成员的学习成绩处于下游水平,65.16%处于中等水平。38.21%的足球特长生无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与管理制度。这说明,在由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构成的班级双重社会分化体系中[15],足球特长生往往因“文化基础薄弱、纪律性较差”问题被班级边缘化,无法发挥在营造良好足球运动氛围上的榜样带头作用。

2.2 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统筹联动有待完善

家校合作存在局限,育人理念普及不足。在调查中,46.43%的教师认为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方面,家校合作效果一般,部分家长不支持。17.04%的教师认为家长与班主任、教练之间沟通不足,大部分家长不支持。这说明目前我国的家校合作仍处在制度化的中期阶段[16],在内容上多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关注为主,而凭借家校合作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宣传校园足球育人理念的家校合作方式仍比较缺乏。

学科统筹尚未形成,学训矛盾仍然突出。在调查中,只有38.15%的学校将足球运动的学习与摄影、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活动相结合。49.29%的教师认为学训矛盾是限制日常足球训练开展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目前校园足球开展的形式还主要集中在体育活动领域,不同学科间的联合育人尚未形成,学训矛盾也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多级联动未成体系,条块分割合力不足。在调查中,8.96%的学校未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43.31%的学校虽然有领导小组但是分工并不明确,只有37.02%的领导小组有学校其他机构共同参与。同时,10.12%的学校未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的校园足球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多部门统筹联动机制还不成熟,缺乏在统一目标引领下的工作合力,无法实现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发挥的最佳资源配置[17]。

2.3 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制度保障有待优化

绩效奖励制度难落地,教师育人积极性难调动。在调查中,19.64%的学校无绩效奖励。只有27.21%的学校给带队获得成绩的教师发放奖金,39.29%的学校给足球教师发放训练补助,19.73%的学校将足球竞赛成绩计入教师职称晋升,36.85%的学校将足球竞赛成绩计入教师评比评优。可以看出,中小学足球教师的绩效奖励制度还不完善,工作量普遍偏多,“同工不同酬、职称晋升难”的现象依然存在,没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师资培训制度不系统,教师育人能力难提高。在调查中,56.09%的学校没有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规章制度。79.31%的教师只参加过一次国家级培训,且培训内容多以技、战术和规则与裁判法为主,只有39.99%的教师接受过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培训,46.54%的教师接受过校园足球育人价值培训。可以看出,目前学校层面对如何合理安排教师参加培训还缺乏针对性的管制度和培训效果考核制度,培训内容中的育人意蕴稍显不足。

教学训练制度欠规范,教师育人作用难发挥。在调查中,30.95%的学校没有足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19.39%的学校没有足球课余训练和竞赛规章制度。在依靠外聘教练进行足球训练的学校中,36.66%的学校没有外聘教师管理制度。可以看出,虽然目前足球教学、训练在中小学中越来越普及,但是如何规范教学和训练过程,提升足球教学、训练育人质量,避免出现体育教学训练化,忽视学生运动兴趣、习惯和品格培养等问题的管理与制度体系还亟待建立[18]。

2.4 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理念、政策引领有待加强

“成绩至上”的价值理念仍需转变。在调查中,分别有22.53%和15.45%的教师认为锦标主义重、育人功能不足仍是限制校园足球校内和校外竞赛开展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虽然“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饱受诟病,但是学校对升学率的重视、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希冀都使得学习成绩仍是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价值理念下,包括足球运动在内的学校体育工作很容易被边缘化,陷入“考什么练什么”的误区,运动教育变成了简单的技能训练,大大限制了学校体育“育德”价值的发挥[19]。

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引领性政策仍需完善。近3年来,教育部不断强化校园足球发展的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包括《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等在内的7个制度性文件[20],并于2018年初出台了校园足球各年龄组最佳阵容和运动员等级挂钩的政策,极大地提高了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积极性。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中,更多地关注如何发展学生的足球技能,而对如何提升学生的体育道德品质却言之不详。在《教学指南中》虽然提到了各个年龄段的情感发展目标,但是对于具体的操作方法却没有进一步的说明。这也使得基层体育教师、教练员们难以在工作中将“育德”的任务落到实处。

3 社会生态学视域下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的校园足球被赋予了引领学校体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中国足球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的重任。这就要求教育、体育工作者们必须在把握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当前校园足球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力通过发展理念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实践载体创新的动力传输路径,驱动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价值创新(图3)。

图3 社会生态学视域下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3.1 创新校园足球育人实践载体,提升各方支持力度

围绕校园足球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构建校长引领、教师落实、学生参与和家长支持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微系统。

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德育内容。成立以校长或分管教学副校长牵头,教务处、体育组参与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小组,提升体育课程价值认识,加大体育课程改革力度,在科学测算体育课班级数、足球教师数和场地容积量的基础上,合理排课,保证教育部“足球特色校每班每周至少一节足球课”的要求落到实处。体育教师也应强化终身学习意识,以国家课程改革目标为指引,广泛借鉴运动教育模式、个人和社会责任教育模式等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点,在足球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足球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培养[21]。同时,将足球课程改革融入学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之中,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足球运动,让足球与其他运动项目共同发展[22]。 作为家长,也应提升对体育课程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监督、陪伴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并关注孩子的体育品德发展。

优化训练体系,实现因材施教。校长应转变“重智轻体”的片面观念,认识到以足球为代表的团队型运动项目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学业成就上的重要意义[23],加大对课余足球训练的支持力度。体育教师和教练应做好足球课内教学和课外训练的一体化设计,依托课程做好普及、依托训练做好提高,实现普及与提高的共同发展。在训练时应尽量避免一刀切的训练方式,加强梯队建设,将学生按照年龄和技能水平分为初级组、中级组和高级组,设计不同组别的训练目标与训练方案,以及不同组别间的流动机制,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接触专业足球训练,保证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同时,在训练中还可以尝试引入团队竞争,建立队长负责制,发挥技术、品德优秀学生的榜样和领导作用,以一带多,营造全员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作为家长,也应支持孩子参加足球训练,不仅要在孩子进步时予以表扬,更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予以鼓励,引导孩子在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更好、更快地成长。

完善校园联赛,增强育人意蕴。校长应认识到校园足球的竞赛是全员参与的竞赛,大力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内足球联赛,并积极牵头制定安全保障制度,消除家长后顾之忧。体育教师应着力通过竞赛规则创新实现校园足球比赛价值的理性回归,借助富有教育意义的足球竞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尊重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24];并结合学生、器材和场地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周末等时间,组织不同类型的足球竞赛。例如,小学低年级可以组织3人制比赛、中高年级可以组织5人制比赛,初中和高中可根据场地情况组织7人制或11人制比赛。应尽可能通过上场比赛、啦啦队、宣传、队服设计等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比赛过程中来。同时,发挥足球特长生的榜样作用,作为小教练、小裁判参与到足球竞赛中去。家长也应理性地看待校园足球竞赛的价值,不以胜负论英雄,本着教育孩子的原则陪伴孩子一起面对比赛中的成功与失败。

丰富文化活动,营造教育氛围。校长应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将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紧抓不放。体育教师可以协同团委或大队部教师一起,组织校园足球嘉年华、演讲、征文、摄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深对足球运动的认识,提升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同时,通过校园足球明日之星评选等活动,做好典型榜样的树立与宣传,实现校园足球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作为家长,也应尽可能地陪伴孩子参与到学校举办的各类校园足球文化活动中去,通过亲身示范,实现校园足球育人工作开展的内外动力耦合。

3.2 创新校园足球育人管理模式,完善各方联动机制

围绕与开展学生教育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家庭、教师和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创新家校共育、学科共促、多部门共管的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管理模式,构建保障校园足球教育实践工作顺利开展的中间系统。

拓宽家校合作平台,普及足球育人理念。首先,依托家长委员会、家校读物、微信群、QQ群、家校互访等多种形式,搭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平台,坚持目标一致、地位平等、尊重儿童、方法多样、长期坚持、多方共赢等原则[25],向家长普及足球育人理念并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来,促进足球育人工作开展。其次,依托交流平台,定期推送学校校园足球发展动态,让家长及时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传递足球运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正能量。同时,加强家长层面的足球育人价值教育,提高家长对学生足球运动参与的支持程度。

加强学科联合育人,缓解足球学训矛盾。首先,学校应从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发挥足球运动在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上的育人功能,在“情品双育、能习相随、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26],为学生提供跨学科教学与学习的机会。例如,通过语文课中的足球作文,艺术课中的足球音乐赏析、绘画创作,物理课中的足球技术动作分析等形式,实现学科间相互促进的学习模式。其次,要让学生树立不能因踢球影响正常文化知识学习的意识,并建立班主任同体育教师(教练)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探索作业布置的弹性机制与适当的补习机制,在保证学生学业成绩的基础上发展足球技能,缓解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

优化部门协作机制,提升足球育人合力。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园足球育人工作上的引领与推广作用,建立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校长负责制。成立由多部门联合组成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校园足球育人工作计划,明确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建立健全多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并将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校园足球育人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校园足球育人工作中的问题,实现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动态调整,提高校园足球育人效能。

3.3 创新校园足球育人制度体系,强化各方育人能力

从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制度保障建设入手,加强学校层面评价调控类制度、能力提升类制度和行为规范类制度的建设,使体育教师和外聘教练工作有动力、有能力、有方向,构建保障校园足球教育实践工作顺利开展的外层系统。

实施奖惩并重,提升足球育人工作动力。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合理确定体育教师工作量,保障体育教师福利待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政策指导下,立足于自身情况,研制出台学校层面的《体育教师、足球教练员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把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足球活动、指导足球训练、带队参加比赛等纳入教学工作量,绩效工资发放标准与其他学科相同,并将体育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与职称(职务)评聘、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相挂钩。同时,对于带队参加校园足球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体育教师与外聘教练应在政策范围内予以相应奖励。而对于绩效考核不合格、工作不积极或出现工作失误的教师、教练也应进行处罚。

科学组织培训,增强足球育人工作能力。学校应建立体育教师足球教学能力成长档案,在综合考虑体育教师年龄、性别、专业背景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足球教学能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参加培训。加强培训效果的检查工作,定期组织足球教学业务能力考核,杜绝“走过场、混学分”的培训心态。另外,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加强专家引进来工作,通过与高等院校、青少年足球学校、职业足球俱乐部开展跨界协同合作,建立校园足球多维协作机制[27]。各县(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充分发挥当地优势,邀请足球教学、训练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足球教师、教练员成立校园足球教学名师工作站,定期进入学校介绍先进的足球教育理论和足球训练方法。而作为师资培训的组织部门,则应加强对体育教师、教练员德育能力的培养,建立针对不同学段、不同水平教师的分段培训、分层培训机制,更为有效地提升育人能力。

加强行为管控,规范足球育人工作过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充分领会国家一系列重要教育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研制《体育教师教学规范》《校园足球教练员工作规范》《校园足球裁判员工作规范》等行为规范类制度。引导体育教师正确对待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以足球运动为载体,在培养学生足球兴趣、足球技能、足球品德的同时提升身体素质,实现体育课程由单纯强调体能发展向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转变。同时,严查外聘足球教练员的不正之风和足球裁判员的徇私舞弊现象,建立教练员、裁判员的品行考核准入机制,净化校园足球训练、竞赛环境,使校园足球育人工作有章可循。

3.4 创新校园足球育人价值理念,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加强校园足球育人价值的社会宣传力度和校园足球育人工作引领性政策的制定力度,构建保障校园足球育人实践工作顺利开展的宏系统。

加强社会宣传,培育足球育人文化。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育人价值宣传,在全社会普及“踢足球的孩子会更好”的教育理念。通过宣传、报道足球运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典型事例,让全社会了解足球运动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提升学习品质,从而积极营造全民关注校园足球的文化氛围,提升社会各界对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支持度,逐渐转变家长和学校“踢足球会影响学习”“踢足球只为考试”的错误观念。

加快标准制定,引领足球育人方向。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修订完成,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了基础[28]。下一步,应继续加快初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现有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进行修订、完善,尽快出台不同年龄段的校园足球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升对体育品德培养的重视程度,规范教学过程,使体育品德教育有的放矢。

4 结语

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社会生态学视域下,需要从微系统的实践支持、中间系统的统筹联动、外层系统的制度保障和宏系统的理念、政策引领入手,构建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实现的社会生态体系。在未来的工作中,应通过创新校园足球育人实践载体,提升各方支持力度;创新校园足球育人管理模式,完善各方联动机制;创新校园足球育人制度体系,强化各方育人能力;创新校园足球育人价值理念,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等途径,着力克服各个系统中阻碍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实现校园足球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足球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