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传统山水画对软木画的影响

2019-01-22龚俊浩

山东青年 2019年11期
关键词:构图影响

龚俊浩

摘 要:软木画作为民间美术工艺品,其创作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本文探讨了软木画深受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理念的“三远法”、“以大观小”、“近实远虚”透视法则以及皴法技法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山水画;软木画;构图;影响

中国传统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古人描绘自然山水以“散点透视”为法则,巧妙运用“三远法”置陈布势,用“以大观小”的方法来表现山川景色,构建一幅和谐的画面。中国传统山水画运用“近实远虚”的手法,营造富有诗意的绘画意境。在绘画表现技法上合理运用不同的皴法技法表现不同的自然景象。虽然软木画是以刀代笔,在作品的材料上和呈现的方式有别于中国传统山水画,但其核心理念和艺术观念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是息息相关的,软木画所展现的美学思想反映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内在精神。

一、“三远法”对软木画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天地与万物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的说法,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这在中国传统山水画表现为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因此,这也形成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特的观察方法和构图形式。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郭熙说:“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强调主观思想上的“心游”,以移动是视点观察自然景色,不受空间上的限制,能够最大程度表现出自然的面貌,营造幽静、旷远的意境美。

“三远法”有着不同的特点;“高远”具有表现山川的高耸,气势逼人的感觉,如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运用“高远”的方法表现山势的雄伟和突兀之势。“深远”具有意境幽深,广阔无垠的空间感,如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画中溪涧蜿蜒曲折,山峦重岩叠嶂,通过运用“深远法”表现“江山无尽”之感。“平远”具有开阔、宁静悠闲之感,如郭熙的《窠石平远图》就是用“平远”的方法表现北方田野清幽、辽阔的景色。

软木画为中国民间手工艺品,其构图深受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通过“三远法”对画面进经营布局,营造富有诗意的空间美感。《江山如此多娇》作品运用了“深远”和“平远”的手法表现江南的一代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画中前景有数座亭台楼阁,软木画艺人通过俯视的角度对主体的建筑进行深入的刻画,又以郁郁葱葱的树木加已衬托,表现其体积感和空间感。画中远山是通过“平远”的手法进行描绘,远景是用北方高耸挺拔的山形与江南平缓秀美的山形理想化的组合在一起,富有节奏感,配以树木点缀、调和,从而达到画面两种山形和谐统一的效果。整幅画面给人以开阔、幽静深邃的优美意境。

二、“以大观小”对软木画的影响

软木画在空间的构造方面运用“以大观小”技法巧妙地将无限的大自然美景浓缩于有限的画框之中,创造出广阔空间的意境。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曾反对大画家李成采用的“仰画飞檐”,而主张“以大观小之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 李成在山水画中采用的“仰画飞檐”是西方科学的透视法,比较客观的去描绘所看到的景物,但沈括的“以大观小”认为山水画家并不是用固定的视点去观察自然,而是用心去感受,去把握画面的整体性,从整体去观察局部,把大的物象看成小的物象,而自然之景尽收眼底,构成一幅富有节奏、和谐统一的画面。

软木画正是运用了“以大观小”的构图法则,通过塑造客观物象去表达软木画艺人们的所思所想,既注重艺人们对客观景物的感悟,又注重对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并结合当下的审美需要去整体地表现自然美景,把自身所见所思所感的物象有组织的安排在画面当中,寄情于景,营造出别致新颖的画境。如软木画作品《定光塔》就是运用了“以大观小”的构图法则来描绘福州于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画中近景有一处高低错落的树木;中景有两座塔,几座宫殿式建筑的寺庙,塔和寺庙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所环绕;远山连绵起伏,秀美俊俏。不管是近景的树木还是中景的塔和寺庙都刻画的精致细腻、惟妙惟肖。“以大观小”的透视原理的运用使得软木画艺人在空间处理上面既能全面的把握福州于山自然风光的整体性,将自己置身于广阔的自然风光之中,用心体察自然山水;又能从局部上去观察景物的细微变化,把自己所见的客观景物通过思考和想象,合理布局画面,犹如人四周观看盆景,丘壑变化、自然美景尽收眼底。正是由于软木画艺人对福州于山风光景色的整体观察,将山水了然于胸中,又将体察入微的景色进行组合才构造成一幅辽阔壮观的自然山水风貌。

三、“近實远虚”对软木画的影响

在大自然中,由于空气的阻隔使得人在视觉上对事物的观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物象离人的视觉越远越模糊,因此就有“近实远虚”的效果。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变幻的烟云和山石、笔墨的浓淡干湿、色彩的明暗都会产生“近实远虚”的效果,从而有利于画面空间距离感的表现。

“虚实”的表述目的是画家对画面空间、层次、主体关系处理的一种表现方式。软木画的艺人运用“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来强调画面空间的纵深感和主次关系。用软木画片的厚薄程度制作出“近厚远薄”的景象,并主观加强主体景象的体积感。如软木画作品《江南春色》作者重点刻画近景的建筑物,画面中的建筑和高低错落的树木的厚度较厚,刻画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在画面中属于“实”的部分,处于视觉上的中心位置;远景的山峦厚度较薄,山峰也没有树木点缀,为了达到远处“虚”的视觉效果,只是用木屑薄薄的洒了几层,这样就降低远景画中的物象与软木画托板的明暗对比,加强远处“虚”的关系,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给人以虚无飘渺之感。

四、皴法技法对软木画的影响

皴法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表现技法之一,“皴者,山石之纹痕”,顾名思义,所谓皴法就是画家通过对自然山川的深入观察,用来表现山川岩石起伏、叠撘、走势的技法,其承载着画家的审美品味和情感。历代山水画家通过不同山石的外形特征和结构创造出不同类型的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雨点皴、解索皴、牛毛皴、卷云皴等不同类型的皴法。皴法技法对山水画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影响着许许多多后代画家的创作。

中国传统山水画不仅在“三远法”、“以大观小”、“近實远虚”的美学思想影响着软木画,还在笔墨表现技法上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软木画艺人们以刀代笔,通过不同纹理的软木去表现具有各种类型皴法的山川、岩石。如软木画作品《闽都净影》,艺人们先利用软木上有“气孔”的材料制作出山石,然后再用刀效法山水画中《富村山居图》中披麻皴的笔墨技法进行雕刻,把山石的结构呈现出来。

此外,软木画艺人在创作时也能恰当运用斧劈皴和雨点皴的技法。在表现岩石坚硬、陡峭的山峦,常选用没有“气孔”的软木制作山石,先把山石的外形确定之后,再用合适的刻刀进行雕琢,通过顿挫有力的刀法呈现出具有艺术效果的斧劈皴法。而软木画艺人在表现苍润、柔美秀丽的山峦时效仿雨点皴的手法进行制作,或者通过洒木屑方法进行表现。

结语

福州软木画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吴启棋、吴学宝、吴传福、吴芝生等几代艺人们的努力与坚守,一代又一代人的创新,使得软木画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完备和成熟,品种越来越丰富,在造型、题材、肌理、构图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上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软木画是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其以中国山水为蓝本并结合雕刻、剪纸等传统技艺创作出符合人们审美的工艺品。软木画擅于把自然风光浓缩于方寸的框屏之中,可谓“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特别是三维立体的软木画极具观赏性,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这离不开中国传统山水画构图布局和笔墨技法的影响。如今,软木画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其在继承和发展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宣传,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引进等方法为更多人所了解。但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并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的内在精神,不断传承与创新,才能使软木画作品更具魅力及文化内涵,从而走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吴守明.山水画构图[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1995,28.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4-165.

[3]范方根.山水画创作的虚实因素——学习感悟浅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0,21-22.

[4]梁建中.对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探索[D].2016,2.

[5]余斯伟.解读福州软木画[J].艺术.生活,2007(05):57-58.

[6]毛琳婧.探析软木画独特的空间营造方式[D].福建师范大学,2015.

[7]陈捷寅.福州软木画艺术语言暨审美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猜你喜欢

构图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