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素养的提高与语言的训练

2019-01-22苟建华

山东青年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言训练人文素养普通话

苟建华

摘 要:高职高专普通话教学面对就业压力,容易出现实用主义倾向,忽视人文教育,具体表现为强调语音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关注人文素养的提高,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空间,语言的学习才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而这样的学习将为学生的语言提高保驾护航。

关键词:普通话;语言训练;教学;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环境下,语文教育应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放在首要地位,但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大都“重文字训练轻语言交流”,导致学生语言素养不高,遇到说话环节凸显为见识不广、词汇量不足和说话时的逻辑性差。这样的基础还将给学生的语言学习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对近期目标(等级考试)不以为然,对于长期目标(语言能力的提高)过于紧张或没有信心和方法;为提高普通话等级等级水平而奋斗并痛苦着。现行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但课堂教学时间短,对课余的学习渠道拓展不充分,缺乏科学化、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法,普通话教学的效果也不是特别好。

一、语言的训练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我们对语言教学研究的重心应从学习结果转移到了学习过程,语言训练也应从如何教转移到了如何学。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口语交际训练是一种技能训练,而语言的交际性则又决定了口语交际训练是一种素质教育。口语交际训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言语交际能力。语言交际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任何想通过单一途径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习得词汇并理解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又因为语言是社会符号,语言的交流只能在所有参与者广泛理解了人类的那些非语言的暗示,动机,社会文化角色等等互相关联的因素之后才能有效进行,语言是社会的,约定俗成的,所以语言的学习必须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学习。

普通话水平的测试虽然不是文化水平的测试,但对于沟通来说,“文化素质”无疑在语言学习中演绎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语言使人类区别于动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能脱离了文化。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取决与生物学的,认知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文化素养一般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和阅读。因此在此阶段选择更实用更人文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制定学习训练计划并引导督促他们完成是我们对学生负责的选择。

二、语言训练理念为语言学习保驾护航

(一) 做好思想工作,调整语言学习心态。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发现在影响语言学习策略的诸多因素中,语言学习观念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不能把语言降格为应试的工具,而要把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当作必须的精神食粮和可口的营养品。要引导学生建立语言学习终身化的观念,要在提升学生兴趣、拓展学习渠道、建立长久愿景、提升学生素养上下功夫,这就是把提升人文素养放在首位的语言训练。

(二) 语言能力是一个以认知为基础的动态发展系统,它具有历时构建的连续性和即时反映的整体性。语言学习与有效的态度、学习技巧与适当的强化、榜样的选择和实践的机会有很大关系。根据迁移活动的有关理论,为实现“为迁移而教”,应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从而真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让学习者可以不断学习,实现素质的提高。

(三)激发语言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确定形式。语言能力的增进,除了具备语言环境外,还必须经过有系统的训练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心中对能力提高的长久渴求;唤醒绝大多数学生对文化的热爱,能力的获得将不仅仅是作为发展更深度技能的必要基本技能:读说能力,还将获取其它包括问题解决、团队合作以及增进个人学习与表现的能力。语言教师任重道远----要教育学生热爱母语,知道学习语言是一辈子的事情,做好活到老,学到老的打算。

三、语言训练整体把握

(一)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制定计划。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有明确的预期,并能把自己的语言能力的丰富和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关联。信仰和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文化的熏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师范教育类的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能否成功口才是关键。

技能的获得依赖长久的训练,如何让语言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能力和日常习惯是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所在。普通话教学应对学生进行建立在提升人文素养基础上的语言训练,使他们能够更灵活,更规范,更科学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掌握语言,增强对规范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二)把语言学习的实质揭示给学生,使学生的语言提高能抓住根本。语言能力是潜在的,抽象的,而此项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具体的无数次的语音实践才能获得,语音面貌要改变始终要在嘴上下功夫,学以致用首先是学、其次是练;语言学习是长期的艰巨的,必须经历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语音是普通话学习的基础,语音面貌和水平是对学习者口语能力的直观评价。基于语言学习的实质,教学模式必须是拓展了的课堂,结合课堂教学够用为原则的语音知识指引,采用自主、自觉和兴趣学习相协作的方式,让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才能顺应语言学习永无止境的现实。

(三)由文化滋养心灵,语言学习过程将充满快乐。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训练离不开文化。作为一个人,语言是何等重要!我们不能把它降格为应试的工具,而要把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当作必须的精神食粮和可口的营养品。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心中的光明,装点、指引我们的人生道路;优秀的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和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

(四)督促引导他们养成习惯。“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我们所探究的素养教育既注重能力养成,更能收获精神養成。涵盖在大量优秀的朗读欣赏材料中的“人文精神”,会使学习者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的内在品质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没文化连句话都说不好,学生认识到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之间牢不可破的关系后绝大多数学生语音学习动机明确,内在动机强烈,对语言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但语音学习的繁琐枯燥性,很难让兴趣发展为习惯,学生难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练习。习惯得经过不断实践而逐渐适应养成,最终达到基本自动化。所以习惯得有计划来帮助落实。

语言的内化需要有一个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必须坚持大量的听读,我们的做法是引导学生自选作品各取所需、尝试每天坚持10-20分钟的诵读,每天摘抄自己喜欢的文章,遇到特别喜欢的篇目就把它背下来;每学期借阅计划内的几本书;随时记下来所见、所闻、所感;口语是人类进行语言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所以交流习惯的养成必不可少,小组交流、同宿舍交流、全班交流;另外故事会、诗文朗诵比赛,教师模拟等比赛要积极的参加;语言学习要一直坚持下去,不能因课程结束、考试过关而结束,终身学习是我们的选择。

(五)计划可行、监督落实。建立分阶段、有计划,长短期目标相结合,基础语音学习和整体人文素质提升相结合的学习体制,引导激励每一位普通话学习者量身裁衣,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而对计划的落实我们采用的相信学生的自查又善于监督的机制,“打卡”“签到”“签字”全由学习者自觉或互助完成,后期老师的检查也以信任学生为原则,因为有人文精神的指引又有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的语言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过程充满乐感。

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它不仅具有测评反馈功能,也具有引导和促进功能,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最终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抓好这个方面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单一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为内容的动态评价模式改革。

我们发现建立在人文素养提高基础上的语言学习参与了个人的能力成长更干预他们的生存状态,带来的是愉悦、轻松、有效的学习氛围,培养的是自律、坚韧的学习精神,催生的是上进、奋发、积极的人生态度,它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今后的健康發展进程,语言能力训练和人文素质养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龙彩虹高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0-05-15.1.

[2]刘海云张玉彬职业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内涵、价值及路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17期.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人文教学部,甘肃 定西   743000)

猜你喜欢

语言训练人文素养普通话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