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实践谈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

2019-01-22陈家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4期
关键词:古籍实践

陈家欣

摘 要:古籍修复人员对修复原则的理解和把握关乎古籍修复工作的质量,因此树立正确的古籍修复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实践来谈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旨在为同行提供工作上的参考。

关键词:古籍;修复原则;实践

1 古籍修复的简介

古籍通常指产生于1911年以前,以手工纸为文字载体,并采用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形式的图书。古籍修复是一门传统的手艺活,在古代,修复古籍的人被称作是“补书匠”,可见在当时还没有“修复”的概念,只将“补书”视为一种谋生的技能。

如今,自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古籍的保护工作,随之启动了“十一五”期间实施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古籍修复的意义被更多人所认识和深入挖掘,被赋予了更多“文化传承”的意味。尤其是善本古籍,那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保护和修复,这些珍贵的文物能够更长久地存在,供后人从中汲取智慧。

古籍修复的主要步骤一般为:出入库交接、拍摄修复前照片、确定修复方案、配补纸、修复材料染色(如有需要)、拆解、清洁、补缺、压平、装订,最后拍摄修复后照片并建立修复档案存档。

2 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古籍修复工作有章可循和减少修复事故的发生,数代古籍修复工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结合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整旧如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和“过程可逆”四项基本原则。到今天,这些修复原则不断被具体化和细化,已经扩充到八大原则:整旧如旧、真实性、最少干预、可逆性、可识别性、适宜性、相似性和规范性。其中,考虑到“真实性”和“相似性”都是对“整旧如旧”的细化,同时整合相关学者提出的六项文献修复原则①后,现结合实践操作经验,从整旧如旧、最少干预、可逆性、适当性、安全性和规范性六个方面加以阐述。

2.1 整旧如旧

“整旧如旧”是最早提出,也是最为根本的修复原则。“整旧如旧”指的是在修复古籍的过程中,尽量采用与原件相同或相近的工序、技术和材料,使之在修复后也能保有原件的风貌、特色及版本价值,并注意保存与原书文物价值、文献价值有关的信息。

在古籍修复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将此原则贯穿到整个修复过程中,在制订修复方案的阶段就应该明确“怎么修”“修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修”。为了最大程度保持古籍的“文物性”“资料性”和“艺术性”,一般我们都会采用与原书纸张纤维同类或者颜色纹理相近的补纸,装帧材料如封面、装订线等尽量使用原件,只要破损不严重,我们都会将其修复,恢复功能后再次使用。修复过程中,注意保存天头地脚的批注和书根信息,杜绝划栏补字。最后装订的时候,书叶的折叠、单双股走线、书眼的个数等都遵从原样。如果要用新料代替旧料,就需要做旧处理,使古籍整体的外观、色调新旧协调。

2.2 最少干预

“最少干预”就是最低程度的干预,目的是最大程度保持古籍的原貌,这体现在古籍修复实践中的方方面面:对糨糊的用量要求“寧少勿多,宁稀勿稠”,对需要补缺的书叶“宁补勿裱,宁补勿托”;对补、配材料要求“帘纹宁窄勿宽,绢纹宁细勿粗,质地宁薄勿厚,颜色宁浅勿深”;对修裱质量要求“宁薄勿厚,宁软勿硬”。

该原则在选择修复方法的时候尤为需要考虑,因为现在过度修复的情况很常见,个别修复者因追求“完美”而见不得半点污渍,容不得蚊蝇小孔,但反复清洗、通托全补的做法并不可取。过度的干预容易损害到古籍载体本身所固有的一些信息,所以主张适度清洁和局部修补优先。

还有,即便是同一册古籍,不同的书叶的损坏状况不一样,可以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以达到最小程度干预的目的。如在同一册古籍中,前后几张书叶与外界的接触较多,破损严重,纸张劣化程度也较高,那就可以考虑用“全托”的方法,而对于中间保存状况相对良好的书叶则采取局部修补的方法,直径小于1毫米的孔洞可考虑“半叶修补”①或不处理(如果孔洞在不显眼处),这样既加固了书芯又将人为的干预降到最低。

2.3 可逆性

“可逆性”主要针对修复时所应用的材料。古籍修复工作应在尽可能保持古籍原貌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耐久性材料,修复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纸张、黏合剂、脱酸药剂等)不应该对文献造成损害,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去除修复材料并使原文献恢复到初始状态。在特殊情况下,修复古籍的材料和方法虽无法去除,但也不能对原件有损害,不能影响再次修复,这也叫作“可再处理性”。

我们在选取直接用于古籍修复的纸张、纺织物和黏合剂的时候,如旧料可用且对文物无害,那就继续沿用;需要添加上去的材料一般采用手工纸、纯棉线、天然蚕丝线,使用的黏合剂为小麦淀粉糨糊。而且这里要注意的是,黏合剂的浓度对可逆性也是有影响的,用作黏合剂的浆水稀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刚好黏结住,干燥后接口不会发生蜷缩为佳。

2.4 适当性

“适当性”原则融入了古籍修复的每个细节当中,要求修复者对古籍修复的每个操作“三思后行”,概括言之就是:修复应当是可识别的和适当的。

在此,可以结合以下在实际操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加以理解。首先是对历史修复痕迹的处理。在正式修复前的检查中,对于旧时修复的补纸、附加物,我们应予以保留,除非是不当修复,如过厚过硬的补纸。我们应尽量保留恰当的历史修复痕迹,因为这已经成为古籍本身的历史信息之一。其次,修复材料选用的颜色应与原件协调,但又有所区别,使人可以准确判断修复痕迹但又雅观。一般的原则是“宁浅勿深”,在对修复材料染色的时候,我们应追求色相和饱和度的一致,补纸的明度稍高(即颜色较原件略浅)。还有搭口的处理,修复的一般标准是不超过2毫米,但是对于脆弱的纸张来说是不够的,需要增加搭托的距离,若遇搭口过厚的情况,刮磨也应该在补纸而非原件上进行。有的修复者追求“看不出来修复过”的效果,这放在商业性修复中无可厚非,但在文博标准中,我们做到“自非向明举而看之,略不觉补”就是适宜的程度了。

2.5 安全性

“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原则,包括修复环境的安全、修复措施的安全、修复材料的安全及文献信息的安全。

古籍修复场所应该具备良好的安防条件,防火防盗防虫鼠。同时,室内温度控制在22±2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5%的范围对古籍来讲是较为适合的,在此范围内,纸张纤维在水分转移的过程中不易发生过度形变。修复时采用的工序、技法及材料,均须符合原件的物化特性,慎用新技术、新材料。使用的修复方法应经过试验,在被证实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使用在被修复对象上。文献信息安全主要体现在修复后,原件的字迹、颜料无损伤和洇染,历史修复痕迹也被恰当保存。

2.6 规范性

近年来,古籍修复的“规范性”被频繁提及,这关乎文物安全、修复质量以及技艺传承。在古籍修复工作中,应规范古籍交接、修复数据记录和保管等工作。如在修复前制订详尽的修复方案,与库房执行交接有连贯的记录表单,修复过程对关键节点和重点修复部位跟踪拍摄,待修复古籍存放在专用保险柜,非修复人员进出修复室需要报批和登记,修复后按《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与质量验收并建立规范的修复档案。

3 总结

树立正确的修复理念的重要性不亚于磨炼修复技术,因为思想是指导行动的,修复理念不当比修复技术水平不足的危害性更大。修复者对修复原则的理解和把握与修复质量密切相关,只有在修复实践中遵循上述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才能真正做到“整旧如旧、保存原貌”,才能延长古籍的寿命,达到最大限度保存和保护文献的知识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杜伟生.阐释《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3):19-25.

[2]杜伟生.古籍修复原则[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4):79-83.

[3]张平.浅析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J].文津学志,2010(00):294-301.

[4]林明,周旖,张靖.文献保护与修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5]杜伟生.关于珍本古籍的修复[C]//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融摄与传习——文献保护及修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5:49-56.

猜你喜欢

古籍实践
尽快制定《贵州省古籍保护条例》的几点建议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