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赏析
2019-01-22廖一璞张龙瑛祝捷
廖一璞 张龙瑛 祝捷
摘 要:康熙时期首创玻璃胎画珐琅工艺,因制作技艺要求高、制作难度大,仅适用于诸如小瓶、鼻烟壶等小件器物。其中在鼻烟壶上的运用较为广泛,并在乾隆时期达到极盛。故文章选取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乾隆时期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中的一些精品以飨读者。
关键词: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清代;乾隆时期
中国人吸闻鼻烟的习俗始于明代,康熙年间吸闻鼻烟渐成风尚。早期仅利用药瓶等简陋易得的器物盛放鼻烟,后来逐渐发展到使用玛瑙、陶瓷、玉石等高档材质,经过复杂的制作工艺制作鼻烟壶。康熙朝首创玻璃胎画珐琅工艺,是一种以玻璃为胎体,运用画珐琅工艺装饰的复合工艺。因制作技艺要求高、制作难度大,仅适用于诸如小瓶、鼻烟壶等小件器物。其中在鼻烟壶上的运用较为广泛,并在乾隆时期达到极盛。故本文选取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乾隆时期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中的一些精品介绍如下:
玻璃胎画珐琅葫芦式鼻烟壶(图1),通高4.6厘米,最大腹徑3.2厘米。鼻烟壶造型脱胎于瓷器中的葫芦瓶造型,呈葫芦形,圆足,铜镀金錾花盖连象牙匙。壶底署“乾隆年制”楷书款(图2)。
壶身通体彩绘枝繁叶茂的葫芦纹饰,五只红色的蝙蝠飞舞其间,与葫芦纹饰组成吉祥图案,具有“福禄万代”的美好寓意。蝙蝠纹饰普遍流行于明代,作为福的象征在清代器物上的运用屡见不鲜。壶上所绘蝙蝠曲线优美,双目炯炯有神,两耳微立富有灵动,嘴角微微上扬,给人以和善祥瑞之感。该烟壶用色考究、小巧秀美,白色玻璃胎上绘珐琅纹饰,整体素雅高贵。黄色葫芦色彩浓淡有别,绿叶、藤蔓用青绿色双勾使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白花点缀其间显示出淡雅的情调,红色蝙蝠与周围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出现了色彩高调,整体色彩富有节奏感。
玻璃胎画珐琅花鸟图鼻烟壶,通高5.7厘米,腹宽4厘米,整体呈扁圆体,椭圆形足,涅白玻璃胎施金地珐琅,铜镀金錾花盖连象牙匙。壶底阴刻双行篆书“乾隆年制”(图3)。
壶身整体采用蓝橙对比,色彩虽为互补色,但丝毫没有违和感,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一面绘喜鹊、月季、柳树(图4),另一面绘喜鹊、月季、山石(图5)。两幅画面中,喜鹊均立于枝头翅尾透露着蓝绿色光泽,如君子般眼神坚定始终如一;柳树外在形态柔美。将喜鹊和柳树这对寓意深刻的传统题材共同呈现于画面,配以花荣秀美的月季,传达出良辰美景、灵鹊兆喜的美好愿景。腹部采用两面开光内饰花鸟图,犹如打开一扇窗,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并在视觉上突出花鸟形象,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呼之欲出。开光外描绘装饰性图案,颈与足分别饰花草、如意云头纹各一周,壶身饰画珐琅花纹,图以金地作衬,金彩交辉,显示着华贵的皇家气派。
玻璃胎画珐琅雏鸡牡丹鼻烟壶,通高5.8厘米,腹径3.9厘米。撇口,圈足微外撇,有铜镀金壶盖,外底中心书蓝釉“乾隆年制”双竖行楷书款。
鼻烟壶以涅白玻璃为胎,胎质细腻似珍珠,釉料沉着有光泽,通体饰画珐琅花纹,构图优雅极具风采。一面为雉鸡牡丹(图6)。在画面的中心位画置雉鸡,外形勾勒精细入微、饱满流畅,尾部用笔轻松,有飘逸之感;按构造着色,雉鸡的形象栩栩如生。其身处红色牡丹围绕的白色石台上,与右下角小雉鸡相互呼应,构图严谨,运笔流畅,具有趣味性,寓意“吉祥富贵”。这种寓情于物的装饰手法在清代瓷器上盛行,并延伸至赏玩器物。另外一面绘白鹇玉兰(图7),画面整体较为工整,白鹇、玉兰之用笔,山石树木之晕染都较为细腻含蓄。该白鹇立于画面中央侧身俯视,“神貌清闲”,体色洁白,翎毛华丽,厚密的蓝黑色羽冠披于头后,长尾密布以黑纹,在绘有白玉兰的冷色画面中更显清冷。其脸部裸露部分和脚均为赤红色,冷暖搭配,增强视觉冲击力。画面中的玉兰树形优美,花瓣展向四方,花叶舒展而饱满。白鹇自古便是名贵的观赏鸟,且为清廉正直、处事从容不迫的象征,配以优雅而款款大方的白玉兰,使该鼻烟壶集赏玩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同时也突出乾隆时期鼻烟壶成为身份象征的特点。该鼻烟壶做工考究,精美绝伦。壶体绘制精细,颈与足分别饰花草、如意云头纹各一周,色彩鲜艳,整体寓意“玉堂富贵”,具有吉祥色彩。
玻璃胎画珐琅暗八仙鼻烟壶(图8),通高6.2厘米,腹宽3厘米。烟壶为灯笼式,圆底,铜镀金錾花盖。壶底描金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图9)。通体红色透明玻璃上绘珐琅彩纹饰,在故宫藏品中唯此一件。
清代是吉祥纹样的成熟期和高峰期,甚至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1]。该壶上半部绘璎珞纹,下半部绘海水浪花托着暗八仙纹,暗八仙即神话传说中八仙手中的宝物,寓“八仙过海”之意。暗八仙纹作为吉祥纹饰从明代起在陶瓷装饰中逐渐增多,到清代成为流行图案之一。鼻烟壶整体构图饱满,绘画精细,线条生动流畅,层次性强;在红色透明玻璃描绘珐琅彩纹饰,璎珞纹、暗八仙纹与海浪纹相结合,反映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较长的艺术生命力。
玻璃胎画珐琅西洋仕女图鼻烟壶,通高4.6厘米,腹宽3.5厘米。此鼻烟壶白玻璃胎上绘珐琅彩,呈八棱形,底部阴刻“乾隆年制”楷书款(图10)。腹部两面均以西洋女子半身肖像构图,形象丰满,容貌俊俏。一面画中少女侧身俯视(图11),目光专注作沉思神态,金黄色头发间点缀的些许花朵与肩上所挎篮子里采摘而来的花朵相映成趣,壮硕的身体散发出青春活力。另一面画中女子抬头仰视(图12),精致的妆容、浓密的卷发、微微轻启的双唇,不免流露出女子的风情万种。两幅画面色彩和谐,细腻的笔触起着塑造形体结构和传达情绪的作用,使人物面部表情和服饰立体生动,为宫廷画家模仿西洋画法的作品。两侧面绘有彩色折枝花,珊瑚盖连带铜金匙,用色典雅庄重,鼻烟壶整体富丽华贵,彰显皇家气韵十足。东方画珐琅技艺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精致小巧的鼻烟壶承载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清乾隆时期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做工细腻,造型纹饰变化多样,构图工整严谨,绘画生动流畅,涌现出大量巧夺天工的作品,将玻璃胎画珐琅这一技艺在鼻烟壶的制作上推向顶峰。同时鼻烟壶的赏玩性逐渐凸显并成为显示身份的象征,而盛入烟草的用途渐至其次。■
文章图片均采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官网
参考文献
[1]张明.清代陶瓷纹装饰暗八仙纹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