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理念的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一)*

2019-01-22孙冬石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

□ 孙冬石,傅 敏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1 绪论

社会竞争环境的变化,让人才分层愈加明显。研究型人才是国家先进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其培养储备固然重要,但针对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战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受到更多关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过分关注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的传授,知识与实践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连接,学生应对企业岗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明确欠缺。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等无法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足够支撑。

“治大国如烹小鲜”,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应如是,需抓住问题动因的主次,优化为主,改革为辅。所以,培养方案作为对人才培养全面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培养方案为学生量身设计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途径,让学生在有清晰目标和规划的条件下成长为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由于实践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理念下培养方案设计的复杂性,本研究将分三至四篇论文对培养方案的各部分内容进行探讨,本文主要研究服务面向和培养目标的设计过程。

2 “卓越计划”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部于2010年正式开展实施“卓越计划”,目的是建立工程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实现企业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截止2017年初,“卓越计划”已在中国超过200所大学实施展开,已取得了可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绩。

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研究和制订是实现卓越计划的基础性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则是培养标准的落地形式。在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参考了欧美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了中国化探究,并就卓越工程师培养在宽度和深度、点面结合、共性与特色等矛盾关系上应如何做到协调发展,在生源、教学、经费和政策方面如何进行质量保障的措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部分高等院校中已经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细节上的探索,如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案例,对课程设置和布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实现教育改革。

但卓越计划的开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不少院校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上还只停留在校企合作的层面,对不同区域经济环境下卓越工程师的差异化没有进行区别。所以探索一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在本科教育中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服务面向设计

本文以笔者所在院校的物流工程专业为例,研讨基于实践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法。笔者所在院校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以IT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物流工程所在的管理学院以信息技术作为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

服务面向是制定培养方案的基础,没有明确清晰的服务面向,设计培养方案的过程就是盲人摸象。在实践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理念下,服务面向必须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既能科学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使人才培养在专业的驾驭范围之内,这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总结,调研遵循了如图1所示的过程:首先对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其次,对行业中物流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再次,对行业中典型企业岗位进行调研,对岗位的任职条件进行总结分析;最后,结合行业发展中缺乏的人才类型和稳定存在及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岗位制定专业人才服务面向。

图1 服务面向制定流程图

通过调研可知,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侧重于两大方面,即操作类岗位与管理类岗位。前一类人才主要依靠专科、技校层次进行培养,本科院校应聚焦于后一类人才。管理类人才可分为企业物流型、规划型、国际物流型和物流研究型四大类。一所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大而全”,要在特色和专业性方面进行研究。

企业物流管理类人才,是用人需求量最大的岗位,无论行业如何发展,其岗位数量都会保持相对稳定,这类岗位是任何一所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所必须培养的人才,该类人才又是物流管理岗位的基础性人才,在积累了足够的岗位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后可以向其他类型人才转型;规划资源类人才,是现在最稀缺、培养难度最大的物流人才。该类人才需要专业的规划类知识和技能,岗位入职门槛高,很难通过其他岗位转型。该类人才的专业技能非常依赖于高校教育的培养,而目前高校对这类新型人类的供给明显不足;国际物流类人才,在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将具有稳定的需求量。但应该看到的是,该类人才必需的技能包括报关报检等通关技能、国际贸易操作、较高的语言能力。而这三种技能中,通关技能在高职、技校和社会教育中已经被广泛普及,国际贸易知识是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主修内容,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外语类专门院校中更为适合,所以该类人才并不能体现笔者所在院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特色,只作为服务面向的次要考虑对象;研究类人才,市场需求较少,且大多人才培养被传统高校和研究型院校所垄断。综上,笔者所在院校物流工程专业把企业物流业务管理人才和物流规划咨询类人才作为主要的服务面向。

4 培养目标设计

4.1 培养目标设计思路

考虑到人才的成长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培养目标不是毕业初期就需要达成的目标。而是通过对照岗位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一体化培养,包含课程、实训项目、素质教育等,保证学生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可以在毕业5-6年后经过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熟练才达到的成就。

通过对大量理论实践成果的研究,本文把实践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流程设计如下:在合理制定服务面向的基础上,科学地预测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总体定位,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行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通过国内外不同层次院校的同类专业进行调研,本着“扬长避短、特色教育”的原则对培养目标进行不断的修正。逻辑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培养目标制定流程图

4.2 利益相关者需求调研与分析

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中,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此需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系统的调研。

首先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调研。需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对物流工程专业相关职位职责及任职要求进行分析,总结趋势变化。另外是学生及家长的需求的调研。培养目标要基本符合学生和家长的预期,可以通过对在校生、毕业生和家长进行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信息的收集。

4.3 国内外院校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比较

通过对国内外院校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调研,可以掌握物流人才的来源,科学地判断未来市场上某类物流人才的状态是紧缺还是饱和,借此提前进行培养目标的调整,有效地避开过剩的物流人才领域,对认清物流人才走向、凸显专业优势具有很大的帮助。

调研对象的选择应该包括国内外开设物流工程专业排名靠前的知名院校和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院校。

通过调研可得如下的结论:国内高职类院校针对物流基层操作类的岗位进行人才培养,与笔者所在院校的人才培养无竞争关系;国外高校的调研表明,在世界范围内物流正朝着绿色物流和智能物流的方面发展,培养目标需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预判这种趋势;国内高校的培养目标呈明显的分类,其中,生产运作管理和系统工程类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985、211的老牌名校,所在院校偏重于基础性研究,需要较强的工学基础;传统国际贸易和新兴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供需平衡,高端人才就业门槛高,以此类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院校在相关领域中竞争优势大,部分的211院校和省属院校属于这类范畴;除上述的几类院校外,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新业态的人才需求,偏重选择蓝海行业。这类院校办学时间一般不长,走特色办学路线,人才的培养目标尽量避免与传统高校的物流工程专业相一致,避免正面竞争,其非常关注物流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大多数院校为应用型大学。

4.4 培养目标确定

培养目标的制定还需要尽可能贴合所在院校的主打特色,及参考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对专业建设的要求。综上,针对笔者所在院校物流工程专业成立时间较短、“底子薄”的特点,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考虑特色化专业的设计原则,在新兴的供应链和智能物流的发展趋势下,选择与电子商务物流紧密结合的特色培养目标符合当前专业的发展阶段特征。

5 结论

本文探讨了基于实践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理念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流程,论证了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匹配,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本文从服务面向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进行设计,未来的研究将继续从其他方面,如毕业规格、能力指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和素质项目设计等进行系统性研究。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青年工程师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