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淮阳县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路径

2019-01-19庄淑贞葛峰

山西农经 2019年22期
关键词:返乡创业农民工

庄淑贞 葛峰

摘 要:从提升创业服务能力、整合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完善基础设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开展创业培训和辅导、返乡创业与万众创新有序对接等7个方面,介绍了淮阳县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返乡创业;农民工;淮阳县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2-005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淮阳县辖20个乡镇(场),467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30万。淮阳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30万人,每年返乡创业就业近2万人。淮阳县成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小组,专门负责返乡创业协调服务和组织领导。淮阳县出台了《淮阳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意见》,为企业在税收、融资等方面全方面发展提供了政策福利。淮阳县的先进做法被新华网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

在淮阳县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的基础上,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担保中心,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创业贷款担保。截至2018年5月,已为202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共计2 020万元。几年来,淮阳县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约1.3万人,发展返乡创业企业160个,个体工商户约1.4万户。

1  提升创业服务能力

1.1  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

近几年,淮阳县采取政策扶持、搭建平台、示范带动等措施,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公共服务中心,提高办事效率。搭建创业平台,优化返乡创业的设备环境。职能部门集中办公,为企业发展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开通绿色通道[1]。2019年,在河南省召开的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电视电话会上,淮阳县被表彰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

1.2  广开信息渠道,为农民做好创业咨询服务

为自主创业农民提供思路,畅通创业渠道。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提供创业场地。由专人负责协调招工,免费为企业在网络上做宣传。

1.3  多方支持打造融资平台,建立创业引导基金

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给予最高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每年发放贴息贷款超过5 000万元,有效解决了返乡创业人员融资难题。

2  整合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2.1  坚持园区引领

以产业集聚区为支撑,以陈楚古街、太昊陵商业街、电子商务中心为依托,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用地等方面,采取灵活政策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对运行不良的企业,采取腾笼换鸟方法安排新项目。采取优惠地价,鼓励社会资金建设小工业园区,用于对外出租厂房。使用扶贫资金在乡镇建成和正在建设扶贫车间80多个,免费或以优惠价格供返乡农民工使用。这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创业者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场地或用地问题。目前,产业集聚区50%以上企业为返乡创业企业。陈楚古街创业园已吸引103家返乡创业企业落户,带动近400人就业。

2.2  做好农民工创业项目引导

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档案,为优质特色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河南瑞能服帽、刘振屯板材加工、酷恩电子产品生产等一批返乡创业项目,效益显著。河南瑞能服帽有限公司是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2018年产值近2亿元,带动就业1 000多人。

3  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3.1  发展一批具有带动能力的企业

引导返乡创业企业积极加入“两园”工程(工业企业产业扶贫园和农业产业扶贫园),把贫困村、贫困人口捆绑到产业链上。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提高了城市周边农民工作积极性,稳定了社会环境。2019年建立产业扶贫基地68家,其中具有带动能力的企业有40家。目前,淮阳县旅游服务业已高达100家,种植基地合作社已有2 300多家。

3.2  鼓励企业在乡村设立加工点,方便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农民就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破解了不少乡村社会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充足劳动力,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3.3  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淮阳县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企业做好农民相关业务的技术培训工作,协助企业发展家庭工厂。目前,返乡创业企业已发展家庭工厂860多家,带动贫困群众就业5 100余人,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

4  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通信和交通条件,完善物流体系,提升物流配送能力,推进国道发展建设。开展省道及县乡道路改造等项目,新建改建各类道路,农村班车开通率达到93%以上。截至2017年底,行政村95%以上接通互联网宽带,80%以上基本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全县企业的网络宽带费用下降35%左右。全县资源消费总额下降,总体降幅达30%。建成县级快递服务中心和镇级快递服務站,全县快递基础设施网络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另外,鼓励大型货运企业连锁经营,包括科技体系服务、配送到货一条龙服务体系等,形成了城西物流集散中心,在生活用品中形成了农副产品双向流动渠道。

5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依托电子商务中心,建立发展了当地“创业基地”和“众创空间”,为外来创业人员以及返乡创业人员免费提供2 000 m2平台发展空间。发展电子商务,基本实现了快递物流配送到镇、村。在原有基础上,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增长了15%以上。

6  开展创业培训和辅导

完善创业体系,强化开展创业培训和辅导。全面实施全民振兴工程,大力开展专项培训服务计划,全面推广“互联网+”在各方面的应用培训。积极探索创业与课堂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完成培训8 000人次,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了高达840万元的创业资金。

7  返乡创业与万众创新有序对接

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定期举办创业大赛,营造创业氛围,全面打造创业发展平台。在创业过程中,为创业人员提供一定的扶持。对返乡创业中的大学生、农民工、退役人员开展全面培训,并积极开展农民用网培训及创业培训。重点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大量培养电子商务经纪人。将推广“电子商务+”培训模式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政府部门应给予最大支持,为创业返乡人员发展提供服务。大力支持创业培训实习基地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创业。

参考文献:

[1]何广文,刘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创业的金融支持研究[J].改革,2019(9):73-82.

猜你喜欢

返乡创业农民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关于黄平县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返乡创业”,北京迈出扎实一步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SWOT分析
国家统计局: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