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解读

2019-01-19林洁

山西农经 2019年22期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解读

林洁

摘 要:财政部以及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此文件进行了解读,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解读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2-001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0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为了落实中央发展农业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组织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项目,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托管模式,加快速度促使农业多样化的发展,支持多元化的农业农村服务项目,重点开阔小农户的眼界,把农业农村引向大格局,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在落实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对具体的现代化科技学技术操作不熟练。对此,财政部以及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

1  深刻了解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通知》要求,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服务重点对象是小农户。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想相贴合。印发的《通知》强调了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对小农户实行生产托管,把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到小农户农业发展中,促使小农户走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轨道。

2  贯彻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服务方式

《通知》要求,在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项目任务的地区,要贯彻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服务方式,重点推广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并且加大推进力度,以农户为主的经营方在保证土地经营权完整的条件下,把农业生产中的某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包括种、耕、防、收等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让他们以专业的知识进行生产,这就是农业生产托管。在《通知》里重点强调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模的经营形式,例如统一播种、统一深松耕地、统一育秧、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烘干仓储等农业生产作业服务,大力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项目,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全力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提升资金的使用率,重点实施项目

3.1  大力支持农产品的生产

农产品的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通知》规定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项目优先支持农产品的生产性服务,特别是粮、棉、油、糖等大宗的农产品,给重要农产品提供有效的供给,保证粮食质量,提高农业经济的综合效益,提升农业竞争力。例如,2019年通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支持,黄淮地区大豆、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通知》中还鼓励各地政府寻求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林产品生产社会化服务财政支持方式,拓宽农业经济的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积累农业经济的市场经验,开辟更多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道路。各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农业生产的管理,保证政策能有效实施,促使农村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具体的实效。

3.2  明确资金的补助方向

《通知》强调了资金的补助方向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的重点环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项目的资金主要是针对小农户无法办理、办不好或办了之后亏本的农业生产方面的。资金也可以是用于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的、无法突破的薄弱环节,或者是农业提高产量上所遇到的短板问题等。对于资金的分配方向,政府机构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区分轻重缓急,把重点放在一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上,集中选择1~3个环节进行资金补助。

3.3  重点突出的服务对象是小农户

《通知》要求重点突出的服务对象是小农户。在项目任务实施中,小农户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无论是补助面积还是资金,其占比高达60%。在《通知》里还特意规定了接受服务的单个规模经营主体每年所享受的资金补助是有上限的。这一规定是为了保障小农户的利益,防止出现政策保護大户的现象。

3.4  确定资金补助的方式和标准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项目的实施地,要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具体情况确定服务资金的补助方式和补助标准。服务资金的补助方式和标准在《通知》中有详细的规定说明。各地政府要根据实际农业生产情况来确定资金补助方式和标准,例如根据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不同对象、不同领域甚至是关于市场的发育成熟度等情况来判断。虽说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不一样,但是原则上是一致的,财政补助的形式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会超过30%。对丘陵山区和贫困地区又有所不同,其占比会大一些,但不会超过40%。《通知》中还对单季作物的补助金额作了相关规定。对于资金的补助形式,政府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比较灵活,鼓励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项目的受益对象和农村集体或社会机构一起集资。

4  增强管理机制,做好项目任务的规划管理

4.1  服务主体的选择要公平规范

《通知》中明确了服务主体的选择范围,服务主体的选择要公平、规范。在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时,要杜绝出现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对服务项目主体的选择要采取公平的竞争方式,不能单凭个人意愿或某个单位组织的意愿选择,而是要按照规则进行选择,要保证服务主体选择方式的专业化、规范化及社会化。其中,在《通知》里明确规定了服务主体选择的4个基本条件,以及至少要有4家参与竞选服务主体。

4.2  管理机制的名录要公开明确

对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实施,要建立服务主体的名录库,相关部门要做好服务主体资格审查、资料信息录入和资料更新等工作,保障管理机制名录公开化、透明化。除了建立公开明确的管理机制名录外,还要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备案。其中,对直接纳入名录库的服务主体是有要求的,例如有较强服务能力、比较高的社会认可度、服务优质上乘、运营管理规范、连续几年都取得了承担项目任务资格的服务主体。对于下级上报备案的名录,上级部门则需要进行跟踪和改进,把农民多次投诉、弄虚作假、质量不达标的服务主体列入名录库的黑名单,并取消其5年内的服务主体资格。

4.3  加强监督和检查服务的力度

《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方政府机构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研究并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服务标准和规范等,监测服务质量,指导服务价格,以此保持服务市场的稳定。监管服务合同的履行情况,用法制手段引导服务主体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的质量,保障小农户和服务主体双方的合法权益。

5  规范组织领导,保证落实政策的实施

5.1  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方案编报

《通知》中要求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方案编报,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机构、地方政府机构等部门通常是在1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递交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初步方案。财政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要根据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机构、地方政府机构等部门递交的项目年度任务总目标和初步方案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分解下达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机构、地方政府机构等部门相关的绩效任务目标。接着各下级政府会根据自身的绩效任务目标来制定更加详细的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在6月底之前向财政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备案。《通知》中规定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是2~3年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服务项目的稳定性、连续性,保障服务项目实施效果的质量。

5.2  落实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要履行主体责任,明确项目任务的实施目标、实施内容、重点实施环节和运行机制等,制定好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项目的经费,保障项目正常运作,确保农业生产托管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的新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小农户对此的认知程度,积极探索农村农业的发展之路,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推进到小农户中,特别是发展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在农村的覆盖率,这样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种植率,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5.3  对组织领导要进行规范,建立绩效考核

在《通知》中,为了规范组织领导,避免贪污受贿行为的出现,需开展绩效评价制度。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执行情况会受到农业农村部以及财政部的年度绩效考核评价。《通知》里規定的原则是谁安排项目任务,谁就要负责绩效评价,对小农户的服务模式、服务效果、服务环节,以及服务项目的完成进度、资金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绩效考核。基于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农业农村部以及财政部要详细制定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和方案,对项目任务开展合理的绩效考核模式,而最终的考核结果则是项目任务实施范围以及资金分配的重要判断根据。

5.4  注重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成果的展示

要注重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成果的展示和宣传。各地方政府机构要大力宣传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工作内容,及时向农民总结成功模式和成果经验,在进行服务项目工作时,要多留意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措施,把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及时上报给上级机构。每年年度报告要及时上报给农业农村部,这样有利于及时对下一年度的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成功模式和收益成效展示给小农户,增加小农户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好感度,有利于农业生产托管形式的推广,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进程,提升对小农户的覆盖率,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能更加快速高效地发展农村农业经济。

(编辑:季 鑫)

猜你喜欢

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解读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廊坊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分析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