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

2019-01-19江苏省南京市诚信小学

天津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想象力个性化美术

江苏省南京市诚信小学 苏 丹

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教育开始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培养工作,而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在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有着促进作用,为学生开展专业化的美术教育,将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意识,促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学习中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总体质量,教师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开展教学,并且也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性技能,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针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价值和作用的分析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并且我国需要更多专业性技能的人才,通过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将会为我国输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顺应社会的发展,积极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开展美术教学。所谓个性就是学生在思想、态度以及性格上所独有的品质,在美术教学工作中发展学生个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应当将培养学生的个性当作主要教学内容。并且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模仿力较强的时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由于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意识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想象力,还有利于促进其养成良好的个性化审美观。对于各种美术画面,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看法,可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给学生一个样板答案,导致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渐渐地失去个性,不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所以,教师应注重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发挥出学生的个人特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二、针对有利于促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培养可行性对策的分析

(一)激发学生自身的想象力

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是美术学习中最关键的组成成分,教师应注重发现学生的发光点,并将其放大。例如,有的学生在进行作画时用笔粗放、有的学生比较细腻工整,是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属于自身的天性。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发展学生的天性。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并且创造力和想象力较为丰富。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美术教学工作中应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避免抑制学生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鼓励学生们表达出自身的所感所想,像积极地为学生们开设比赛以及采用游戏教学法等,通过这种手段让学生对各种事物进行联想,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想象力,教师也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挖掘具有创造潜力的教学材料,例如,教师为学生们讲解“谁想象的本事大”这一教学内容时,要求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教学工具,像各种几何形状,让学生们进行猜一下各种形状所表现的是什么含义,然后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以及分析,并且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升华,让学生能够根据这些图形创造形象,并且全面的表述出自身的想法以及意图,通过这种系统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开发自身的头脑。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艺术表达能力,像把静物拟人化,给静物加上动作以及表情,创造出具有生动趣味性的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塑造形象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想法全部表达出来,最终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多方面培养学生个性

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全方位的培养。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画种,积极地为学生开展素描教学工作,通过学习素描来让学生形成善于理解以及思考的能力;开展工笔画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追求完整;开展写意画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形成潇洒豪放的性格。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综合考虑学生自身的性格差异,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还应意识到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只有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审美观,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自身知识储备有限,在学习中很难发现美术存在的具有差异的形式美,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出自身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促使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个性化审美倾向,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欣赏以及感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美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避免预先设定审美参照,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味模仿,导致自身的思想以及个性受到阻碍。第二,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兴趣爱好,了解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审美倾向,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第三,教师要为学生们灌输一种正确的学习观念要求,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吸引心,并且勇敢地表达出自身的想法以及个性,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要勇敢地表达出自身的审美观点。

(三)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当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融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经历,并且积极地采用多媒体以视频、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各种具有针对性的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授课。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叶子片片”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各处捡各种树叶,带回教室认真观察欣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注重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而不会被其他因素所压制。本身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教师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将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实现自身的个性发展。针对以往的教学课堂分析,教师注重对学生的管理,营造一种较为严肃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里学生虽然能够将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但是其关注点并不是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而是通过约束自身的个性获得教师的肯定,营造一种严肃的课堂学习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新课改政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审美,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地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加大美术教学力量支持

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想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发挥,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工作,同时也要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技能,学校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应招聘专业性技能较强的教师,定期对教师开展培训。也可以邀请美术专家到校开讲座,为教师提供一种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实现在和专家交流沟通中总结教学经验,提升综合素养,通过这种手段实现在教学工作中为学生们进行专业化、合理化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

三、结语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意识到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应当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实现为学生开展专业化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教师应当以一种正确的眼光处理美术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同时,能够得到启发,真正喜欢上美术课。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个性化审美观、培养美术学习兴趣以及加大教学资金的支持,促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想象力个性化美术
看见你的想象力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创意美术
打开新的想象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