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基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浅析
——以江苏泰州为例

2019-03-06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吕东波

天津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泰州红色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 吕东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江苏泰州“红色基因”资源比较丰富,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本土红色基因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之中,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提升家国情怀素养。

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谈到“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中学历史教师要把“红色基因”重新引入历史课堂,便体现了地域特征。江苏泰州是中国海军的摇篮,是爱国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是渡江战役的前沿阵地。传承本土红色基因,不仅是泰州文化的一个符号,更是民族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泰州红色基因的深度挖掘,可以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可以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红色基因”是十分必要的。

一、利用本土“红色基因”,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生成情感和认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教学情境。在课堂讲授中可以把“红色”历史与相关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如在讲述“渡江战役”时,通过泰州市白马庙、中国海军博物馆等图片设置教学情境。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渡江时,渡江战役东线指挥部设于此,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海军在这里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海军,“水兵母亲城”成为泰州闪亮的城市符号。在“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的学习中,也可以通过爱国人士京剧大师梅兰芳图片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在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表演,表现出民族气节为人称颂。梅兰芳少年时常至凌文渊居处求教,学画梅花,成为凌文渊门下的画梅弟子。凌文渊曾任泰州时敏中学(泰州市第二中学前身)校董,与陈半丁、陈师曾、齐白石齐名,时称京师四大画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泰州本土“红色基因”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产生荣誉感和亲切感,进而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渗透本土“红色基因”,创新教学方法

1.通过史料的引入,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比如,通过讲述“抗日战争”一课,可以提供陈毅三进泰州的史料。“1939年夏,奉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命令,“二李”所部改编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李明扬任总指挥,李长江、张翼任副总指挥。下辖十一个纵队(后为七个纵队),据有泰县(州)全境及周围地区,形成有别于韩德勤势力的地方实力派。新四军挺进苏北,经陈毅三进泰州谈判,李明扬同意借道给新四军东进,并暗中协助新四军取得黄桥战役胜利。”通过史料,学生了解中共对于“反摩擦”及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也可以感受到中共在抗日战争期间作出的努力及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

2.利用泰微课资源,可以在课堂有闲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比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可以通过港珠澳大桥微课,都可以通过泰微课来补充说明。如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工程支撑建设团队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先后攻克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大桥体现我们国家的建设成就和技术水平,其总设计师是江苏泰州人林鸣,在克服种种难题的情况设计并实施建造大桥,其不言败不惧困难精神就是红色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利用微课既可以对于教材中叙述不多但又十分重要的内容进行说明,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

3.开发校本课程,讲好红色故事,通过社团活动课学习“红色基因”。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学校所在的地域特色,整合本土“红色基因”资源而开发校本课程。利用“讲故事”及社团活动课进行本土红色基因的宣传普及,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学习、网上查阅等学习方式在社团活动课上讲一讲泰州红色故事。如泰州沈毅中学校名来源于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的创办者沈毅,他将革命道理从课堂上传播、《星星报》在街巷传阅、《醒农歌》在地头传唱,点点火种汇成革命江海。1927年7月,泰兴爆发了著名的七二围城斗争。1928年春,五一农民暴动更加赤潮澎湃,在国民党军警疯狂镇压下,1928年6月28日,沈毅慷慨就义唤醒了这片土地。泰兴、泰县、靖江、兴化等地党组织迅速发展,通海如泰地区革命浪潮连城一片,催生了泰州地区的红色政权,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今天,泰州人民不曾忘记那段历史,“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了这片土地。通过学习“红色基因”学生产生爱国爱家之情,进而提升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素养。

4.开展讲座,听老红军讲述“红色”故事。比如,邀请曾于泰州市第二中学毕业的徐桂根老战士到校为学生们讲述越南战争中的中国人民抗美援越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先辈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了解到家乡人民在革命战争历史的英勇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和祖国的伟大。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本土“红色基因”不仅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培养了学生家国情怀,也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教师积极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坚持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者的有机统一,通过多种方法,渗透“红色”教育,使学生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感悟“红色基因”的生命力。比如,今年我校利用暑假期间高一学生军训的机会,拍摄快闪《红旗飘飘,庆祝国庆七十周年的活动》,师生共同演唱爱国歌曲,为祖国庆生,以此积极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让爱国之情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潜移默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加强“红色基因”教育,提升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也不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历史知识,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事件那么单一,而是学生既收获了知识与技能,又获得道德情感上的熏陶,使历史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高中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而其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在教学中渗透“红色基因”教育符合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成传成“红色基因”的目的。教师有意识地把本土“红色基因”融入自己的教学中,给学生讲解“红色基因”存在的价值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课中,要讲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以此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了解“红色资源”中英雄人物的事迹和伟大精神品质,进而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提升了“家国情怀”素养。

2.对“红色基因”的渗透符合中学生的德育规律、道德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红色基因”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够确保其在中学生德育中的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学生的政治信仰,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中学生不知努力的方向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而加强“红色基因”教育可以让他们体会到革命先烈及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不易,进而产生使命感和荣誉感,以及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崇高精神和报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总之,中学历史课堂将利用学科优势,通过大力激活、传承本土“红色基因”,把这一优势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育人价值。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必生拉硬拽、生搬硬套、运作机械,要设置情境恰到好处、水到渠成、妙在无痕,要“润物细无声”地将“红色基因”与学生的情感相结合,从而让学生真心接受。比如向学生提问有和启示、精神、启迪,进而把“红色基因”渗透变成固定知识;筛选一些有价值“红色”史料,把“红色基因”目标落到实处,真正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有效杠杆,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素养。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泰州红色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幸福水天堂——泰州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泰州古韵
追忆红色浪漫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