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农村小学生课堂边缘化现象的成因与转化方法

2019-01-19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三堡学区曹世军

天津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边缘化小学生农村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三堡学区 曹世军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国家对农村甚至偏远地区的教育日益重视。本文的立足点在于农村小学生课堂边缘化现象。所谓课堂边缘化,指的是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反应较慢而不能与班级教学进度同步,无法保持学习状态,被教师逐渐疏于管理甚至遗忘,这也是乡村教育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这些被边缘化的学生无法正常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退缩到课堂世界之外。且这种现象不是个例,而是以群体形式存在,它的成因与当下功利主义教育抬头、师资、设备、技术水准等专业性资源有限不无关系。面对此种现象,只有践行公平原则和相互尊重理念,并辅之以个性化辅导,才能让这些学生回归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生课堂边缘化现象形成原因分析

(一)教育功利性价值观的阻碍

其一,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和家庭给予学生过多精神和课业压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制。其二,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尊重和培养,因材施教理念践行力度不足,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学校对成绩较高的学生投入更多精力,而对学习成绩一般或较为落后的学生采取“放养”态度,这种忽视容易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二)教师过分看重自我展现

新式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但是农村地区对这种教学理念的接受和践行都较为缓慢,甚至一些偏远地区仍旧将传统教学模式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的个人讲解在课堂上占用太多时间,没能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讨论、思考的余地,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被逐渐削弱,受教师“绝对权威者”角色的垄断,一些学生选择完全服从,看似身在课堂,心却早已不知去向。

(三)课堂教学规范过于压制学生天性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农村地区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对学生有过多严格的规范要求,已超出学生课堂守则条例范畴,违反既定规则的学生,若屡教不改,便会被教师所忽略甚至排斥:常见有教师为了强迫这类学生服从,就默许甚至暗示别的学生疏远或排斥这类学生,将限制其参加课堂之外的一些活动作为施压方式,从而加剧这类学生被边缘化。学生的天性无法正常释放,潜能更无法被激发,久而久之,即使教师不会主动将学生边缘化,学生也会逐渐将自己置于课堂之外。

(四)家长与教师关系紧张

常有教师说,“遇到不好的家长,学校教育进一步,学生回家肯定能退两步”。由此可见,这类学生的问题,实质是家长问题。但是这类农村家长虽然教育子女能力不足,对孩子缺乏有效的教导,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教育诉求却在不断提高。学生一出现问题,他们就一股脑推到教师身上,教师不背这锅,家长和教师的矛盾由此产生。教师为避免矛盾升级,为相安无事,对这类学生的棘手问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久而久之导致这类学生被边缘化。

二、农村小学生课堂边缘化现象的转化方法

(一)教师要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并实地践行

这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仅以成绩好坏判定学生是否优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正视这种差异,找出其背后的形成原因,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潜能。具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每位学生找寻适合的接受教育的方式,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为他们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符合自身兴趣爱好的课堂情境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同时让边缘化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活动或者整个班级中的个人价值,从心理上对自我能力和教师教学产生认同。

(二)教师要切实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并着重增加边缘化学生的参与机会

教师是课堂主导,这在新式教育教学改革中是一大突破。实践表明,每位学生都是发光体,只是由于生长环境和个性特征的差异,其闪光点并不一致。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不是教学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理解者和成功消化者,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空间。

(三)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进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其次,教会学生敢说“我认为”,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教师,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于教材,多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肯定学生在情感太对价值观方面的积极表现。再次,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发言,降低教师在课堂中讲话的用时比例。

(四)改进课堂评价机制

在追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定位和价值取向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的评价应该是积极的,诊断性、形成性和建设性的。评价语言要友好、热情、中肯,尤其对潜在“边缘化”学生不应出现否定甚至排斥的语言,或者拿别人的长处与被评价学生的短处做比较。比如,“你要是这么做会更好”“虽然没有解答正确,但是这节课你很努力,加油!”同时,还有鼓励学生多以欣赏的角度互评、自评,更重要的是用价值启迪学生,多对班级中学习较为困难、座位在后排或者角落、学习成绩无明显升降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关爱,避免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走向“边缘化”。

三、结语

百科全书对边缘化的解释限定为朝着背离社会发展主流的方向日益变化,是一种被主流所排斥的非主流现象。但是农村小学生的课堂边缘化远不止如此。学校、教师和家长只有对这类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其找寻自我真正存在的价值,才可以有效转化这种边缘化现象。

猜你喜欢

边缘化小学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
我是小学生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
萨娜的“边缘化”写作
赞农村“五老”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