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湛若水的教师作用与教师素质观

2019-01-19

铜仁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格物思想教师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心系家乡教育事业,在广东各地广设书院讲学,造就了大批英才,有力推动了岭南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学术思想上,湛若水集“白沙学说”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开创了理学中一大门派“甘泉学派”,他的甘泉学说与王守仁的阳明学说并称为“王湛之学”,不少学者对他的理学思想做了独到的分析与解读,尤其是对他“体认于心,即心学也”“随处体认天理”等思想主张进行了深度地剖析,但对其教师思想进行解读者甚少。平实而论,湛若水有着丰富的教师思想,他从教师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等方面阐明了其教师思想,并用毕生的实践践行之。

一、湛若水教师思想产生背景及形成基础

湛若水通过个人求学经历的感悟,对儒家“师道观”的承继,以及本人心学思想的涵养,形成了他自身的教师思想。

(一)个人求学的经历

湛若水教师思想的产生,与其个人求学经历息息相关。青少年时期的湛若水,一直生活、学习于广州,为考取功名默默努力着,直到27岁才取得正式的礼部考试资格,但却因会试未通过而落榜。之后他便潜心求学于当时岭南著名的心学大师陈白沙。可以说,湛若水的思想尤其是教师思想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授业恩师陈白沙,陈白沙在接收湛若水为弟子时便对他说:“此学非全放下,终难凑泊。”[1]12湛若水听从老师的教导,当即焚毁“部檄”(上京赶考的证明书),从此潜心求学,绝意仕途。在求学期间,陈白沙认真地教授湛若水,在陈白沙的耳提面命下,湛若水学问精进迅速,很快就成为白沙最为得意的门生,最终成为“白沙学派”的衣钵传人。湛若水意识到自己学问的精进与成就,与老师的作用须臾不可分离,这也为湛若水日后教师思想的发展与亲身从教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湛若水求学期间,陈白沙以身示范,对待自己老师的恭敬态度和行为深深地感染了湛若水。据记载,陈白沙曾千里迢迢去江西祭拜自己的老师吴与弼,并当面指责毁谤自己老师之人,在陈白沙眼中:“父生之,君食之,师教之。师之义至于君父等。”[2]1255父母的生养与老师的教育,都是大于天的恩情,对老师再怎么尊敬都不为过。这些态度、行为,都给湛若水做出了榜样。他高度赞扬了陈白沙的尊师行为,并将这种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动。陈白沙逝世后,湛若水心甘情愿为其服丧三年,并说:“惟成我与生我者等之,师恩莫大焉,情莫重焉,故恩不得不发乎情,情不得不服之三年之服。”[2]1256之后更是“生平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献章”[3],并经常撰文来怀念陈白沙,宣传他的思想。

(二)儒家“师道观”的承继

湛若水教师思想中核心命题和思想主张的形成除了受个人求学时经历,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渊源,是其对儒家“师道观”的继承和发展。所谓儒家师道观,是指儒家学者在探讨师德养成、人才培养、文化传承过程中对为师者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的自觉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从事教学活动时生成的各种主张。[4]在漫长的中国教育历史中,师道“贯穿于儒学教育的始终,先秦孔子就主张”师“与”道“合一。他认为教师掌握着有关“道”的知识、理论或“道”的本领、技能,因此教师是“道”的载体,扮演着“传道”的角色,教师的作用之一就在于弘扬儒家之“道”。在儒家道统继承人韩愈的眼中,“师”和“道”同样不可分离,他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5]130,师与道是共同存在着,循道必求师,重道必尊师。因此他针砭时弊地为教师发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5]130的时代最强音,充分肯定和阐明教师的重要作用,倡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和从师而学的风气。及至明代,湛若水也以传承道统为己任,在他的思想中,儒家道统思想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他深刻认同历代儒者关于“道”的理论和传承“道”的方式,尤其推崇宋明理学家们程颐等人和师父陈白沙关于师道的追求,他也因此提出“模范立而师道尊”的重要论断,将儒家“师道观”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践行的信条。

(三)“心学”思想的涵养

湛若水教师思想的形成也与其心学思想分不开,尤其是“随处体认天理”“学知论”与“学为人”等思想观点。“随处体认天理”是湛若水心学思想中的核心观点之一,他在《论学书·答聂文蔚》中曾言:“心与事应,然后天理见焉,天理非在外也。特因事之来,随感而应耳,故事物之来,体之者心也。心得中正则天理矣。”[6]884湛若水从“心学”出发,主张人的“心”是人的认知器官,强调人的“心”具有认知功能。而他所提出的“学知说”,对教育和教师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做了一个前提论断,同时也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论学书·答阳明论格物》中说:“但人为气习所蔽,故生而蒙,长而不学则愚。”[6]887又曾说:“学则聪明日生,不学则聪明日窒。”[2]62这些表明,湛若水认为人是要学习的,只有学习才会使人益发聪慧;与之相反,不学习则会使人越发愚笨。此外,湛若水还在《学说》中提出“学为人”的观点,“古之学者所以学为人也。学为人也者,学为圣而至于天也。”[1]28其中阐明了向老师、贤人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他还说:古人、圣人一样都曾向先贤、老师学习,“昔者孔子学于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学于成汤,成汤学于禹,禹学于尧、舜,尧、舜学于三皇,三皇学于天地,故皆与天地相似。……古之人从师而学焉,穷经而学焉,小而小学焉,大而大学焉,亦所以明乎此而已耳,亦所以去其蔽乎此者而已耳,非外有所取而加之也。”[1]28所以作为“人”,为何不向学呢?总的来说,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思想强调人具有一定的认知功能,而“学知论”中强调人具有学知功能,“学为人”则强调人向学的必要性,这些都为湛若水教师作用观和素质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昌贤才”与“成德业”的教师作用观

(一)教师“昌贤才”的社会发展作用观

湛若水认为,教师于社会而言最终可起“平天下”之用。“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儒家追逐的终极目标,《礼记·大学》曾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7]即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这一路径,最终达到“平天下”的终极目标。湛若水深刻认同先秦儒家提出的这一社会目标,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社会目标的向往,他提出:“师道立,人道兴,则风俗厚,贤才昌,治化理而天下平矣。故厚风俗,昌贤才,理治化,平天下在师儒。”[2]781即通过树立“师道”这一途径,来达到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贤良人才的作用,进而达到“平天下”的终极发展目标。同时他又认为,“今之天下即古之天下,今之人心即古之人心,其人才之多寡相悬何也?在教学之兴废所致矣。故师道立则善人多,有志世道者,当以立教为急务焉。”[8]1615-1616即是说天下之兴在于人才多寡,而人才多寡在于教学之兴废,在于师道的树立,也同样强调教师和教育在培养促进社会发展之人才的重要作用。

但是,湛若水指出:发展国家教育事业是一个比较困难,而且必须要慎重的事情。“朝廷以教事惟艰,慎惟其人。惟人惟艰,匪惟训词之艰,其惟模范之艰哉!”[9]631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国家人才的事业却不得不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选贤任能,选拔优秀的老师作为学生们的学习榜样。“是故立之为模范,发之为训词。模范以化其内,训词以化其外。化内者,德行之谓也;化外者,道艺之谓也;德行道艺者,合一之谓也;合一者,合内外之道之谓也。是故斯理也,能立己而后能立人,能达己而后能达人,其致一也。是故物我两尽,合一之谓矣。故以修之于己则师道尊,被之於人则士习变。”[9]631-632因为选拔的模范,即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国家教育事业顺利的进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湛若水再三告诫这件事情必须谨慎,他说:“师也者,犹诸医学也。学者其犹诸病也。医以就诸中和而已医而偏焉,杀人之术也,师而辟焉,陷人之道也,可不谨乎。”[2]55教师教书育人,犹如医生医治病人,必须认真、谨慎从事。在慎之又慎的情况下选拔出“模范”后,对学生进行“化内、化外”的教育,才能使德、行、道艺兼备的“贤才”目标能够成为可能,进而达到培养“平天下”之人的目的,由此,教师的社会作用就得以凸显了。

(二)教师“成德业”的个体发展作用观

教师不仅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个体发展而言,教师的作用亦同样重要。《荀子·儒效》中曾言:“中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荀子认为如果人一旦有老师的教导和法度,就会重视学习的积累;反之,则会成为人们的灾祸,人就会任性妄为。《论衡·量知》中也曾言:“不入师门,无经传之教,以郁朴之实,不晓礼义。”王充认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晓经义。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学的人必定要从师而学,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湛若水也觉察到教师于个人而言的重要意义,观点比前人更甚,他认为:“学者求师有如求命。人之病痛必求医师,所以求命也。”[2]183人们向教师求学,就如同人们有病痛时求医一般,教师作用可见一斑。在他看来,教师对个人而言有诸多功用:

其一,教师能“成人之德业”。湛若水曾于《进德业一》中坦言:“故又举古人之言,以为隆师好问,则德尊而业广。自贤自用者,反是自得师者,虚心受益之谓也。……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舍师而能成者。”[8]918-919他举古人的例子,告诫我们从天子到庶人,从未有离开教师的教诲而成功的人。还说:“盖以非师友无以成其德业也。师友者,所以开君之聪明,而养君之德性者也。”[8]1009如果没有师友,就不可能成就你的“德业”;有了师友,既可以“开君之聪明”,还可以“养君之德性”。

其二,教师能帮助学生“订偏养正”。湛若水指出:“讲学则订去其偏,而养其中正,如田之治去稗莠,而可收聚矣。”[8]934教师身上肩负着教化的重任,能够适时、及时地帮助学生改正不正确的行为方式、思想意识等,犹如耕种时为庄稼拔除杂草一般,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各方面的不合理之处、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健康、茁壮的成长。

其三,教师能开发学生潜能。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处在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给予关注。湛若水也深谙此理,他说:“教者,所以觉人之良知,而归于中正者也。”[8]1612认为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也应该同时开发学生的潜能,即“觉人之良知”,这样的话,处于发展中的学生才会“归于中正”。

其四,教师能在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起正向推动作用。他曾高度赞誉《学记》中提出的教师的这一作用,“学之所由兴者有四焉,属于师者三,曰:禁止其未发之非,一也;告之以当可之时,二也;不陵犯节次而施之有序,三也。”[8]1991-1992认为教师在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第一,指导学生防微杜渐,禁于未发,即在错误发生前改正错误;第二,对学生适时施教,准确把握教育机会;第三,不超越学生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习能够循序渐进、渐次掌握。

三、“德才兼备”的教师素质观

教师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素质,湛若水对“教师需要何种素质”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作了诸多论述。湛若水认为教师必须要“德才兼备”,他在《大科书堂训》中就曾说道:“远方及近处有德行、道艺,先觉之人可为师法者,必恭请升座讲书,以求进益,闻所未闻。”[2]184湛若水的意思是:如果遇到德行、道艺、先觉兼备的人,即他心目中“德才兼备”之人,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了。按照湛若水的标准,“德才”兼备是成为教师的基本素质,那么何为“德”?何为“才”?两者关系又如何呢?湛若水均作出了他的回答。

(一)“德”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1.“德”的内涵

湛若水提倡的“德”到底是怎样的呢?

他认为:第一,“有德”之人懂得“自省”,湛若水深刻认同历代儒家修心育德的方法,他认为“自省者入善之几也。人惟不知省,故人心死而天理灭矣。……省者,心之所以生,天理之所以存也。”[8]88-89人并非是十全十美的,教师也是如此,因此就需要有“自省”的态度。只有不断自省之人,才懂得“入善”的途径,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符合为人师的基本要求。第二,“有德”之人懂得“借鉴”,指的是从他人那里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此来完善自身,这里所指的借鉴既可是正面的,即向道德高尚的榜样学习,“师人之心德,不若师人之善行,为深切着明,可警发吾人之心也。”[8]924-925这样无疑会使自己更加切身地体会到什么是高尚的道德行为;当然也可以从反面例子中进行思考、吸取教训,“鉴善不如鉴恶,以其惩戒之心切也。鉴恶之心不切,则其为善之志不勇矣。”[8]412-413反面的案例同样具有“借鉴”作用,利用它可以用来警示自己,进而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第三,“有德”之人懂得“慎独”,“人君保业之道,在于持身,持身之功,在于慎独。”[8]250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时,无论在思想还是行为上也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而不需要别人的监督,自己就可以控制自身的欲望,只有这样,才堪为人师。第四,“有德”之人懂得“积累”,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一步一步积累,才会慢慢提高,因此湛若水说:“程颐云木生地中长而上升为升之象,君子观升之象,顺修其德,积累微小以至高大也。”[8]900-901

2.“德”的具体表现

湛若水通过以身示范向世人及弟子展示了作为一个师者“德”的形象。他在办学、教学中极其关爱学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都关怀备至。他在南京国子监担任国子祭酒时就指出:“生员有疾,亲教之师必须存问饮食,必知于典薄。疾重者以文上告,药饵尤经有司。”[2]1030如果有学生生病,任教的教师需亲自看望学生,了解其饮食起居情况后,上报典薄;如果出现病情比较严重者,教师还需撰写报告上报,吃药也需经医生察看后再做定夺。甚至必要的时候“祭酒、司业当临视之,诊其饮食,节其医药,不幸而死,则临敛之。”要是教师和学官不负责任,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失于存问饮食,药饵不节,或有伤生者,罪坐亲教。”[2]1030湛若水对学生生活相关事宜的详尽规定,体现其拳拳爱生之心。

湛若水除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关注有加。“诸生肄业遇厌倦时,便不长进,不妨登玩山水,以适其性。”[10]他主张学生在学习感到厌倦,不能寸进时,可适当地游玩山水进行调节。湛若水对《学记》中“息焉”“游焉”的说法很是赞同,因此他提出:“诸生人人皆学歌诗作乐,以涵养德性。”[11]让学生通过吟唱诗歌作乐,以达到涵养身心、德性的效果。湛若水甚至亲自带领学生们参加劳动,下田种地。“石涧之北有乐尧庄,乃先生偕门人躬耕处。”[12]他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陶冶了学生的性情,也使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得到了锻炼。当然,其中也体现出湛若水强烈的关怀意味,让学生能够劳逸结合、涵养身心,进而保持身心健康。

此外,湛若水还将关爱学生的思想贯彻到其一生的兴学、讲学之中。“先生以兴学为己任,所至之地,咸有精舍、赡田以馆谷来学。”[2]1858他利用“义田”“赡田”的收入,不遗余力地帮助那些穷困的求学学生。除自己尽力资助外,他还号召“好义之士”为贫困和远方求学不便携带粮食的学生募捐,“有好义之士所置学田,随年所收多寡贮之公廪,量诸生之贫及远方不能裹粮者给之。”[2]201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教育的发展。据说,由于湛若水高尚的品格以及关爱学生的优秀品质,吸引了大批前来求学拜师的学子,连年近古稀的老者都为之所动,要来天关书院拜湛若水为师,此为教坛佳话——“天关三皓”。据传另有一名简姓学生,年愈百岁,也要求向湛若水求学,湛若水在面对这位高龄学生时,他每次都以贵宾相待、态度谦卑,常常让老者上座,自己下座,丝毫没有师道尊严,师者德的形象表露无遗。

(二)“才”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1.“才”的内涵

湛若水所提倡的“才”又是怎样的呢?

他认为:首先,有才之人懂得如何“格物”,他说:“格即造诣之义,格物者即造道也。知行并进,学、问、思、辫、行,所以造道也。”[13]“格物”虽然是湛若水继承朱熹的格物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但实际上他所说的“格物”比朱熹的“格物”具有更多内在和深层次的含义,如涵养本心、穷索知识、顺理行道等,其中还强调了个人主体的价值创生。

其次,有才之人懂得“进学”之道,即“博览圣贤书籍,与心交证”,这是湛若水对其老师陈白沙的进学之道的继承。

再者,有才之人懂得“见大”,所谓“见大”指的要深切地体会至高的规律,即他自己心学思想中一直强调的“天理”;只有做到这样,人才会明事理,有气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富贵贫贱能够泰然处之等等。因此他在《儆戒四》说道:“君子之学,体认天理,故能见大,见大则心泰,而富贵贫贱处之一矣。”[8]456

最后,有才之人做学问要达到“仁熟义精”的境界,湛若水说:“孔子至圣也,天理之极致也,仁熟义精也。”[6]888就是要对所做之学问,做到如孔子所说的“仁熟义精”境界,只有这样,在后面运用所学之时、在教授学生之时就能够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2.“才”的具体表现

湛若水认为“修之于己则师道尊”,时时不忘“修己”,用自身学识将世人折服,树立了一个贤才的形象,他的老师陈白沙曾经称赞“此子为参前倚衡之学者”[14],他也因此成为了“白沙学说”的衣钵传人。此外,湛若水的贤才形象,吸引了大批前来拜师、求学的弟子,以致他的门人“递相出入,源远流长”。湛若水不仅将“修己”作为日常必修之功课,还经常提醒、教育弟子们也要自觉培养自己的才能,要向南畿督学御史冯天驭这样的人学习,这就是湛若水眼中有才能之辈,是可以成为模范的那类人。湛若水在给他的赠言中称赞道:“‘贤哉!督学也。督学者,师道也;师道也者,格物也;格物也者,正己也。子将谓督之云乎?格之云乎?模范之云乎?信而模不模,范不范,又乌乎督诸?’曰:‘若午山子可以为模范乎哉?’曰:‘吾观之矣。心心必正念也。口口必正学也,身身必正行也,午山子而非模范,则谁与模范?’”[9]669-670

(三)“德”“才”的辩证关系

关于两者的关系,古今中外对此作过探讨的不计其数,而湛若水强调:教师身上的这两种素质必须并行、并重,须臾不可分离。

他曾坦言,古时孔子就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因此必须将“德”和“才”并重,即“德业不可不兼进也”。他在《答太常博士陈惟浚》中也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如车两轮。夫车两轮同一车也,行则俱行,岂容有二?”[6]880“涵养”与“进学”就如同车的两辙,行则俱行,这里虽然没有明确的指明“涵养”与“进学”就是“德”和“才”,根据他的相关表述,其大致内涵不出“德”与“才”的范畴。《明儒学案》中也曾记载:“知崇而礼卑,中行之士也。行者中路也,以上便可到圣人地位。”[6]909这里“礼卑”指的是具有高尚的道德,也就是他所说的“德”,而“知崇”则是指具有高超的智力,即他所说的“才”,只有“知崇而礼卑”也就是“德”“才”兼备之人才算是“中行之士”;他在这里明确强调两者并行、并重,而不应该偏于一者,因为他认为“知崇而无礼卑”的人是一个“狂者”,而“有礼卑而无知崇”是一个“狷者”,这两种行为都是做人尤其是作为一名教师所不可取的。

总之,湛若水非常重视德才兼备这一品质的培养,也因此决定了他对德才兼备之人的尊敬态度,他曾将尊敬老师写入《大科书院》的院规中,“进修敬义二斋同廊之人各各早起,衣冠暂会于本斋,相揖各言所疑所得,俟先生出堂整班而升,长少各依次序,所以养其敬谨之心。”[2]185要求学生早到教室,当老师来到课堂时全体起立迎接老师,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之心。

猜你喜欢

格物思想教师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最美教师
思想与“剑”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教师如何说课
人格物在民法上的保护探析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心学视阈下王阳明格物论探微
——兼与朱子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