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图书馆涵芬朗诵团案例分析
2019-01-19袁译文
杨 剑 蒋 虹 袁译文
(张元济图书馆 浙江海盐 314300)
1 成立背景
2014年3月,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朗诵是阅读的扩音器, 朗诵能把书架上的书、抽屉里的书、睡着的书、捆着的书,通过魅力的声音而使其飞扬,从声音世界引入文字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图书馆应当开展阅读指导、演讲诵读等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主要包括“阅”和“读”两方面,“读”更侧重于有声朗读,通过声音的传递,对传统阅读活动进行有效补充。
在海盐,诗歌朗诵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张元济图书馆作为海盐市民的主要文化休闲场所,一直致力于推动海盐文化建设,为打造优雅海盐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为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给广大朗诵爱好者提供交流的平台,引导更多人通过朗诵理解、分享文字的美感,发现阅读的乐趣,积极传承优秀文化,张元济图书馆着手成立“涵芬朗诵团”。
2 主要做法
2.1 成立初期
2.1.1 学习取经,广泛招募
2014年3月,张元济图书馆相关人员赴浙江图书馆,听取浙江图书馆关于文澜朗诵团成立及运作的经验介绍,形成成立“涵芬朗诵团”的初步概念。回来后,第一时间制定方案,发布招募公告,酝酿朗诵团章程。当年,共吸引100多名朗诵爱好者报名参与,涉及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工作者等多个行业。
2.1.2 建章立制,明确管理
2014年4月,出台《涵芬朗诵团章程》,明确朗诵团宗旨、团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纪律、社团活动等,设团长一名、副团长一名、指导老师一名,并从团员中推荐产生3名干事协助开展日常事务管理,将宣传推广部作为日常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及本团的活动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等。
2.1.3 顺势成立,首度亮相
2014年4月26日,涵芬朗诵团成立暨文澜朗诵团走进文化礼堂朗诵会在海盐县元通街道青莲寺村文化礼堂举行。文澜朗诵团和涵芬朗诵团的38名团员上演了《唐诗里的中国》《假如,能在海盐遇见你》《温暖2014》等14个精彩节目,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此次演出是涵芬朗诵团团员首次亮相。涵芬朗诵团成为继浙江图书馆文澜朗诵团之后的又一个公益朗诵团,张元济图书馆也成为全省地市级、县级图书馆中首家创办公益朗诵团的公共图书馆。
2.2 成长阶段
2.2.1 修订章程,畅通渠道
《涵芬朗诵团章程》为涵芬朗诵团提供指导原则、规则并管理团员行为的方针政策。随着涵芬朗诵团的发展,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涵芬朗诵团章程》必须不断完善。2014年7月,20余名朗诵团成员齐聚一堂,讨论通过修订后的《涵芬朗诵团章程》,并选举产生3名朗诵团干事,协助团长、副团长自主管理,以便涵芬朗诵团日后更好的发展。2016年7月,召开成人团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涵芬朗诵团章程》(修改稿),就入会资格、团员总人数、淘汰制度等进行了明确,并且增加一名指导老师。组建涵芬朗诵爱好者QQ群、涵芬朗诵团成人讨论组、涵芬诵友书友志愿者微信群,在群内发布各类活动信息,听取团员对于演出活动的相关意见建议。
2.2.2 定期纳新,多方宣传
作为公益文化团体,涵芬朗诵团秉承“能者上”的理念,在每次活动时鼓励朗诵爱好者参加,通过“老人荐新人”“老人带新人”等方式,促使新人老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每年三、四月份,涵芬朗诵团面向社会进行纳新,一般通过纳新选拔赛选出优秀的朗诵人才成为涵芬朗诵团团员(特别优秀的可破格),目前共有涵芬朗诵团团员103人(成人56人,少儿47人)。通过张元济图书馆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自身网络媒介,并利用《嘉兴日报》、海盐新闻网、海盐文体网等外部网络平台,加大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涵芬朗诵团。
2.2.3 名师坐镇,修炼内功
为提高团员专业水平,邀请专家、学者做客“涵芬讲坛”,帮助团员掌握朗诵技巧,提高自身的朗诵水平,让团员们懂得如何通过对语言的演绎,让一个朗诵作品更加有血有肉、有感染力。“涵芬讲坛”特邀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施艳老师作《普通话朗诵中的语言魅力》专题讲座。另外,围绕“语言表达艺术”“语言表演艺术”“朗诵的发声和表达”“朗诵技巧”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沙龙。聘请颇有教育、主持经验的老师为指导老师,在团员活动中进行专门指导,通过面对面交流的“零距离”模式,帮助团员掌握必要的朗诵技巧,提高自身的朗诵水平。
2.3 建立阶段
2.3.1 牵线搭台,集中展示
涵芬朗诵团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朗诵会和不定期开展朗诵沙龙等,将朗诵文化送进农村、高校、军队,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目前已围绕红色经典、春之约、夏之韵、秋之颂、冬之赞、母亲节、中秋节等主题,成功举办朗诵汇沙龙数十期。同时,举办“乡愁诗歌行”“携手你我他,共圆中国梦”主题朗诵会、“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型主题朗诵会、“风清水美·优雅海盐”主题朗诵会、迎新朗诵会等主题朗诵会20余次。在图书馆之夜,推出“古韵今风·诵阅读”情景诗朗诵、“阅读春天”快闪朗诵,以朗诵+快闪形式助力阅读。组织其他各类活动30余次,累计受益群众数万余人次。
2.3.2 寻求合作,整合资源
张元济图书馆积极与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融入县电视台、县民政局、新华书店、社会团体等多方资源,共同助力涵芬朗诵团发展。与县电视台紧密合作,出品首张CD光盘《优雅生活,芬芳四月——涵芬朗诵团朗诵精品集》,进一步推广涵芬朗诵,提升朗诵文化社会影响力;与县民政局合作,在2017年世界读书日当天启用微光朗读亭,每月围绕不同主题开展活动,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筛选,优秀作品在张元济图书馆公众号上进行推送;与绮园景区合作,开展海盐县未成年人朗诵比赛,激发未成年人的朗诵热情。
2.3.3 朗诵走亲,携手共进
张元济图书馆积极开展朗诵走亲文化交流,以促进不同区域间的交流、融合、发展。2016年11月,张元济图书馆、绍兴图书馆、常州图书馆三馆联动举办“三地雅会 金秋诗风”主题朗诵会,为现场200名观众送上一场经典的朗诵文化盛宴。涵芬朗诵团带去的压轴节目《如果能在海盐遇见你》不仅向大家展示了海盐的风貌,更寓意发出友好的邀请,将走亲朗诵文化交流发展下去。2017年7月,浙江图书馆、绍兴图书馆、张元济图书馆三馆联动,在涉园举行“相约海盐·仲夏之夜”主题朗诵会。在清新、浪漫的氛围中,市民领悟经典内涵,感受仲夏诗意。2018年12月,“望江南——诸暨·海盐两地诗会”在诸暨市图书馆举办,张元济图书馆涵芬朗诵团团员们与当地诵友同台表演,切磋交流朗诵文化,助力有声阅读推广。
3 创新点
3.1 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涵芬朗诵团为朗诵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完全开放的平台,团员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大都不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却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通过参加走亲朗诵会、主题朗诵会、朗诵汇沙龙以及文艺演出,不仅提高了团员们的阅读能力和艺术修养,也赋予了朗诵团生命力和创造力,打响了朗诵团的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朗诵爱好者聚集到以涵芬朗诵团为核心的大家庭里,为倡导全民阅读搭建了一个开放、自由、公益、公开、平等的传播平台。
3.2 形成了一道新风尚
涵芬朗诵团通过走进农村、高校、部队开展主题演出,或举办朗诵汇沙龙及开展主题朗诵会,甚至开展乘凉晚会、大型广场朗诵会、三地雅会、快闪朗诵会,真正使诗歌从神圣的殿堂上走了下来,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市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生活品质。通过朗诵歌颂祖国、歌颂军人、歌颂残障人士、歌颂美好生活,得到了人民网、光明网、浙江在线、《青年时报》《嘉兴日报》、海盐新闻网、海盐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在社会上形成了一道美好生活的新风尚。2018年,涵芬朗诵团获评嘉兴市“十大乐学社团”。
3.3 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县级图书馆创办公益朗诵团存在资源、资金等客观制约因素,涵芬朗诵团日常工作由张元济图书馆宣传推广部主持,由团长、副团长、干事等共同管理,主要采取团员自我管理的运作模式,从团员中挑选合适人员担当朗诵会主持人、沙龙主导者,演出作品在自我挑选、自行报名、自行排练的基础上由张元济图书馆总体把关,张元济图书馆规定活动主题、安排排练场地、争取演出机会,充分调动起了团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走出了一条公益朗诵团自我管理的新路子,促进朗诵团健康良性发展。
4 经验启示
4.1 加强团队凝聚力是关键
一个团队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朗诵团是一个大家庭,通过QQ群、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加强团员们的联系,拉近彼此的距离,并且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开展客观、理性的沟通,完成团队深度整合,形成团队合力。同时,在每年年底对涌现出的优秀团员进行表彰,并设置优秀代表发言环节,通过经验分享的形式,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4.2 创新朗诵活动方式是核心
朗诵的最大功能是将高雅的艺术直接地贴近人民群众,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朗诵活动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走进农村、走进高校、走进部队开展主题演出,也可以在室内举办有主题的朗诵汇沙龙,甚至到室外开展无主题的乘凉晚会。总之,创新朗诵方式,扩大宣传效果,提高朗诵团的影响力是重中之重。
4.3 挖掘整合社会力量是基石
朗诵团中许多都是专业的语文老师,有些曾经是老师,有些更是做过播音员、主持人,他们自身基础比较好,因为共同的兴趣集中在一起,他们是团队中的核心和支柱。同时,充分挖掘团员的特质,除了自身朗诵的天赋外,在纳新时适当兼顾茶道、舞蹈、视频制作等专长,毕竟一台优秀的朗诵会,伴舞、布景、大屏幕等这些元素也必不可少。另外,通过与民政部门、与新华书店、与电台等合作,开展朗诵走亲、下乡、入户,通过团员们的带动和辐射,将活动举办得有特色,有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