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6 例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的状况分析
2019-01-18陈威
陈 威
(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福州市 350001)
晶状体是人体中除淋巴细胞、甲状腺、性腺外较易受放射性损伤的重要靶组织,而且被认为是人体最敏感的放射组织。放射性晶状体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损伤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射线的直接作用,引起晶体蛋白的氧化损伤,以及机体微循环的改变和微量元素变化等引起。我们对1 386名放射作业人员的晶状体进行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我中心近两年间体检的佩戴个人放射剂量仪检定合格的1 386名放射作业人员的晶状体情况进行检查对比分析。
1.2 方法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操作要求及眼科晶状体检查操作规范,由专业眼科医师在充分散瞳状态下,利用裂隙灯检出晶状体病变结果数据。以上岗前人员为对照组,对体检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行业、在职情况、放射工种、工龄分组进行数据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职业结构 医疗卫生行业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发病率与非医行业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P>0.05)。见表1。
表1 1 386例放射工作人员所属职业(行业)结构表
2.2 现职情况 以上岗前人员为对照组,与在岗期间、离岗后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 386例放射工作人员现职情况表
2.3 岗位发病率 以上岗前人员为对照组,诊断放射学组工作人员晶状体发病率最高,与其他岗位放射工作人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岗位各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医疗行业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岗位之间的发病率对比
2.4 工龄关系 以上岗前人员为对照组,25年工龄以下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年工龄以上,尤其是30年以上工龄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发病率与工龄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见表4。
表4 医疗行业放射工作人员不同从业
3 讨 论
长期低剂量接触放射线,会使晶状体发生不同程度的混浊,早期表现为晶状体后囊下点状、线状、片状混浊;随着接触剂量累积和接触时间的增加,晶状体出现空泡、水泡、裂痕等表现。长工龄接触放射线者,后期则出现晶状体密度增高,整体混浊(放射性白内障)。医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患病率要高于企业单位的患病率[1-2],但尚未有报道医疗行业与非医疗行业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的发病情况。本次调查涉及1 386例放射工作人员,发现医疗和非医疗行业晶状体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
以上岗前人员为对照组,我们发现在岗期间、离岗后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考虑的原因是晶状体属于放射性损伤晚期反应组织,从业人员的晶状体长期受到持续低剂量的外照射,最终引起了程度不同的损伤。最近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对67 246名放射从业人员调查发现,其中12 336名技术人员在接触射线以后发生白内障,且计算出职业性放射线照射的累积预计5年滞后晶状体吸收剂量为55.7 mGy(四分位数范围23.6~69.0 mGy),5年滞后晶状体吸收剂量与上岗时接触放射线的总剂量相关[3]。
本次分析的放射性晶状体发病的95例从业人员,符合随着放射线接触剂量累积和接触时间增加致晶状体损伤的一般规律。20年工龄以下的晶状体病变以晶状体后囊下点状、线状、片状混浊为主,20年工龄以上的晶状体病变以晶状体出现空泡、水泡和晶体密度增高为主。虽然本次调查的放射作业人员均是佩戴个人放射剂量仪检定合格者,但仍发现25年工龄以下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发病率无明显差异,25年工龄以上尤其是30年以上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发病率与工龄呈现明显正相关。叶安方等[4]也报道了小样本(367例)的调查,发现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率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高(P<0.05)。
本研究发现晶状体发病率增加与放射剂量累积有关,可能与晶状体未纳入常规防护范围[5-6]而导致局部接受照射剂量过高有关,也可能与个人防护意识和防护习惯相关。说明对于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放射个人剂量仪检定合格应是基本要求,但实际工作中还要制定相关的工作程序和晶状体监测的规程来保证广大放射工作人员的眼睛健康[7]。
目前放射性晶状体损伤已引起国际国内学界的重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关于职业放射从业人员眼部剂量限制的新建议是晶状体的等效剂量限制为20 mSv/年,在限定的5年期间内平均不超过50 mSv[8]。我国对于放射剂量的接触也有自己的规定,如《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和《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95-2002)。但由于晶状体接受放射剂量监测方法的难度较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9]。
放射线在工业应用中主要通过距离和屏蔽防护,医疗领域中的放射诊疗(包括CT、DSA、放疗、核医学)也主要通过屏蔽防护。本调查发现,诊断放射学专业作业者晶状体发病率高。近年来医疗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部分介入医师由于感觉防护服装过于笨重不便,长时间手术穿戴易疲劳,且不便于手部精细操作,故防护服穿戴不规范,不戴防护眼镜,手术时肢体等多暴露于辐射场中,尤其是手掌、上肢、眼部、甲状腺等出现放射性损伤,晶状体发病率升高[10]。根据欧洲的研究,介入科医生为了减少晶状体放射剂量的照射,需要使用透明吊顶式铅防护罩或铅眼镜[11]。医疗机构也应相应地加强防护设施建设,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7],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减少从业人员的晶状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