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1-18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0期
关键词:肺型肺胀定向

赵 青

(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内科,江苏 南京 211100)

肺胀为中医病名,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肺病,一般发生于肺咳、哮病之后,是由肺气长期壅滞、肺叶持续膨胀而不能敛降导致的胀廓充胸,以胸部闷胀、咳嗽、气喘等症状为主要的临床表现[1-2]。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采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加中药敷贴穴位进行给药,是一种建立在中医学理论上的有效治疗方式,目前,该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明确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临床效果,我院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痰热郁肺型肺胀患者进行研究,现将其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痰热郁肺型肺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每组3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65.31.5)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实验组患者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65.41.5)岁,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咳逆、胸闷、舌边尖、脉滑弦等症状,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严重肺部病变的患者;排除合并肝肾病变患者;排除存在严重感染的患者;排除患有代谢性疾病、血液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本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化痰、止咳、平喘、解痉挛治疗等,同时保持室内空气的舒适清洁,定期除尘、消毒,室温控制在20~25摄氏度左右,及时给予吸氧和排痰干预,叮嘱患者注意口腔卫生,饮食方面保持清淡。

1.2.2 实验组

本组患者实施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加常规护理,以影像穴体表投影为治疗俞穴,敷贴中药药贴,连接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设置合理的运行参数,每天治疗两次,每次治疗20min,一周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和状态变化,以肌肉轻微抖动、有刺麻胀痛感为有效治疗,治疗完成后,中药药贴继续贴于左右肺俞穴上2h。环境、饮食等方面护理与常规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相关标准统计两组患者的症候积分,积分分为气促喘息、咳痰、咳嗽以及胸部胀闷四个维度,每项评分0~4分,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治疗效果越差。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候积分分析

实验组患者治疗气促喘息评分为(1.10.4)分,咳嗽评分为(1.10.2)分,咳痰评分为(1.30.5)分,胸部胀闷评分为(1.10.5)分,其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候积分统计(xs)分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例),本例患者为皮肤瘙痒;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例),2例存在呼吸道感染,3例为肺气损伤,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0431)。

3 讨 论

痰热郁肺型肺胀具有反复发作、病情迁延、治疗周期长等特点,是肺脾肾三脏虚损的一种综合表现,《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指出:痰热郁肺证表现为咳逆、胸慢、痰多粘稠色黄、喘息气粗,伴身热有汗、溲赤、便干等症状,把脉可感脉滑弦。痰、癖是该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同时也是致病情加重的两个因素,进而使得患者肺气内闭、宣肃不行。

现代西医一般采用抗感染、抗炎和止咳平喘等方式进行治疗,无明确的分型标准,治疗效果也并不十分明显。而中医的定向透药疗法则完全依据中医分型进行诊治,通过将中药敷贴贴于治疗俞穴上,以定向药透仪将浓缩药物经皮渗透至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达病灶处起到治疗效果。此外,该治疗方式运用了多频震动治疗仪和超导脉冲,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药物直达病灶速度,并改善呼吸阻力,对于促进患者排痰十分有利。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气促喘息评分为(1.10.4)分,咳嗽评分为(1.10.2)分,咳痰评分为(1.30.5)分,胸部胀闷评分为(1.10.5)分,其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上述数据有效说明了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的有效性。李越[6]等在其研究中同样指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下患者症候积分均在(1.20.3)分以下,明显的低于常规治疗患者(P<0.05),其研究与本研究均说明了该治疗方式。较常规治疗具有优越性。

同时,本次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例),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67%(5例)(P<0.05)。

综上所述: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可显著缓解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更少,安全可靠,可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肺型肺胀定向
不同影像学征象对手术切除的浸润性黏液腺癌预后影响的M eta 分析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什么是肺胀,如何预防和治疗!
肺胀患者便秘与呼吸困难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与肺功能、CAT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咳嗽方和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疗效比较
穴位贴敷加心理护理对肺胀患者活动耐力的影响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不同压力氧气导致的肺型氧中毒中的表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