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咳嗽方和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疗效比较

2016-06-27和丽菊曾国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肺胀

和丽菊+曾国强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咳嗽方和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痰热郁肺型肺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自拟咳嗽方水煎服。对照组30例,予桑白皮汤水煎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10天后,治疗组痊愈3例,好转2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1例,好转22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76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咳嗽方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痰热郁肺;肺胀;自拟咳嗽方;桑白皮汤

【中图分类号】R2561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099-02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1]。临床可见痰热郁肺、痰浊壅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犯等证型,相当于西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等。此类患者病重时多需要住院系统治疗,但也有大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选择门诊中医中药治疗,曾国强主任医师善于运用自拟咳嗽方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本研究拟通过临床观察初步评价其自拟咳嗽方和桑白皮汤(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医内科学肺胀篇痰热郁肺型肺胀推荐方)在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疗效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痰热郁肺型肺胀诊断的患者60例,排除老年人肺炎、肺结核、肺心病并心衰Ⅱ°以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6 例,女14例,年龄46~67岁,平均年龄(561±119)岁,病程6~12个月,平均病程(629±498)个月。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54±112)岁,病程5~12个月,平均病程(605±477)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患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诊断标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医内科学肺胀篇的诊断依据和痰热郁肺型的证候特征[1]。①临床以咳、喘、痰、胀、瘀为主症,表现为咳逆上气,痰多,胸中憋闷如塞,胸部膨满,喘息,动则加剧,甚则鼻扇气促,张口抬肩,目胀如脱,烦躁不安等。②日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脱,或并发悬饮、鼓胀、癥积、神昏、谵语、惊厥、出血等症。③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经久难愈,多见于老年人。④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他如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等也可诱发。⑤相关检查:X线检查: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横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透亮度增加,肺血管纹理增粗、紊乱,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右心室增大。心电图检查表现为右心室肥大,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出现肺型P波等。血气分析检查可见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血液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可增加,白细胞总数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后期可有肝肾功能的改变,血清电解质紊乱。⑥痰热郁肺型的证候特征: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咯,或伴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12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凡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辨证属痰热郁肺型肺胀,且生活稳定,自愿配合观察者。

排除标准:①虽然符合纳入标准,但长期使用与治疗本病相关的药物,必须停用,若不能停药则排除;②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③出现喘脱,或并发悬饮、鼓胀、癥积、神昏、谵语、惊厥、出血等症,或伴鼻扇气促,张口抬肩,目胀如脱,烦躁不安,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喘脱等病情较重,需要住院系统治疗的。

13治疗方法治疗组予曾国强主任医师自拟咳嗽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炙瓜蒌壳15克,浙贝15克,柴胡10克,炒黄芩15克,明党参25克,法半夏12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炒白术20克,茯苓20克,防风15克,枳壳25克,桔梗15克,炙枇杷叶15克,甘草6克)。

对照组予桑白皮汤(桑白皮15克,法半夏12克,苏子15克,杏仁10克,浙贝20克,炒黄芩15克,黄连6克,山栀10克)。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每日一剂,水煎3次,取汁450ml,混合,分3次餐后半小时温服,服药期间禁食肥甘厚味及辛辣香燥之品。治疗10d进行疗效观察和评估。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1观察指标①主要症状体征:咳逆上气,痰多,胸中憋闷如塞,胸部膨满,喘息,动则加剧等症。②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

142评价标准分为临床治愈、好转和未愈[2]。①临床治愈:体温正常,咳逆上气消失,胸中憋闷如塞感消失,静息状态下无喘息,咯痰减少或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胸部影像学检查渗出病灶减少或消失;②好转:体温正常,咳逆上气、咯痰、胸中憋闷如塞、喘息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好转,胸部影像学检查渗出病灶减少;③未愈:发热、咳逆上气、咯痰、胸中憋闷如塞感、喘息无好转或加重,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无下降或增高,胸部影像学检查渗出无减少或增加。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在治疗10d后,治疗组痊愈3例,好转2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1例,好转22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76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肺胀病程缠绵,时轻时重,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痰浊内蕴化热,痰热郁肺,或痰浊内蕴,复感风热,内外合邪,均可出现痰热郁肺之证,曾国强主任医师认为肺胀患者多有肺气不足,经常罹患外感,若一味解表发汗则更伤肺气,治宜疏表、清热、化痰、活血。自拟咳嗽方,其中炙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宣畅,开宣肺气,止咳平喘;杏仁味苦能降,且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达止咳平喘,两药合用,一升一降,疏表宣肺,降气止咳。柴胡味苦微寒,轻扬升散使邪热外达,祛邪而不伤正;黄芩苦寒以泻火,能清里热,两药合用,一表一里,使邪气大部分外达,一部分下泄,共为君药。炙瓜蒌壳、浙贝清热化痰,开郁散结;法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炙枇杷叶清肺化痰,降逆止咳;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咽;防风发表散风,胜湿,共为臣药。明党参润肺化痰,养阴和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茯苓、炒白术健脾除湿,培土生金,补母生子,以绝生痰之源;丹参、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共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表宣肺、清热化痰、活血行气之功。曾国强主任医师认为:治疗肺系疾病以疏解气机为法,故方中包含了小柴胡汤之柴胡、黄芩、法半夏、明党参以疏解气机。治疗肺胀重在治“痰”和“瘀”,《丹溪心法》认为“肺胀而咳,……此痰挟瘀血碍气而为病”,提示了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肺胀,其最根本的病理因素主要是痰、瘀阻碍肺气所致。则其治法除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外,还应补益脾气,增强脾的运化功能,并在辨证的基础上需适度活血,选方佐以活血化瘀药,治疗肺系病症,疗效显著。在本文研究中,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曾国强主任医师自拟咳嗽方兼顾疏表、清热、化痰、活血,在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中,切中病机,符合肺胀发病的病理基础,故往往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与桑白皮汤治疗该型肺胀的疗效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治疗痰热型肺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勉华,王新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宋正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05:551-552.

(收稿日期:20160317)

猜你喜欢

肺胀
什么是肺胀,如何预防和治疗!
肺胀患者便秘与呼吸困难的相关性研究
张念志教授从痰虚瘀治疗肺胀经验
浅谈“肺脾肾”论治肺胀
穴位贴敷加心理护理对肺胀患者活动耐力的影响
浅谈肺胀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