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区老人用药依从性的护理研究
2019-01-18何华英周雁琼
熊 甜,何华英,周雁琼*
(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湖北 武汉 430030)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老年人由于多病共存、多重用药,记忆力、理解能力等机体功能减退,极易发生用药完全问题[1]。我国由于社区家庭照护系统有待完善,大多数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本研究旨在通过电话随访这一延续护理方式,探究提高居家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12月在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出院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类实验研究,将2017年3~7月出院的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8~12月出院的14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男78例,女72例;年龄60~85(69.6±6.1)岁。干预组男70例,女71例;年龄60~86(70.1±6.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老年人按常规由管床医生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带药回家服用。
1.2.2 干预组
干预组老年人在常规的基础上,免费获得一个药盒和一张个体化的用药信息卡,研究者根据用药信息卡指导老年患者,将口服药提前一周装入药盒以规律服药;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病情好转或严重时,不可自行随意调整用药,应及时就医、咨询专家意见。
1.2.3 电话随访
两组患者出院两周后,均由研究者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居家用药依从性。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是Morisky[2]等人在1986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需长期服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研究,由四个条目组成,总分为0-4分:0分,表示用药依从性好;1-2分,表示用药依从性一般;3-4分,表示用药依从性差。且出于伦理考虑,两组患者在电话随访中反映的居家用药问题,调查员均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 结 果
在两周后的电话随访中,有干预对象表示,用药信息卡一目了然,能指导其正确服药,也有部分老年人表示,药盒便于外出按时准确服药。
干预组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人(Z=-5.849,P= 0.000)。(详见表1)
表1 老年患者在出院两周后的居家用药依从性
3 讨 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记忆力退化,身体各器官功能也逐渐衰退,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且服药种类多、时间长,甚至终身服药,是药物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3]。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而言,长期、按时、规律地服药是保证疗效、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4]。
在本研究中,研究员在干预对象出院时,免费发放一个28格一周储药盒和一张个体化用药信息卡,同时对其进行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表1显示,干预组老年人的居家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人。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病患者发放药盒与个体化用药信息卡,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居家用药依从性,从而减轻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