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注射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9-01-18蒋雪萍
蒋雪萍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宜兴 214221)
微量注射泵[1]是作为一种泵力仪器,其主要的作用在于能够将药物精确、微量且均匀的持续不断地泵入患者体内,对此,选取我科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相关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有如下报道: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进行相关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31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6:15,年龄分布在38~72岁,平均年龄(51.2±3.8)岁;病程为2年~10年,平均时间(5.7±0.9)年。
研究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7:14,年龄分布在37~75岁,平均年龄(52.8±4.1)岁;病程为2年~11年,平均时间(6.1±0.6)年。
针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意义上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微量注射泵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1 治疗方法
⑴微量注射泵的规格 微量注射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分别为泵、注射器及泵管等。通常情况下,对于注射器及泵管的要求为选用一次性50ml规格的注射器和一次性输液器延长管。
⑵用药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50毫升的0.9%浓度的生理盐水加正规胰岛素50U,治疗初期的剂量需要控制在每小时4-5U,此外,需要护理人员每隔1个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血糖监测,同时每2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监测,并根据血糖的监测结果对胰岛素的使用量进行控制,将血糖的下降速度稳定为每小时3.9~6.1mmol/l,若两小时后出现血糖的下降情况不正常,则表示患者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正在不断的下降,此时需要将胰岛素剂量调整为每小时10~12U;若出现患者的血糖下降速度过快或者患者已经出现血糖偏低的情况时,则需要减少胰岛素的使用或直接停用。当患者的血糖情况出现稳定后,可将微量注射泵逐渐撤除。
1.2.2 护理方法
⑴相关的护理准则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对微量注射泵的使用原理及操作规范。同时需要护理人员有足够的责任心,并且对相关药物的基本性质与使用剂量及相关的使用用途都有详细的了解。
⑵心理护理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治疗仪器,微量注射泵已经在临床上进行了广泛的运用,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微量注射泵还很陌生,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进而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做到保护患者安全,使患者接受治疗的态度积极,主动配合。
⑶注射时的注意事项 在对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进行注射时,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对电源是否通畅进行检查,同时需要护理人员熟悉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包括注射器内药物注射完毕、管道出现受压、扭曲或阻塞以及注射器在泵内接触不良导致无法进行准确的流量控制等,机器会出现报警,此时需要护理人员立即对注射泵内的注射器及静脉延长管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再安装。此外,若由于机器本身问题出现报警的话,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地对注射微量泵进行更换维修。在患者的病情出现好转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用药量进行控制,以逐步递减的原则减少患者的用药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糖下降情况进行评价,评定标准:满意,使用微量注射泵后2~3h血糖出现稳定下降;良好,患者在使用微量注射泵后的4~5h血糖出现稳定下降;不满意,微量注射泵注射后6h以上,患者血糖未出现任何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全文数据均由SPSS19.0版统计学软件处理,以%表示血糖下降情况,采用x2检验。若存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针对血糖下降情况方面而言,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一。
表一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糖下降情况对比
3 结 论
根据近几年来的相关数据研究表明,在临床上对于微量注射泵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并且带来了不错的反响。同时根据此次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针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4 体 会
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胰岛素,能够起到平稳的降糖作用,并且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方法简单方便,用药精确,一方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相关药物的浪费。微量注射泵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之前的局面,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同时对药物实现了最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