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和钼靶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9-01-18余霞英
余霞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超声科,福建南平 353000
因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non-massenhancement,NME)为弥漫型病变,病灶区并非结节或肿块形态,灶区松散且病变组织与正常的纤维腺体与脂肪组织夹杂交错,常规影像学检查扫描时不同方向上均无占位效应,难以从超声图像上明确病灶边界,使乳腺癌诊断难度升高[1]。近年来,临床对乳腺疾病的分类诊断多以常规超声检查、钼靶X线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结合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BI-RADS分类标准进行确认,超声主要以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为判断依据,钼靶X线主要以病灶区钙化情况为判断依据,各有其优势与劣势[2]。该文通过研究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3例乳腺NME患者采取不同方式检查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和钼靶对乳腺NME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确诊的63例乳腺NME患者展开研究。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者;年龄≥18周岁的女性;可配合进行常规超声、钼靶X线检查者;超声、钼靶X线检查前后1周内无活检、手术等因素干扰者;影像学资料完整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系统性血液疾病者。纳入研究的63例乳腺NME患者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5.28±9.76)岁。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未绝经患者均于月经结束后的3~7 d进行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双臂外展,彻底暴露两侧乳房,由超声科医生使用日立、东芝、飞利浦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完成灰阶与彩色多普勒的常规检查操作,观察患者病灶情况,获取图像并存储。钼靶X线检查:由专业医生操作美国GE公司Senographe型乳腺钼靶X线机进行全视野数字化X线摄片(DR),检查患者双侧乳腺,摄片部位以乳房头尾部与45°内外斜位为主,必要时可增加乳房侧位或局部点压位的摄片,AOP全自动数字曝光参数。
1.2.2 图像分析 检查结束后,针对所有患者所摄图片,由2名以上的专业医生对患者所摄图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或由5年以上诊断经验的专业医生进行分析诊断,结合美国放射学会BI-RADS分类标准[3]对研究所摄病灶图片进行分析后分级,BI-RADS分类标准中,BI-RADS1级可判定为阴性,BI-RADS2级可判定为良性病变,BI-RADS3级可判定为大概率良性病变,BIRADS4级判定为可疑恶性病变,BI-RADS5级判定为恶性病变。
1.2.3 临床病理诊断 患者需在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1周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针刺或手术取患者组织制成病理组织标本,选择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与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法对病理组织标本进行分析检查,诊断病变性质为良性或恶性。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进行比较,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出超声、钼靶X线、超声+钼靶X线3种不同检查方式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与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
63例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患者经临床病理诊断后,确认良性病变23例,恶性病变40例,详细病理诊断结果见表1。
表1 63例患者临床病理诊断结果
2.2 超声、钼靶与超声+钼靶3种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
63例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患者经超声、钼靶、超声+钼靶检查后,经超声诊断检出病变(恶性/良性)为(29/34)例;经钼靶 X 线诊断检出(恶性/良性)为(36/27)例;超声+钼靶诊断检出(恶性/良性)为(37/26)例。三者详细诊断结果见表2。三者诊断效能比较结果见表3。
表2 超声、钼靶与超声+钼靶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2.3 不同检查方式所摄图片影像特征与诊断分析
超声检查:13例低估的病灶中,2例报告为阴性,8例未探出明显血流低回声信号,2例为乳腺增生,1例为乳管扩张;2例高估的病灶中,1例为乳腺炎症检出有血流信号,1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检出有轻微钙化;27例超声准确预测的病灶中,10例存在单纯低回声,12例检出低回声有血流信号或低回声内有强化回声,5例为乳管扩张、囊肿、增生或阴性。钼靶X线检查:8例低估的病灶中,6例报告无异常发现的为致密性乳腺;4例高估的病灶中均存在簇集样钙化;32例钼靶X线准确预测的病灶中,2例为不对称高密度,30例存在钙化,30例钙化中16例为多形钙化,14例为簇集样、砂砾样等形状的钙化。
表3 超声、钼靶与超声+钼靶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文献报道,目前乳腺癌已成为欧美国家以及我国大、中城市女性恶性肿瘤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仍在逐年上升中,且逐渐趋于年轻化[4]。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尚未有明确的发病机制,针对肿块型病变常规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均可明确病灶与肿块结构等信息,有效对乳腺癌进行诊断[5]。近年乳腺疾病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乳腺NME患者也随之增多,因此类疾病病灶组织形态特征不明显,其周围相似的纤维腺体较多,二者混杂使病灶呈弥散型,故以超声检查所得回声信号差异较小,以钼靶X线检查所得病灶结果则会呈现不对称高密度或钙化,诊断难度增大[6]。该文研究中,63例乳腺NME患者进行病理学诊断,恶性病变占63.49%,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内癌为主;良性病变占36.51%,其中以乳腺腺病与乳腺炎症为主。钼靶X线目前是临床诊断乳腺癌最经济使用的检查方法,以不同组织对X线吸收衰减的差异性成像,其优势在于可对患者两侧乳腺进行直观对照分析,敏感度较高,针对乳腺内腺体成分较少而脂肪较多的病变诊断检出率较高,但也存在对边缘模糊、非对称结构、密度不规则的组织诊断结果并不理想的劣势[7]。而超声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多次检测、创伤小、定位清晰等优势,主要以病灶整体形态、周边侵及情况与病灶内部的回声情况等作为判断病灶性质的依据,因其依赖于多普勒检测到的血流信号与微钙化灶呈现的强回声进行病变判断,存在敏感度较低的不足[8]。该文研究结果显示,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在63例乳腺NME患者中检出恶性病变29例,其中假阳性2例,检出良性病变34例,其中假阴性13例,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与超声影像重叠、致密组织病变影像不清有关;超声诊断检出的灵敏度为67.5%%,特异度为91.30%,准确率为76.19%,相较于田万科[9]应用超声检测100例乳腺NME患者研究得到的67.53%灵敏度、39.13%特异度、61.2%准确率,该文所得灵敏度与准确率基本一致,而特异度较高,原因可能在于可能将不确定病变也纳入恶性病变中。钼靶X线检查检出恶性病变36例,其中假阳性4例,检出良性病变27例,其中假阴性8例,出现假阳性可能与患者乳腺组织致密而结构不对称、高密度不规则有关,出现假阴性可能与病灶位于乳腺边缘或接近胸壁等有关;钼靶X线检出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2.61%,准确率为80.95%,该结果与李晓等人[10]对80例乳腺NME患者进行检查所得的41.2%灵敏度,96.6%特异度、61.2%准确率比较,灵敏度与准确率均偏高,原因在于本文研究患者致密型乳腺较少,对钼靶X线诊断产生扰乱的结构不对称、不规则高密度、结构紊乱等不利因素较少。超声+钼靶X线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85.00%,特异度为86.96%,准确率为85.71%,郭晓波等人[11]通过超声+钼靶X线检测100例乳腺NME患者对应所得84.37%敏感度、88.89%特异度、86.00%准确率,基本一致,同时相较于单一检查,其灵敏度与准确率均有所提高,说明二者联合应用于乳腺NME诊断中可结合双方诊断图像进行优劣互补,提高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NME的诊断,超声、钼靶均可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二者联合检查诊断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彼此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与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