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颅CE-MRA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的应用探讨

2019-01-18顾勇坚郑建刚许建兴刘良卿周鸿雁

中外医疗 2018年34期
关键词:分支动脉静脉

顾勇坚 ,郑建刚 ,许建兴 ,刘良卿 ,周鸿雁

1.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常州 213000;2.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磁共振室,江苏常州 213000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当前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其发病率持续性升高。该病症指的是支配机体大脑的颈部动脉或脑部动脉产生病变,进而引起患者颈颅内血液循环不畅,发生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受损的一种疾病[1-3]。常见发病原因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血管炎、血液疾病、长期吸烟饮酒、遗传因素等。诱发因素包括暴饮暴食、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突然坐起、大便干结、用脑过度、服用不当、气候变化等。患者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突发性昏倒、言语不利、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偏瘫等症状[4-5]。若不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手段,将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给社会及家庭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和精神打击。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的优势和特点,用于诊断颈颅血管疾病的效果显著,其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进一步探析颈颅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文随机选取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疑似颈颅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疑似颈颅部血管病变患者,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为4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 50~78 岁,平均(59.04±12.98)岁,体质量 42~91 kg,平均(71.02±14.38)kg;治疗组:男性 26 例,女性 20例,年龄 52~80 岁,平均(58.63±13.20)岁,体质量 45~86 kg,平均(69.33±14.64)kg。 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行走困难、肢体麻木等。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使用仪器Siemens Avanto 1.5 T磁共振扫描仪行颅颈部动脉扫描,通过3D小角度激发3D FLASH序列,行冠状位扫描,控制TE=1.2 ms,TR=3.44 ms,翻转角度为30°,层数88层,层厚为0.9 mm,矩阵为448×336,FOV 为 340 mm,体素为 1 mm×0.8 mm×0.9 mm,采集加速因子2,进行空间3D Centric Reordering采集,控制时间为18 s左右。扫描选择冠状面扫描方法,范围为脑主动脉弓到大脑前动脉及分支、大脑中动脉及分支、大脑后动脉及分支、颈动脉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等脑动脉。采用Carebolus扫描技术,将患者靶血管内快速血管影进行扫描定位,通过3D FLASH行冠状扫描,当做减影蒙片。选用MR注射系统 (美国MEDRAD Incorporated公司生产),对比剂为0.5 mmol/mL马根维显(钆喷酸葡胺注射液),控制注射速度3 mL/s。其中对照组一组患者使用剂量为0.30 mmol/kg,治疗组患者使用剂量0.20 mmol/kg。同时运用透视扫描序列,观察分析图像,当对比剂进到脑主动脉弓时,实施CE-MRA序列3D FLASH扫描。将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减影处理,通过三维最大密度投影展开三维重建,由同一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图像质量评价。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患者的静脉污染评分、图像质量评分、颅脑血管分支级别,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瘤诊断敏感性。通过5分制评分法评价颅静脉污染情况:未发现颅静脉污染,为0分;存在少量颅静脉污染,为1分;颅静脉污染程度较轻,为2分;颅静脉污染程度为中度,3分;颅静脉污染程度较重,为4分[6]。运用5分制评分法评价图像质量:患者动脉血管难以显示,图像质量非常差,无法用于临床诊断分析,为0分;患者动脉血管轮廓模糊,图像质量比较差,具有不均匀信号,不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为1分;患者动脉血管轮廓边缘毛糙,图像质量较一般,具有不均匀信号,基本符合临床需求,为2分;患者动脉血管轮廓稍微毛糙,图像质量较好,具有均匀信号,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为3分;患者动脉血管轮廓清晰,图像质量非常好,具有均匀信号,完全符合临床需要,为4分[7]。颅脑分支血管评价:颈动脉颅内段发展的脑中动脉,视为一级分支;大脑中动脉发展的分支,视为二级分支;二级分支继续发出的分支,视为三级分支;三级分支血管发展的分支,视为四级分支。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来表示,计数资料用[n(%)]来表示,小组之间比较分别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静脉污染评分、图像质量评分、颅脑血管分支级别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静脉污染评分、图像质量评分、颅脑血管分支级别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比较[(),分]

?

2.2 两组患者的动脉瘤诊断敏感性比较

以DSA检测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照组46例患者行CE-MRA检测发现8例患者共计8个动脉瘤,DSA结果显示为6例,诊断敏感性75.0%(6/8);治疗组46例患者检测发现,6例患者共计6个动脉瘤,DSA检查均得到证实,诊断敏感性100.0%(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0,P<0.05)。

3 讨论

目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正逐渐趋于年轻化,致残率、死亡率不断升高。临床将脑血管疾病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两种类型。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发病原因是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动脉硬化、高血压、血液病等,脑出血多是由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肿瘤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脑血栓通常是由于动脉炎、外伤等导致脑血管病变后引起血凝块堵塞进而发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叫小中风,发病原因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脑栓塞常见发病原因是心脏病、骨折、细菌感染、气胸等。若患者发生言语不清、突发性视力下降、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头痛剧烈、持续性眩晕等情况,应及时诊断治疗。CE-MRA检测方法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该研究中,治疗组患者静脉污染评分(1.79±0.62)分、图像质量评分(3.28±0.64)分、颅脑血管分支级别(3.19±0.4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1±0.58)分、(3.01±0.70)分、(3.02±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脉瘤诊断敏感度100.0%,对照组75.0%,这与陈远远[8]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动脉瘤诊断敏感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与0.30mmol/kg钆对比剂相比,0.20mmol/kg对比剂图像质量评分高,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分支动脉静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巧分支与枝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治疗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生成分支q-矩阵的零流出性